從劉備三顧茅廬看諸葛亮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之前也回答過關於類似的問題,其實我們會發現諸葛亮選誰做主公跟職場上我們選擇哪家公司選擇誰做自己的老闆有異曲同工之妙。

  • 如果從個人發展和施展才能上,我們會怎麼做職業規劃呢?會選擇一家成長期的創業公司呢還是一家國企、央企呢?據估算,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將近26歲?去大公司和小公司哪一個機會更多呢?

  • 東漢末年開始,你方唱罷我登台,先是宦官亂政,然後何進誅殺十常侍,後董卓進京何進身死,董卓把持朝政,後又中王允美人計被呂布殺死,後王允又被李傕、郭汜逼死,期間各路諸侯各路英雄相互攻伐,最終諸侯還是文臣武將都是死的死,亡的亡,有多少弄潮兒都相繼凋零。

    公孫瓚、孫堅、孫策、袁紹、郭嘉、許攸、呂布、陳宮、顏良、文丑、丁原、典韋等等都是一等一的英雄和武將也難以抵擋時代的大勢,正如楊慎的詞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在紛爭的時代沒有誰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等大浪淘沙過後,形勢逐步明朗的時候但還未塵埃落定的時候,才是介入形勢的最佳時機,這才是對頂尖人生而言機遇大於風險的時候。

  • 三顧茅廬的時候劉備幾個人中實力最弱的,但是劉備也是失敗經驗最豐富的,也是幾個人中最堅強的,畢竟大浪淘沙還活下來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而且徐庶剛剛離開劉備,此時也是劉備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所以才能出山就受重用,才能學以致用不至於埋沒他的才能和學問。

  • 郭嘉不死,諸葛不出,曹操是三方勢力中最不需要人才的,當時曹操手下已經文臣武將雲集,卻大都是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國的。

    諸如司馬懿和徐庶等都未受重要,諸葛亮去跟曹操絕不會受到重用,最終落得個徐庶差不多的結局,甚至於像後來司馬懿一般處處受曹操排斥。

    而偏安一隅的孫吳,不思進取只求自保不求發展,也不可能重用諸葛亮,更何況還有不世出的周瑜,一山不容二虎,作為對手周瑜尚且容不下諸葛亮,作為自己人久而久之更容不得。

    終究不管是投奔曹操還是投奔孫權,最後都無法施展才能只能鬱郁不得志。

  • 縱觀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末代王朝首先崛起的人多數都成為了炮灰,基本沒有走到最後的,比如陳勝吳廣就是項羽、劉邦的炮灰。

    以諸葛亮的聰明這一點想必他都看的清清楚楚的,所以他必定會等待合適的時機,等待柳暗花明但是又沒有塵埃落定的時候。

    或許他等的就是劉備,因為他心系漢室,又需要覓一明主,這一明主還得急需幫助。

    為什麼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去了蜀地?為什麼在第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有了隆中對和三分天下,這絕對不是完全隱居在鄉野能想出來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的臨終遺言:歷史上著名遺言

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那曾經處心積慮所獲得的一切在死亡面前都不值一提時,人們才往往會看破人世,才會不加掩飾地說出心中的真實。從古到今,無數的古人在彌留之際為我們留下了許...

最全三國謀士排行榜,第一名的竟然不是諸葛亮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對於中國的很多人來講,都非常喜愛裡面的人物故事,對於這種戰場故事非常的憧憬,劉關張結義等故事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典故,同...

盤點三國中那些有能力的「忍者」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空。」 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道家說,忍耐是遠離災禍的法寶。古人忍耐一時的屈辱與困境,換來的或許就是千秋霸業。西楚霸王項羽不能忍耐一時失敗,自刎於江邊,一代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