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關帝廟有個罕見的的天外來客,為關公文化又添神秘的色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山西運城鹽湖出發。

沿西南方向前行。

不到30公里,便來到了解州。

這便是關羽故里。

歷朝歷代的百姓來這裡參拜。

虔誠地從關公身上學習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品格,接受忠於國家和民族,勇於保家衛國的教育。

從關公身上汲取仗義而起、勇於抗爭的精神和力量; 從關公身上尋找堅持信義和忠誠的道德原則和道德楷模。

解州東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原籍,這裡頗有名氣的關帝廟便是為他而建,俗稱解州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為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築群和武廟,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

「一部春秋,文武二聖」,關羽與孔子齊名成為中國的聖人。

關羽,字雲長,是漢末的大將,由於被後人尊為關帝,故山西解州關帝廟完全是仿照宮殿式建築的,中心對稱,布局嚴謹,結構完整,規模宏大,形象華麗,氣勢雄偉,為全國關帝廟之冠。

解州關帝廟也以武聖人的祖廟、祖祠、祖塋的「三關」格局景區而享譽海內外。

 「忠義仁勇」,彪炳青史,關公關雲長在中國及華人社會裡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有「村村有武廟」的說法,可見關帝廟在大中華地區的普及度,但唯有關公出生地的解州關帝廟是最正宗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築技藝最精湛的。

結義園占地約2萬平方米,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由牌坊、君子亭、結義亭、假山等建築組成。

結義園牌坊高大雄偉,四柱三樓,坊內門廡一廈,單檐棚歇山頂,坊上雕刻精緻,是關帝祖廟最為壯觀的木結構牌坊。

結義亭,為園內主體建築,亭前有古松兩棵,枝幹遒勁,蒼翠挺拔,亭進深5間,面闊5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四周有圍廊,內有一通石碑,寬2米,高1米,上面線刻圖畫著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古樹蟠虬,竹枝扶疏,桃花吐艷,仿佛當年之景色。

在園內中心,有一座磚影壁,正中鑲嵌「三分砥柱」四個大字,字下豎立著一塊古蹟斑斑又很特別的石頭,石高2.4米,據說是塊隕石。

關於此石民間有兩種傳說:一說這塊隕石是關羽的化身,關羽當年是蜀漢政權的中流砥柱,他雖身死當陽但靈魂卻化為天石,繼續輔佐蜀漢江山;另一說東漢末年,劉、曹、孫三家連年爭戰,四地荒蕪,民不聊生,蒼生為了平息干戈,遂天降此隕石,扶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形成歷史上三國鼎立的局面。

雖是傳說,但這塊隕石的確飽經風雨磨蝕,讓人感到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過了結義園,就是正廟了。

正廟為關帝廟的主體部分,又分為前、後兩座院落。

崇寧殿是前院的主體建築,殿前有26根盤龍石柱,造型巧妙、雕刻精湛。

走進大殿,迎面可見關公的塑像:一身帝王打扮,神情剛毅肅穆。

後院是寢宮,現已被闢為花園,院子兩側分別是刀樓和印樓,登樓可見關羽的青龍偃月刀。

最後面就是整個關帝廟最宏大也最具藝術價值的建築——春秋樓,當地有俗語稱:「天下關廟數解州,解州廟數春秋樓。

」春秋樓第二層迴廊的廊柱,全部採用懸柱,內設搭牽挑承,給人以「懸樑吊柱」「空中樓閣」的感覺。

「關公信仰」、「關聖文化」是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背景,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演變而形成的。

縱觀關羽逝後成聖的過程,與封建帝王的極力推崇以及關羽在民間「忠義」、「仁勇」的英雄形象密不可分。

封建統治者充分利用了關羽「忠義」、「仁勇」精神在民間的凝聚力,使得統治階層的統治需求、士大夫階層的道德理想以及社會民眾普遍追求的倫理觀念得到了統一。

這一千多年來,「關公信仰」與「關聖文化」的內涵越來越豐富,發展與傳播也越來越廣泛。

成為中華民族信仰體系中獨一無二的特殊信仰和一種蔚為壯觀的文化現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運城關帝廟

運城關帝廟位於運城市解州鎮。因是關羽故里,建築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是國內最大的紀念關羽的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