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的法正和張松,為什麼要出賣劉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劉備集團戰赤壁、奪荊州、下益州,遂與魏、吳成鼎立之勢,實現了「隆中對」的大半計劃。
然而在劉備占領益州後收攏的大批文臣武將中,卻有一人為後世引來眾多非議。
他就是法正。
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劉璋的臣下,卻背著劉璋,暗中投靠了敵人劉備。
就這樣從古至今,很多讀過這段歷史的人都為之不齒。
他們認為法正根本就是吃裡爬外、買主求榮的小人。
就連我敬佩的《細說三國》的作者黎東方先生都在書中義憤填膺地斥責法正,一反他論人客觀的態度。
法正真的是這樣一位吃裡爬外、賣主求榮值得世人如此漫罵唾棄的小人嗎?我看不然。
以下幾點是我個人來看法正易主的主要原因:
一、主上昏庸無能
法正所侍從的益州牧劉璋著實沒有能力。
《英雄記》曰:「璋性寬柔,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舊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闕,益州頗怨。
」據《蜀書》記載,劉璋不但處理不好與張魯的關係,搞的關係惡化,反目為仇,最終還打不過張魯。
在內部又有趙韙的反叛。
據裴注,這一叛就有蜀郡、廣漢、犍三地響應,可見劉璋在蜀地的威信有多差。
而最終趙韙為部下所殺,才總算是平息了叛亂。
其實在劉璋之前,劉璋的父親劉焉倒是個有志之人,能領兵作戰,做事果決心狠,也不乏進取之心。
《蜀書》曰:「焉徙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寬惠……殺州中豪強王咸、李權等十餘人,以立微刑。
」雖然結局並不理想,也算爭取到了益州之地於自己管轄。
劉焉死後,劉璋順水推舟領益州牧,在蜀地不得人心,又無所作為。
曹操欲進兵張魯,璋恐殃及自己,遂聽從別駕張松的建議,引初立於荊州的劉備為援,兩次派張松推薦的法正為使,出使劉備。
其間雖有主簿黃權的提醒,廣漢從事王累的「自倒縣於州門以諫」,但璋「一無所納」,於是「先主入境如歸」。
且不論張松的忠奸,時群雄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已接近尾聲,諸侯之間的兼并已是必然。
劉璋為人主,不明時局,不辨真偽,一意孤行,乃至「引狼入室」。
如此糊塗、暗弱之主,豈能長久託付?
二、不得重用
「建安初,天下饑荒,正與同郡孟達俱入蜀依劉璋……既不任用,又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
」 ——《蜀書》
法正懷抱利器,本想為國出力。
而劉璋無德無才,不會用人,置法正而不重用。
不被重用,法正自然有失落之感、埋怨之情,投人易主,並不過激卻是人之常情。
有人說即使是這樣,法正不應該吃著劉璋的俸祿而出賣劉璋。
謬也!謬在兩點:一者,凡做事有頭腦的人,心中都作長遠之計,一步步計劃周全,再行動不遲。
比如現在有能力的職員要跳槽,當然先規劃好之後的去向,聯繫好形式良好、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再寫辭呈脫離舊處。
哪有先寫辭呈,弄得無依無靠,沒頭沒尾地再去應聘,萬一找不到合適的職位,豈不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再者說法正吃裡爬外、買主求榮是沒有根據的。
唯一有所謂「賣」的傾向的是此處:
「……松遂說璋宜迎先主,使之討魯,復令正銜命。
正既宣旨,陰獻策於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
』先主然之……」
——《蜀書》
為大家所注意的大概是「陰獻策」三字,就是在背地裡賣主意。
而事實上仔細通讀一下內容,其中並沒有涉及到如何進攻益州,如何搞垮劉璋等等實質性的內容,僅僅是表達了「你比劉璋帥,我和張松等你,益州好,能成大業,你來吧。
」的意思。
法正只是表達了他對劉備的好感,取得雙方的好感,為日後的發展鋪路。
法正只是在思想上投靠了劉備,直至劉備占領益州,他並無任何動作。
法正有迎合之意,充其量只是背主,又哪裡稱得上是賣主,賣在哪裡呢?
再換個角度,當時漢朝雖敗卻未亡,而益州牧劉璋只是個地方官,法正離棄了一個無德無能的地方官,選擇了一個有志向、有能力興復國家的人,又有何錯?
三、信仰與志向
大家看到法正反了,棄舊從新了,便認為這是不義。
那麼我想問,如果法正真的是心術不正的勢力小人,他為何不直接投奔已擁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得來的職位相反會更穩當。
而在投奔劉備之後,法正雖為重用,但還不是劉備集團分量最重的權臣,如果他喜好名利,爭權奪位,他會盡力排擠他人,甚至再次把劉備賣給曹操、孫權。
他有排擠嗎?有出賣嗎?
