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外來戶諸葛亮通過婚姻走向發跡之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46歲了,頂著「漢宜城亭侯、左將軍、領豫州牧、皇叔」的頭銜,一事無成。

那年初冬,劉備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往隆中鄉間。

這一次他拜訪的是一位足足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年輕人。

劉備的前半生拜訪過很多人,也有許多人才在身邊來來往往。

他不知道自己這一次的結果會是什麼。

政治就像投資,風險時時刻刻存在。

好在蝸居新野縣城的劉備有的是時間成本。

可能是他的堅持感動了上天,這一次劉備成為一段佳話的主角,他的事業因此轉機。

那個年輕人叫諸葛亮。

諸葛亮是誰?在隆中農村,他是個小有名氣的讀書人。

因為他迎娶了一位丑到相當程度的媳婦——黃氏。

鄉間盛傳「莫學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

我們不知道見慣漢宮美女的劉備有沒有在茅廬中被黃氏的相貌嚇著。

我們更大的疑問是,劉備為什麼會甘冒被黃臉婆驚嚇的危險,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見只有26歲、名不見經傳的「一介布衣」——諸葛亮

因為諸葛亮才華出眾?

不。

劉備縱橫天下二十多年,見過的謀臣名士、一代宗師不下百人。

諸葛亮只是一名被人推薦的鄉下書生而已。

劉備不必禮賢下士至此。

所謂的「政治才幹」是在刀光血影和爾虞吾詐中學來的,不是26歲的書生從書中看出來的。

真正的原因是:拜訪諸葛亮能給劉備帶來巨大的現實利益。

現代人很輕易地被《出師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自謙所欺騙,以為諸葛亮當時真的是一介布衣,是名小自耕農。

事實上,諸葛亮的確在隆中耕耘過花花草草,因為這是漢末世族階層的雅興之一。

《三國志。

諸葛亮傳》對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簡略: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

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

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這段話的意思是諸葛亮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

司隸校尉是負責京師及其周邊地區行政、治安、軍事的長官,比一般的省部級官員地位要高得多。

可見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

他父親叫諸葛圭,在東漢末年擔任過太山都丞,這是郡一級的中級官員。

當時諸葛家輝煌不在,但也還不算沒落。

遺憾的是,諸葛圭早逝,諸葛亮等被叔叔諸葛玄撫養。

諸葛玄是大軍閥袁術所任命的豫章(今江西大部地區)太守,就帶著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遷移到了南方。

可諸葛玄的官位不久為朝廷正式任命的朱皓所取代,只好去投靠舊友劉表,並在諸葛亮17歲的時候死在了荊州。

諸葛亮一直到叔父死後才遷移到荊州隆中穩定下來,他兒時的生活是漢末動盪社會的寫照。

偉人的傳記自然少不了傳主少有大志的記載。

《三國志》中諸葛亮就被記載少年時期自比管仲、樂毅。

可惜只有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和徐元直兩人相信。

我們再看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的傳記。

《三國志。

諸葛瑾傳》載:諸葛瑾字子瑜,琅琊陽都人也。

漢末避亂江東。

值孫策卒,孫權姊婿曲阿弘咨見而異之,薦之於權,與魯肅等並見賓待,後為權長史,轉中司馬。

裴松之註解道:吳書曰:其先葛氏,本琅琊諸縣人,後徙陽都。

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

瑾少游京師,治毛詩、尚書、左氏春秋。

遭母憂,居喪至孝,事繼母恭謹,甚得人子之道。

風俗通曰:葛嬰為陳涉將軍,有功而誅,孝文帝追錄,封其孫諸縣侯,因並氏焉。

此與吳書所說不同。

諸葛瑾的正傳記載諸葛亮兄弟三人的經歷大同小異。

諸葛瑾很早就搭上孫權姐夫弘咨的關係去江東做官了。

傳記中還透露了兩條信息。

一條是諸葛亮祖先姓葛,因為經常住在琅琊(今山東)諸縣,所以複姓諸葛。

諸葛家的具體籍貫是山東琅琊陽都縣。

諸葛圭在諸葛瑾生母逝世後,曾經續弦。

同時這段註解似乎透露出日後各事其主的兄弟兩並未生活在一起的暗號,感情疏鬆。

可愛的裴松之似乎覺得諸葛豐作為諸葛亮的遠祖還不夠格,搬出了秦末的將軍葛嬰,還說西漢文帝追封其子孫為諸侯——諸縣侯。

但他自己也覺得這一說法不太可信。

不管怎麼說吧,諸葛亮早年生活是曲折了點,但他的世族子弟身份是確定的。

讀者會問了:世家子弟多了去了。

何況諸葛亮還是因戰亂從北方流落荊州的外來戶,他有什麼劉備特別需要的價值?17歲的諸葛亮可不是普通的外來世族。

在後來短短的十年時間裡(公元198~207年),他深深地融入了荊州統治階層之中,成為人際網絡重要的一個節點。

世族門閥政治開始於漢朝,盛行於三國,鼎盛於東晉,衰落於唐宋。

東漢時期世代為官的世家和鄉里大族掌握政權和選舉權。

如汝南袁家、弘農楊氏等,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們以儒教文藝相標榜,抨擊時政、品評人物,形成了強大的社會階層。

