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大學創辦始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肖伊緋
北京高等院校雲集,名校很多。
隨著歲月的流逝,也有不少院校因各種原因或停辦或合併,其中就有一所名為「中國大學」的綜合性院校。
中國大學的創辦人是孫中山。
眾所周知,孫中山於1924年創辦了黃埔軍校,但他還辦了所中國大學,就知者甚少了。
其實,早在創辦黃埔軍校的11年前,也就是1913年,孫中山先生就與宋教仁、黃興等在北京創辦了一所綜合性大學——「中國大學」。
此後的36年間,這所大學培養了兩萬多名大學生。
前不久,數十位已值耄耋之年的老校友從全國各地齊聚北京,參加中國大學103周年校慶紀念活動。
這所淹沒於歷史塵埃之中的大學,再次走進人們的視線。
創辦初衷
中大黃埔,一文一武
比較孫中山創辦的兩所大學,黃埔軍校的名氣無疑要大得多,這和戰爭年代的特徵相符合。
但在黃埔軍校創辦之初,兩所大學是齊名的,曾號稱:「北有中大,南有黃埔」、「一北一南,一文一武」。
1912年的時候,孫中山為培養民主革命人才,決定模仿日本早稻田大學的辦學模式,在北京創辦中國大學。
學校初名國民大學,由當時的政府撥款84500兩白銀為開辦費,租得前門內西城根願學堂為校址,於1913年4月正式開學。
但是,在學校開辦當年就爆發了二次革命,政府收回了開辦經費,學校由官辦改為民辦。
宋教仁、黃興任第一、二任校長,孫中山自任校董。
中國大學的創辦,傾注了孫中山相當大的精力,寄託了他對未來中國在文教事業上的恢宏期望。
孫中山革命旗幟之下的眾多軍政要員都曾在該校任職,可以說,一部中國大學校史,就是半部民國軍政史。
通過查閱相關史料可知,蔣介石、馮玉祥、張學良、閻錫山等曾任該校名譽總董事;孔祥熙、孫科曾任該校總董事,于右任、胡漢民、黃郛、何應欽等曾任該校董事;宋教仁、黃興、林長民、王正廷、何其鞏曾任校長。
應當說,如中國大學這樣,以國名命名校名、又由眾多軍政要員來操辦的學校,國際上恐怕也不多見。
從中國大學創辦伊始,到孫中山逝世的這段時間裡,該校也隨著中國革命的時局,動盪不寧、波瀾起伏。
1929年4月13日印行的《中國大學十六周年紀念大會會刊》回顧了這段與中國革命共命運的校史。
會刊中提到,辛亥革命雖已成功推翻清朝腐敗統治,但「孫總理在這成功的失望當中,深知欲貫徹革命的主張,謀真正共和的實現,非養成革命的人才從根本上改造不可,於是和宋教仁、黃興諸先烈規划進行,以樹百年大計。
這時宋先生恰供職北平,又以北平為全國文化的中心,逐決計組織搜羅學識經驗豐富的革命人才為導師,而宋先生則被推為第一任校長。
籌備即竣——為時勢所要求的中大(中國大學),遂於民國二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了」。
命運多舛
宋教仁遇刺,原北平市長長期擔任校長
起初,校名暫定為「國民大學」。
豈料將要開學時,第一任校長宋教仁於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遇刺身亡。
於是改由校董黃興出任第二任校長,由彭允彝代行校長職務。
之後,黃雲鵬、林長民、王印川、姚憾等歷任校長,但因時局動盪,除姚憾任期達5年之外,其餘五任校長的任職時間均只有一年時間左右,有的還不足一年。
從第七任校長王正廷開始,學校運作與管理漸趨穩定,從1921年至1936年的15年間,校長人選再未更替。
但隨著日軍侵華戰幕拉開,王正廷受命擔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肩負爭取美國參戰與援華的重任,無法再兼任校長。
於是,當局又委任該校董事會主任何其鞏代理校長一職。
何其鞏於1936年10月至1946年10月間主持校務,使該校在北平淪陷期間仍能堅持辦學,度過了該校最為艱難的抗戰時期,直至抗戰勝利。
這裡,有必要約略介紹一下這位代理校長何其鞏的生平履歷與辦學生涯。
何其鞏(1899—1955),字克之,安徽桐城(今樅陽縣)人。
他是著名抗日將領,有馮玉祥西北軍麾下第一文官之譽;曾為北平特別市首任市長,後長期擔任中國大學代理校長,更成為和平解放北京的重要人物。
他於1927年至1946年任中國大學董事會主任,1936年10月,出任中國大學代理校長。
抗戰爆發後,中國大學受國民政府令留在北平繼續辦學。
