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宋太宗趙光義到底是如何登上皇位的,有一個傳奇故事可以參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宋朝的皇帝,大家的腦海里第一個出現的是誰的名字呢?大多數可能和小編一樣,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因為趙匡胤太過有名,後世流傳了許多關於他的歷史典故。
但是今天小編和大家聊的是他的弟弟,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趙光義。
趙光義,他其實本名叫趙匡義,為了避諱宋太祖的名字才改名叫趙光義,繼位以後又改名叫趙炅。
他在位期間大興科舉制度,改變了自唐朝末期以來重武輕文的陋習。
在軍事上,他一直堅持繼續統一大業,御駕親征滅亡了北漢,徹底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
因為史料記載不一,所以後世對於趙光義到底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也一直都有爭論。
最常見的就是說趙光義殺了哥哥宋太祖,然後登上皇位。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關於趙光義如何登上皇位的另一種傳奇說法!
話說趙匡胤可能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就在此前一天,派人宣當時的兩位政要大臣趙普和盧多遜進宮。
這兩位進入皇帝的寢閣,來到趙匡胤的病榻前,只聽趙匡胤說到:「我知道我這個病,肯定是沒救了。
我讓你們來不為別的,只是有幾件重要的事情沒來得及施行。
你們記下來,在我死後,一定要盡力去施行,這樣,我死也瞑目了!」趙普和盧多遜聽到這幾件事,都是關係到如何濟世安民的德政,真是傷心又感動。
趙普痛哭流涕地對趙匡胤說:「我們一定會按照您說的來執行的,但是還有一件大事等您指示!」
趙匡胤問何事。
趙普回到:「現在還沒有立太子,如果陛下真有個萬一,應當立誰呢?」趙匡胤想了一會兒說到:「晉王可擔此重任。
」趙普二人又說:「陛下費盡千辛萬苦才得此大業,應當從皇子中間挑選合適繼位人選,不可從兄弟之中啊!請陛下再考慮考慮!」趙匡胤卻說:「太后的意思是現在適合選一位能守住大業的長君,而非讓人輔佐的幼君,我不忍心違背太后的意思,所以就這樣吧,也請大家好好輔佐晉王。
」
說完以後,就派人把二位大臣送回家中,第二天,宋太祖就駕崩了。
後來,趙光義知道了趙普等人當時對自己的不利言論,就對二人產生了不滿。
等繼位以後,就藉機向二人發難,使二人最後一死一留。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奇故事,因為歷史的真相已經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無從考證!
趙光義調戲花蕊夫人被趙匡胤發現,乾脆殺了太祖篡位當皇帝
趙匡胤出身將門,但生逢亂世,21歲便過上了流浪生活。在流浪歲月里,他體驗到了世態炎涼,也磨鍊出了堅強的意志。此後他憑藉出眾的才華,從一名普通士兵登上了至尊寶座。成為帝王之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結...
古代第一謀士:輔佐2位皇帝上位,當了3任宰相,諸葛亮都不能匹敵
諸葛亮和劉伯溫兩人,在世人眼中,乃是中國古代謀士之中的頂尖人物,但世人有所不知的是,宋朝有個謀士,名為趙普,此人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最牛的謀士,做了3任宰相,還輔佐了兩位皇帝上位。
他舉起屠刀,朝著自家兄弟和他們的家族瘋狂砍殺
公元976年隆冬時節,大宋京城開封籠罩在漫天大雪中。50歲的宋太祖趙匡胤今天興致頗高,處理完一天的政事,伸伸筋骨,想喝兩杯放鬆一下,於是他把三弟趙光義留在皇宮內。兄弟倆把左右清退,開心的吃著喝著...
舉報皇親謀反?不過是這位宋朝大臣為了重回相位,昧良心虛構而已
一、公元976年,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過世,其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歷來皇帝更迭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朝中在位的大臣不免都為自己的前途。可是當時在河陽的前朝宰相趙普卻好像發現了一顆重回相位的稻草...
趙匡義為了顯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編了許多故事,這是其中一個
宋太宗趙光義的皇位得來不正,他自己深知這一點,所以編造了許多故事,中心思想是這皇位的確是哥哥趙匡胤主動給他的,他沒搶,更沒殺人。所謂「金匱之盟」就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雖然不是趙光義編的,但最...
宋太宗趙光義當皇帝的依據——金匱之盟,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大家都知道宋朝初年有兩大謎案,一個是關於宋太祖趙匡義死因之謎的燭影斧聲,另一個就是關於宋太宗趙光義合法即位稱帝金匱之盟。金匱之盟對於宋太宗趙光義有多重要?有人曾說,如果沒有金匱之盟,那麼即使宋太...
宋朝歷代皇帝順序表簡介
宋朝皇帝順序表宋太祖趙匡胤 -- 宋太宗趙光義 -- 宋真宗趙恆 -- 宋仁宗趙禎 -- 宋英宗趙曙 -- 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 -- 宋徽宗趙佶 -- 宋欽宗趙桓 -- 宋高宗趙構 -- 宋孝...
皇帝問宰相自己該傳位給誰,宰相只說了四個字,卻令皇帝十分高興
宋朝的建立,頗具傳奇色彩。它並沒有像其他朝代一樣經過南征北戰,而是因為後周世宗柴榮的英年早逝,使得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巧妙的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根據宰相趙普的建議,採取「先...
趙匡胤為何把皇位傳弟而不傳子?專家4個理由表示:這沒毛病!
說起北宋的皇帝,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宋太祖趙匡胤。但是趙匡胤把他自己的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並沒有傳給他自己的兒子。他不是因為他沒有兒子或者兒子還很小,所以很讓人感到好奇。但是這打破...
他是知識淵博的翰林學士 卻為何最終被流放海
公元973年,宋太祖趙匡胤派翰林學士盧多遜出使南唐。本來這是一次例行性的出使,趙匡胤也沒有交代其他的特別任務。可是盧多遜臨回來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跑去跟南唐後主李煜說,宋朝正在編書,而且是一部...
皇帝靠造假繼位,宰相用四個字完美填坑,保了一個王朝幾百年
宋朝的建立,是靠著宋太祖趙匡胤一招杯酒釋兵權,巧取豪奪的後周江山。之後,在宰相趙普的輔佐下,滅掉五代十國留下的諸多割據政權,統一了全國大部分地域。
皇位通常是「父死子繼」,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何將皇位傳給弟弟
自從西周建立嫡長子繼承制以來,皇位一般都是遵照「父死子繼」的原則,鮮有「兄終弟及」的情況發生,除非無子繼位和搶班奪權。但宋朝不一樣,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臨終後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親弟弟趙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