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銅石《草船借箭》賞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塊奇石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一艘船,可它上面 密密麻麻地像人簇擁在一起的東西又是什麼呢?難不成這站立的都是稻草人?是孔明當年借箭未曾用完的船......
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
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的一個故事,講的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陷害他。
諸葛亮同周瑜鬥智鬥勇,利用天時、地理、人心, 冒險去曹營完成了
「草船借箭」的神奇之舉,順利的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痛痛快快地向周瑜交了差。
在事實面前,周瑜不得不敬佩諸葛亮的才能,並自嘆不如。
讚揚了諸葛亮傑出的神機妙算的才能和廣闊的胸懷;也揭露和批判了周瑜的妒賢嫉能的狹窄心胸。
其實,諸葛亮的聰明不是一時的,是平時日積月累的結果。
他懂天文,才能算出天氣;他懂心理,打心理仗,摸清每個人的想法「對症下藥」。
諸葛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經過長期苦讀潛心研究才得到的。
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敢於冒險的諸葛亮,而不是一個謹慎的諸葛亮。
其實諸葛亮自保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他卻選擇了冒險。
他能夠算出那天早晨江上有霧,他能夠判斷出曹兵不敢出來迎擊,他能夠想到曹兵一定放箭,但是他能夠肯定曹兵不會放「火箭」嗎?一切都是未知。
要知道此時諸葛亮的「東風」還沒借過來,大江之上刮的還是西北風,如果曹操靈機一動:「放火箭」!後果會怎麼樣?他一定想過,可他還是選擇了去冒險。
因為他明白,不冒險,自己連機會都沒有了。
看見這塊奇石,我不禁思緒難平:是啊!這樣妒賢嫉能的活生生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還少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諸葛亮那樣心胸開闊,豁達大度,不要像周瑜那樣妒賢嫉能,心胸狹窄,那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會多一份融洽,多一份信賴,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聰明反被聰明誤,草船借箭曹操不使用火箭的原因諸葛亮一清二楚
記得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文上講過《草船借箭》的故事,這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故事。講的是在赤壁之戰前,孫劉打算聯手對付曹操。但是周瑜又想順便除掉諸葛亮,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用計向...
《三國》草船借箭真正的主人公
最近興致使然,重新看了三國,最愛仍然是常勝將軍趙雲,忠勇雙全,英氣逼人。三國電視劇中最精彩之一就是赤壁大戰,孫劉兩家聯盟的開始,雖然結為盟友但各有各小算盤,兼周瑜又妒諸葛才華,周瑜設計讓諸葛亮...
草船借箭時,曹操為何不用火箭射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看過三國的朋友大概對諸葛亮這個人物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原因無他,諸葛孔明此人多智近妖,在書中,他多次窺得先機,取得勝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得以請出的先生,是周瑜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真實「草船借箭」為何跟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
作為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對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寫是極其生動的。小說中,諸葛亮借著滿天大霧,把二十隻戰船開到曹軍寨前擂鼓吶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動,便派弓弩手放箭。結果,諸葛亮輕易地...
草船借箭:假如曹操放的是火箭會怎樣?原來諸葛亮早就留了一手!
我們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怕助劉備成氣候成日後孫權的對手,所以在赤壁之戰之前讓諸葛亮造出十萬支箭來,而且規定日期是10天。諸葛亮知道是周瑜想要加害自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