由於政府撥款中斷,學校只能靠學費來維持。
何其鞏執掌中國大學期間,堅持中國人辦中國大學,拒絕日偽經費援助,堅持自籌經費,延聘愛國學者執教。
北平淪陷期間,河北、東北三省的不少失學學生都到中國大學上學,在校生最多時達3000多人。
為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對學生進行民族氣節教育,何其鞏擴充中國大學圖書館,並在館內正廳的牆壁上親書「讀古今中外之書志其大者,以國家民族之任勉我學人」楹聯,還親自選定《中國大學國文教本》選文百篇,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氣歌》入選,要學生精讀。
中國大學地處北平,與抗日後方隔絕,全校教職員工待遇微薄,忍飢耐寒,拒絕敵人資助。
中國大學堅持「我們是中國人的中國大學」、「為教育而教育」的辦學方針,獲得淪陷區愛國知識界的支持,爭以教授中國大學為榮,北方青年爭以就讀中國大學為榮。
1937年8月後,留居平津各大專院校的一批堅持民族氣節、不與日偽合作的教師,紛紛被何其鞏延聘至中國大學任教。
燕京大學的齊思和、張東蓀、嚴孟群、袁賢能、李汝祺,協和醫學院的裴文中、馮蘭州、臧玉淦、徐希帆、謝少文等名教授均到中國大學執教。
其他如清華大學的褚聖麟、劉明越,北大的俞平伯、蔡鎦生、嚴東生,北平師範大學的陸宗達、王桐齡,天津南開大學的溫公頤、翁獨健、王之相、唐紀翔、孟昭威、孫人和、邸維周、王靜如等,他們寧肯以微薄工薪應聘到中國大學任教,拒絕到有豐厚待遇的日偽主辦的學校任職。
敵後辦學
學校證件拒絕加蓋偽印
抗戰勝利後,何其鞏在校務報告中明確提到了中國大學在抗戰期間的重大使命與特殊任務,他強調之所以在北平淪陷期間還堅持要在敵占區辦學,就是肩負了在敵占區培養青年人才的重任,就是要堅持做到:「董事會及學校一切機構無變動;不受奴化支配,拒絕日偽分子,優待忠貞人士;學生自由講習,並運送到抗日後方;學校證件,從未加蓋過偽印;對參加抗日地下工作者,分別掩護。
」(詳參:1946年4月15日天津《益世報》所載《中大返校節何校長報告校務》一文)
1949年3月,中國大學因經費匱乏停辦,部分院系合併到華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校舍成為教育部辦公場所。
至此,由孫中山創辦的中國大學完成歷史使命,其與中國革命風雨相隨、艱苦奮鬥的36年校史,也歷史性的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所以中國命名的大學,歷經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革命軍北伐、抗戰、解放戰爭等諸多重大歷史事件,始終與時代、民族、國家命運相牽連,那並不悠久但卻足夠厚重的36年校史,註定已成為國家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新近發現的《北平中國學院概覽》(1934年版),不但見證了1930年底該校曾改稱「中國學院」的一段隱秘歷史,更為重要的是,書中還將該校自創辦以來的各屆校長、校董、代理校長、總務長及教職員工名錄與肖像一一刊載出來,堪稱該校開辦以來編制最為充分、印製最為精良的校史文獻。
查閱該書,不難發現自孫中山以來,民國時代的軍政要員幾乎全部在此亮相登場。
他們的名字、職位、肖像一一對應,是相當精確、相當難得的第一手史料。
稍稍翻閱一下這部80年前印製的「概覽」,就可以體察得到其中所包含的歷史信息與歷史細節之豐富。
譬如何其鞏在出任代理校長之前,還曾任該校董事會審計員;又如國學大師章太炎門下「四大天王」之一的「北王」吳承仕,也曾任該校董事,且還創辦國學系與國學叢刊等等。
可想而知,這所歷經「國民大學」、「中國大學」、「中國學院」三次更名的傳奇大學之校史,一定還有許多值得研究者繼續挖掘與考索的史料與史實。
挑燈夜話| 民國人物-何其鞏
1陽春三月,春光和煦。應邀到皖南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順便在皖南勾留了數日。 皖南多小城。大概由於經濟發展的緣故,那兒如今依然隨處可見蔥綠的農田、瓦藍的天際和清新的空氣,以及典型的鄉間徽派建築。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