非世族子弟的曹操年輕的時候就死皮賴臉地往這個圈子裡蹭,被人罵了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反而興奮地蹦蹦跳跳,名聲大振。

東漢末年,荊州襄陽一帶是世族大家集中的地方。

統治荊州的是大軍閥劉表。

劉表(公元142~208年)字景升,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

世家子弟出身,從小就在圈子內被吹捧為「八友」之一。

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出任荊州刺史,治都襄陽。

劉表成功地取得了本地地主力量的支持,統治荊州長達十八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表病死。

曹軍到襄陽,劉表子劉琮舉州降。

支持劉表的主要是荊州本地世族勢力蒯家和蔡家。

蒯良、蒯越掌管荊州行政財政,蔡瑁控制荊州軍隊。

劉表還與蔡家聯姻,鞏固統治。

除了13 這兩大世族外,荊州還有龐家(龐德公:頗有名望的頭面人物,經常品評人物;龐統:龐德公的侄子,名望顯著),黃家(黃承彥:沔南名士),馬家(兄弟五人,並有才名。

馬良: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弟馬謖以才幹著稱),習家(習禎:「有*,善談論,名亞龐統,而在馬良之右」)。

各家相互聯姻,如習禎將妹妹嫁給龐家子弟龐林為妻,蔡瑁迎娶黃承彥的姐姐為妻,結成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

對於流落荊州的中原世族子弟,因為現實利益分配的考慮,本地世族勢力是排斥的。

劉表政權也點綴了少量外來勢力,但都閒置不用。

諸葛亮就是多數失意的北方世族子弟之一。

可是別忘了,關係是人創造出來的。

諸葛亮就是編織人際關係網絡的高手。

首先,諸葛亮交遊的朋友都不是一般的書生或普通地主。

崔州平和徐元直是正傳中提到的諸葛亮的好友。

裴松之引《魏略》補充道: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

」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後公威思鄉里,欲北歸,亮謂之曰:「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

我們來一一分析諸葛亮的朋友群。

崔州平,博陵(今河北蠡縣)人。

其父親崔烈是漢朝末期的司徒與太尉,名士;其長兄崔均參與了關東諸侯征討董卓運動。

崔烈因此被董卓關押在長安,死於董卓死後的諸將紛爭。

崔州平當時算是在荊州避風頭。

潁川石廣元,名韜,後任太守、守典農校尉。

這官職相當於擔任了一個地區行政司法長官後,兼任了本地區的後勤司令,佩少將軍銜。

徐元直就是《三國演義》中大名鼎鼎的徐庶,後來在魏國做到了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徐庶的官職很大,相當於中將軍銜、兼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

汝南孟公威,名建,也跑到後來的魏國擔任了涼州刺史、鎮東將軍的官職,相當於甘肅、寧夏及陝西、青海一部分的最高長官,上將軍銜。

(漢朝的「將軍」很少,數以十計,並不是常設的,相當於日後的上將;中郎將、校尉就相當後來的中將、少將。

我們發現曹丕能以五官中郎將的官職繼承曹操的職務,可見中郎將的分量。

)諸葛亮的朋友個個都非凡人。

但諸葛亮比他們更牛。

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兄弟四個晚上臥談的時候,諸葛亮不無鄙夷地說:「你們三個人以後當官,都可以做到省部級。

