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備得知關羽被殺後聲淚俱下,得知張飛死了後只說了四個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提起三國里的劉關張三兄弟,人們總是先想到早年他們三個在涿郡桃園裡,備下烏牛白馬,祭天高地,焚香結拜為異性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以後的一些小團體,都會效仿三人結義。
那麼在三國里,為何劉備得知關羽被殺後聲淚俱下,得知張飛死了後只說了四個字呢?
先看看關羽怎麼死的?
建安24年,劉備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七月,關羽不顧來自東吳的威脅,攻打樊城曹仁,並派人深入曹魏進行策反,曹操派大將于禁助戰,不料被關羽生擒,此時曹操決定聯合孫權從關羽背後襲擊,在商議好作戰時間後,曹操再次變卦,決定坐收漁人之利,讓關羽和東吳相鬥,於是寫信給關羽,關羽得知後,一時猶豫不決,此時,孫權派人來誘降南郡太守和大將二人,關羽一時潰不成軍,只得撤退,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但就在他們接近蜀境的時候,關羽竟被吳軍小將馬忠生擒,關羽誓死不降,面對關羽這個俘虜,孫權非常怨恨,因為關羽曾經數次羞辱孫權,更是把江東當成一群鼠輩,一怒之下孫權便處死了關羽。
可惜關羽一代虎將,竟落得如此下場,真令人嘆息!
再看看張飛怎麼死的?
張飛得知關羽死了後,要替關羽報仇,隨即令全軍三日內置辦白旗白甲,掛孝伐吳,第二天,部將范疆、張達來報,說三天內不可能完成,張飛惱羞成怒,把二人綁在樹上鞭打50,此時的張飛已經魔怔了,腦子裡只有復仇一說,任何阻攔或者違背他意願的人,非打即罵,後來范、張二人當然知道張飛的性格,害怕完不成,趁張飛酒醉沒有防備的時候,帶刀進入帳中將張飛殺害。
劉備之所以重視關羽的死而不重視張飛的死是因為,劉備已然貴為主公,更多的是要考慮大局,關羽死後劉備聲淚俱下暈倒在地,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自己微薄的兄弟情;蜀國沒有了軍事主動權;哭的越凶,復仇東吳的口號喊的越響。
當張飛死後,劉備只說了四個字:噫,飛死矣!然後劉備才痛哭起來,並表示一併報仇,都是孫權小兒的過錯,按理說,劉備對兄弟應該一視同仁,但對張飛的死有點漠然,究其原因,其實劉備很早以前就說過張飛,你這性格不改改,遲早出事,所以在張飛死後,無非是損失了一員大將而已,沒有造成很大的利益損失,所以劉備顯得有點淡漠。
夷陵之戰後,劉備在白帝城中日以淚洗面,就這樣一命嗚呼,至此蜀漢也失去了統一天下的資本。
伴君如伴虎,與主上談感情,傷腎啦。
性格決定命運之劉關張三兄弟之死!
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定場詩里曾有一句是「只見桃園三結義, 哪個相交到白頭。」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重情重義的故事流傳至今。三人的性格也是比較鮮明的,劉備的仁義,關羽的重情義、高傲,張飛的坦率、暴躁,...
劉備稱帝後,對待兄弟之情也變了,從張飛死後他說了4字可以看出
劉備能夠從一個織席販履之人,一步步登上天子的寶座,並不是幸運,也不是偶然。他的成功之路,與他識才善用,且懂得禮待賢者,尊敬學者,願意放下自己的身份和面子謙恭的待人有很大的關係。之所以這樣,才有許...
三國著名將領張飛的武器真的有一丈八尺長嗎
張飛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將領,張飛為河北涿州人。早年間,劉備在涿郡組織了一支反抗黃巾軍的隊伍,張飛也加入其中。隨後,張飛結識了關羽和劉備,三人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張飛得知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張飛便...
劉關張三兄弟遇害真相:劉備關羽張飛是怎麼死的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給了陸遜,退到永安後就病了,四月癸已,劉備病亡於永安宮。關公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中了呂蒙的伏兵,致使得「身首異處」。張飛之死被部將部將范疆、張達潛入帳中殺害,劉關張的死真...
不拘小節的張飛是喝醉酒被下屬乘機殺死的?
世人通過得知張飛的故事,一半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故事,一半是通過《三國演義》的講述。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是一位勇猛粗莽的將士,他不拘小節的真性情,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國時期,有很多關於張飛的...
張飛死因真相揭秘:為何張飛沒死在戰場
張飛簡介張飛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將領,張飛為河北涿州人。早年間,劉備在涿郡組織了一支反抗黃巾軍的隊伍,張飛也加入其中。隨後,張飛結識了關羽和劉備,三人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張飛得知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
魏晉那些事——陸遜火燒七百里,劉皇叔託孤白帝城
俗話說,飽暖思淫慾,安平內鬥開,這句話用在赤壁之戰後的孫劉聯盟就很合適了。打跑了最大的對手曹操,而且曹操大病命不久矣,整個北方無力進犯南方,所以這兩家就開始鬧矛盾了。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約定「但求同年同日死」,最後真的做到了
文|爆炸君最近颳起了一股三國熱,爆炸君也趁著這股熱潮跟大家聊聊三國時代的冷歷史。今天聊的話題是:想當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約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到底實現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