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帝不伐魏諸葛亮六出祁山 只為一個諸葛亮想見劉備怕見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三國史料而不是《三國演義》,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現象:劉備稱帝前跟不打孫權專打曹操,而諸葛亮掌權後死磕曹魏。

認真研讀史料我們會發現,劉備決定打孫權是在關羽被害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而劉備是在章武元年(221年)稱帝後才開始打孫權的,可不是像演義小說里寫的那樣,關羽一死,劉備馬上厲兵秣馬討伐東吳——而且是以皇帝的身份「御駕親征」。

而且趙雲勸諫劉備的話很明白:只要把曹魏幹掉了,那孫權還不得任憑您揉捏?但是劉備不聽,在「聽到漢獻帝被害噩耗」之後,劉備就再也沒有跟曹魏發生大規模戰鬥,好像跟曹丕達成了默契——劉備打孫權,曹魏絕不抄劉備老窩。

等到諸葛亮執政之後,儘管孫吳咄咄逼人,諸葛亮還是顧全大局想方設法維持脆弱的孫劉聯盟,甚至違心地承認孫權和劉禪「二帝並尊」。

而對於曹魏,諸葛亮則是咬緊牙關拼了命也要打,儘管最後已經打得蜀漢山窮水盡,天府之國變成了「民有菜色」,看似窮兵黷武,但是很少有人理解諸葛亮心中的痛:山陽公劉協還在山上採藥呢,而這個曾經被董卓稱為「可比堯舜」的大漢天子,可要比坐在成都跟宦官黃皓看巫婆表演的劉阿斗強得多!

這時候謎底該揭開了:劉備稱帝不伐魏諸葛亮六出祁山,其實他們心裡都裝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諸葛亮想見而劉備怕見的漢獻帝劉協,劉備是真的不想見到活著的漢獻帝,而諸葛亮最大的願望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漢室復興——或者說漢獻帝還於舊都!

這時候有人會說:劉備是繼承了漢獻帝正統,因為劉備是得知漢獻帝被害後才稱帝的,都姓劉,所以劉備是漢獻帝的「合法繼承人」。

但是這話很難自圓其說,因為劉備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麼簡單的道理,劉備要是都不知道,那麼他也就沒資格成為三國三巨頭之一了。

而劉協從大漢天子變成山陽公,這幾乎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劉備要是還不知道,那簡直連小孩子都不信。

所以劉備寧肯去打東吳也不肯去打曹魏:試想曹操剛死,青州兵潰逃,曹彰曹植跟曹丕面和心不和,很多原先忠於大漢的文臣武將做內應,這可以說是劉備進取中原的大好時機——孫權已經認慫了(遣使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但是劉備面臨著一個無解的難題:萬一裡應外合摧垮了曹魏,漢獻帝也從山陽縣被「解救」出來了,那麼自己是當董卓曹操還是伊尹霍光?無論怎樣的權臣,都不如自己稱帝來得風光瀟洒……

而諸葛亮則不同,對於一個立志要做大漢管仲樂毅的人來說,只要天子姓劉,不管他是叫劉協還是劉禪,只要不是桓帝靈帝那樣的昏蛋,只要能讓自己實現治國安邦的抱負,那麼就是一個值得擁戴的天子。

所以諸葛亮心急如焚:但願跟自己同歲(都是181年的)的劉協別出意外,自己有生之年還是有希望跟這位有道無福的大漢天子見面的一天的,只可惜天不佑漢,234年4月21日,漢獻帝劉協崩逝,而諸葛亮心力交瘁,最後的希望破滅,也於同年10月8日含恨而終。

同年生,同年逝,大漢丞相諸葛亮一生沒見過最想見的的大漢天子劉協,不能說不是三國時期最大的悲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完這篇文章,讓你對三國帝王史了如指掌

東漢末年,硝煙四起,群雄爭霸,因此出現了一個特殊的時期——三國。三國,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眾人皆知的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三國歷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