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義務+3年高中+4年大學,你也不一定會讀書!(深度好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天前,我跟一個前輩探討關於「如何讀書」的話題,受益良多,就記錄了下來,當時忙著學生的中考志願填寫,沒有及時發布。

今天我將它整理分享,希望看到本文的人,能對你有所幫助,哪怕一絲絲。


一、讀書要有目的

讀書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目的,是學習裡面的知識,還是要從中尋找自己的答案。

前者是知識的吸收者,我們要去精讀,梳理本書脈絡,掌握作者傳遞的知識;後者是知識的創造者,我們要迅速找到目標信息,讓裡面的內容為我所用。

這兩者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因為目的不同,所運用的方法有區別。

我舉一個例子就很好理解了。

大學之前的讀書學習,多數是為了高考準備,那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快速吸取書本中的知識,我們沒有必要懷疑知識的可靠性,只需要迅速掌握,應對中高考就是我們的最直接目的。

這個過程就是我剛才說的前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精讀法+結構法(有的地方稱為整體學習法),梳理書本脈絡就是一個很好用的方法。

而大學之後,我們讀書的目的(上綱上線的目的暫且不論)是為了自己的畢業論文。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我們需要找到大量能支撐自己論文主題的材料,那麼這個時候讀書就不是為了單純的學習知識了,是要快速檢索內容,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這個時候最好用的讀書法就是主題閱讀+速讀+精讀。

推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莫提默,裡面有更詳細的具體做法。

二、讀好書

大學圖書館

網上有一個上了985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後,他深刻的發現,成功的捷徑就是讀好書。

這個結論與大神巴菲特的結論不謀而合。

當然,讀好書也是建立在自己興趣的大前提之上的。

為了讀好書,去看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書,會讓自己失去讀書的樂趣,這就有讀書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好在現在書多的看不完,幾乎每個領域都有書讀。

那麼現在就有另外一個問題了,如何選書?我給大家說一下我的做法,感覺還是比較靠譜的。

第一、選經過時間沉澱的書。

比如四大名著,即便有人再說它們不行,那也比同時期沒有評上四大名著的書價值要高的多。

經過時間洗禮的書,一般沒有垃圾的。

第二、選大出版社的書。

出版社出書也是有要求的,特別是大的出版社,不是隨便出書,他們要評估、篩選等步驟,幾輪下來,能幫我們在挑書上節約時間。

比如中信出版社,它出版的書質量都平均線以上。

第三、選名人推薦的書,特別是公認的比較愛讀書的名人,比如俞敏洪、王強、巴菲特等。

他們好讀書、會讀書,再加上他們是公共人物,推薦的書絕對不會差。

畢竟他們推薦的書是跟他們的人格和生意綁在一起的,不敢亂推薦的,可以放心讀。

第四、選教科書備註、附錄裡面參考的書目。

這些書一般都價值很大,當然最大的問題就是比較枯燥,很難懂。

第五、看偉人、名人(非明星)的書。

這條我本來是想去掉的,最後還是保留了。

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是意義不是太大。

因為現在很多名人為了炒作東拼西湊的抄襲,一周就能寫一本書,你想想這樣的書能看嗎?看了不噁心死你!還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掛著名人的名字出書,結果名人本人還不知道自己出書了,可笑不。

當然,真是偉人、名人本人出的書,還是值得一讀的,但是需要我們去辨別真假。

三、沒有必要讀完一本書

隨便問一個朋友:這本書怎麼樣?

朋友回答:這本書還沒有看完。

我猜測這應該是很多讀書人的誤區,包括幾年前的我。

總是糾結於,只有認認真真讀完一本書才叫讀書。

其實,這個世界上值得讓人一遍又一遍的認真從頭閱讀書,真的不多。

讀書,不是為了把某本書看完,而是讀到這本書中的哪怕一個故事,一個觀點,一句話,一個詞語,千萬不要在讀書之前就給自己下一個魔咒:「這麼厚的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把很多書當成一本字典去讀,需要的時候翻一翻就好。

《恰同學少年》里有一段對毛澤東讀書的描寫,相信很多人在電視中也看過這樣的橋段,很多人在油燈下通宵讀書,身邊總是放很多很多本書,他們哪能一晚上就讀完這麼多書啊,他們更多時候是用來查閱。

不過現在有了網際網路,有不懂的地方、想深入了解的地方,直接百度就好。

四、試著自己寫點東西

寫作

很多人看完書或文章之後,就不管了,最多點個收藏,還是「收藏不再看」系列。

這種習慣對於讀書來說是很致命。

有人懷疑這個結論。

那現在我請問你,我上面三點內容寫了什麼?1小時之前你看的書或文章講了什麼?我猜測,能明明白白表述出來的人不超過2成,甚至更少。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通過寫。

讀完書或文章之後,就寫點讀書筆記或自己的感悟,哪怕一句話也行。

只要寫了就比沒寫印象要深刻。

寫過東西的人能比沒有寫過東西的人更懂得珍惜讀書,我見很多人,翻看文章,都是草草瀏覽一下就完了,如果你是一名寫手,那麼你就能懂得,每一篇文章的背後都有一個人,深夜,燈下,敲字……你會更懂得珍惜。

五、讀書時候胡思亂想怎麼辦?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子的,讀書的時候總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來。

不要認為這些想法是在干擾你,其實這是讀書的一種境界,要的就是這樣一個效果。

在讀書過程中,你產生的想法,思路、記憶、聯想,可以幫助你解決很多問題,有這個想法的時候,馬上記錄下來,在讀完本章之後就擴展它,完善它。

注意,這裡要提醒一下,一定要讀完本章或者本節,不要看到一句話有了想法就馬上去擴展,這樣的話就真的是分心不能看書了。

這些想法,我自己稱呼它為「掛鈎」,因為我本人學習知識多用結構法(整體學習法),這種掛鈎越多越好,「掛鈎」越多,知識連結越多,記憶的越牢固。


這篇文章,在探討的內容之外,又吸收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高效學習》的內容,另外也有我自己的部分讀書感悟。

大家如果感覺文章有用,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之後還會陸續發布與學習、教育相關的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你讀書高效的5個方法

最近,在寫作群交流的時候,幾個小夥伴提出一個共同問題:「我喜歡看書,也經常看書,但基本上看完就忘了,看的時候還有點感覺,看完就沒印象了,也沒有運用上,當然我知道,這樣總比沒有看書習慣的同學要好的...

願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喜歡上閱讀~

全文2077個字,推薦閱讀7分鐘飯飯始終堅信,不管多迷茫,人生多麼窘迫,只要還能靜下心來看書,就總歸不會太差。最近好多人都在問飯飯讀什麼書,有什麼書推薦。推薦書的話,網上的書單已經很多,我就不湊...

《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幫你一年讀100本書

我最近進行讀書方法的主題閱讀。我首先給自己提了幾個問題「什麼是讀書」,「怎麼樣閱讀,有沒有具體辦法」,「如何把讀到的知識內化」。看秋葉大叔的《如何高效讀懂這本書》,我是比較糾結的。因為我在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