」事實還真讓他猜中了。

其他三人問諸葛亮想達到什麼官職的時候,諸葛亮就不謙虛了,笑而不答,意不在刺史郡守的層次。

第二,其他三個學習求精細掌握,而諸葛亮只看其大概,理清思路。

身逢亂世,清醒的頭腦和寬闊的眼光顯然比具體的知識重要。

三人中後來做官做得最大的孟公威可能覺得在荊州受排擠,沒有出路,要回家鄉謀發展。

諸葛亮認為年輕人遨遊不限故土,要忍耐,求進取。

現實生活中,諸葛亮這樣的人通常是朋友群的中心。

這就是諸葛亮日後成就比三人高的原因。

諸葛亮也與當時的名家宗師交往。

比如對龐德公,「孔明每至其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

」至於進一步的交往,《後漢書》與《三國志》都沒有更多的記載了。

諸葛亮娶醜陋的黃臉婆黃氏是其發跡的關鍵。

世族子弟和政治家的婚姻不應該只是普通的夫妻結合。

歷史上的野心勃勃、雄心壯志的人都將婚姻作為鬥爭、發展的工具。

黃氏名碩。

人如其名,黃碩身體壯碩,頭髮泛黃,皮膚黝黑,臉上還有雀斑疙瘩等。

因此,到二十四五歲了依然無人問津。

現在二十四五歲的「恐龍」沒有男朋友是非常正常的,好事者為其介紹男友可能還會被以「不想早戀」的理由拒絕。

但是戰亂的漢末,二十四五都已經到了教子女識字背誦的年齡了。

可是,黃碩不是小家碧玉。

她是赫赫大名的荊州黃家的女兒,父親黃承彥。

黃家門第顯赫,黃碩的情況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兩難。

於是,嫁給一個外來世族子弟不失為一個選擇。

諸葛亮不可能不了解這一當時荊州地主階級中比較轟動的「小道」消息。

他不可能不嗅到其中的濃厚的利害關係。

作為失意、流離的世族子弟,諸葛亮極有可能通過「小道」傳達出了對黃家小姐的「愛慕」之心。

黃承彥那個高興啊,自己家的醜女兒終於不愁嫁了。

諸葛家也算是有一定影響的貴族,諸葛亮知書達理,儀表堂堂,算得上是青年才俊。

黃家與諸葛家聯姻並不算過。

於是,根據《三國志》集注和其他相關記載,黃承彥老頭搶先到諸葛家探班了。

諸葛亮自然是欣然應允。

諸葛亮迎娶了黃碩,之前他的幾位姐姐都嫁給了荊州的大族。

叔父諸葛玄將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荊州蒯家的蒯祺,龐家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諸葛亮的二姐為妻。

諸葛亮成功地成為橫跨南北世族系統的人物。

我們現在來看看諸葛亮的人際關係網:叔父諸葛玄是劉表的舊友;大哥諸葛謹已經去東吳任官,正在提升中;沔南名士黃承彥是自己岳父;主掌行政的蒯家是大姐的婆家,掌握軍權的蔡瑁是自己的妻舅;龐家是二姐的婆家。

通過這些直接關係的轉折,諸葛亮又和馬家、習家等牽連上了關係。

與諸葛家世交的劉表因為娶了蔡家的女兒,親上加親成了諸葛亮的表舅舅。

如此的社會關係網,隨便炫耀一下都可能嚇趴下一打「躬耕南陽的布衣」。

諸葛亮結婚後,聲望和地位飛速躍升。

先是喜歡品評人物,在荊州說話夠分量的岳父首稱孔明為「臥龍」,將另一位世家子龐統稱為「鳳雛」。

諸葛亮通過龐家又認識了龐德公的好友,學問和聲望都很高的潁川司馬徽。

司馬徽字德操,人稱「水鏡」,以善於識人著稱,也收徒講學。

司馬徽的學生中知名的有向朗、尹默、李仁。

日後向朗數任太守、丞相長史、光祿勛、左將軍;尹默擔任勸學從事、太子僕射;李仁的兒子也是太子僕射、尚書令史。

諸葛亮與司馬徽的關係介於師友之間,可能也隨後者學習過。

自然他又認識了一幫很牛的朋友。

現在該劉備出場了。

人們習慣認為是徐庶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

其實,在諸葛亮度完蜜月後不久,將諸葛亮推薦給當時駐守新野、尋求世族支持的劉備的人是司馬徽。

襄陽記曰: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

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習家後人習鑿齒在《襄陽耆老記》也說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的是司馬徽。

他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劉備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見只有26歲、名不見經傳的「一介布衣」——諸葛亮。

聰明的讀者就不難看出,為什麼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了。

當然了,「安天下」說得誇張了點。

但是將諸葛亮延攬入陣營,在荊州肯定是能吃得開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身世之謎 他祖上姓葛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禮儀活動自己主持,而軍、政、財、文大事統統由這個姓葛的大臣一手操辦。那麼這個葛姓大臣是誰?當然,我們都知道,是指諸葛亮。那麼,諸葛亮什麼時候姓葛了?他的複姓...

諸葛亮為何娶醜女為妻:純粹為了積攢政治資本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會想到三顧茅廬、白帝託孤、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獨創木牛流馬……千百年來,他被人們當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學作品的渲染下,一個神秘莫測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現在大家眼中。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