沒有!相反地,法正盡其生平所能輔佐劉備,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進兵漢中即為法正所謀,這為之後的幾次北伐打下良好基礎。
「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
矢下如雨。
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
』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
』遂退。
」 ——裴注
冒死諫主,忠心可鑑!
言歸正傳,即便法正是拋棄了一個主子,那也完全是為了大局著想。
憑法正的才幹,投靠曹魏吃口飯享清福決不是什麼難事。
但他的志向決不僅限於拿俸祿,拜高官,他心存漢室,心向國家,於是選擇了同樣有志於興復漢室的賢德之人劉備。
難怪法正一死,劉備「為之流涕者累日」。
諸葛亮也幾次讚嘆法正,贊其機敏,無人可比。
法孝直者,可敬也。
綜上幾個觀點,我們不難發現法正的背叛並不是無緣無故的。
倘若劉璋不是昏庸之主,法正即使不被重用,也會為有個明主而鞠躬盡瘁。
亦或法正為劉璋所看中,而劉璋即便不成大器,法正也會心甘情願為主效勞。
這不是胡亂臆斷,綜觀法正一生,他恩怨分明。
「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這或許是他人格的缺陷,但正體現了他的血性方剛。
我個人認為應該給予法正一個公正的評價了。
法正是一名巧忠之臣,他並不是一味的愚忠,為一家乃至個人去無謂地浪費才能,(可惜了張任、荀彧、田豐、沮授等良才不遇的人。
)但他又不是見風使舵地為己牟利,或為了個人的苟延殘喘而朝秦暮楚。
法正有自己的擇主準則,也當然有自由明確自己的擇主標準,這並不可恥,倒是很聰明的做法。
如說有人還強調法正不忠,張郃、賈詡、張遼、龐德、文聘等等降敵背主朝三暮四之人不是也要掛上不忠不義之名嗎?那麼蜀中一個個臨陣倒戈的將領們,不是更該遭到世人鄙棄嗎?春秋奇相管仲、唐貞觀魏徵不都是棄舊從新,卻又萬世流芳嗎?法正又有何錯!
退一萬步講,即便法正拋棄劉璋是不義之舉,而他日後的盡心盡職就能為我們所忽視?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還是學會用公正客觀的眼光看待歷史吧。
曹操最想得到的謀士:智謀比肩鬼才郭嘉,軍事才能超過諸葛亮
導讀:三國梟雄曹操,戎馬一生,雖然也打過不少敗仗,如赤壁之戰的慘敗,但絲毫不影響曹操在三國歷史及後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曹操知人善用,帳下聚集了眾多文臣武將,但令曹操遺憾的是,他一直求而不得的謀士,...
劉備最好的基友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
一提到三國,人們總會想到一個人物,諸葛亮。三國爭霸,爭的是實力,更是智慧。劉備曾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可以看出,此人對人才的渴求。但是,還有一個人,與劉備心心相惜,一見如故。這個人就是法正。
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文臣,為蜀漢拿下大半家業,堪比諸葛亮
法正,字孝直。是蜀漢劉備的重要謀士。原本是劉璋的手下,後來才歸順劉備,為蜀漢前期創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深受劉備的重用和信任。法正出身名門,投靠劉璋,卻不為重用,十分苦惱。後來得以出使劉備,被以...
法正是怎麼死的?法正是個有恩必報,有仇必報的真男人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也。祖父真,有清節高名。建安初,天下饑荒,正與同郡孟達俱入蜀依劉璋,久之,為新都令,後召署軍議校尉。既不任用,又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法正和他的同鄉孟達是好朋友...
他善出奇謀,智謀不在曹操謀士程昱和郭嘉之下!
他是東漢末年的重要謀士,以善出奇謀著稱,被陳壽稱為可比曹操的謀士程昱和郭嘉。他幾次獻計,均取得重大的勝利,名蓋一時,只可惜,英年早逝,未能在三國後期一展才華,令人遺憾。他是誰呢?
簡單讀三國:劉備入蜀(03)來自西川的橄欖枝
機緣巧合,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想必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後,腦中一定閃過這句話。正如諸葛所說,「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
讓諸葛亮都自嘆不如的奇才,有他在,劉備不會在晚年蒙受奇恥大辱
文/格瓦拉同志劉備在稱帝後不久,便以替關羽報仇為名,東下攻伐孫權,然而在猇亭之戰中,不僅大敗給青年將領陸遜,將「家底」輸得精光,還差點遭受被俘虜的恥辱,真可謂晚節不保。當諸葛亮在聽聞漢軍大敗的消...
三國人物誌(2):地位高過諸葛亮,曾讓曹操都想得到的謀士
曹操集團里人才不可勝數,文臣武將都是數一數二的好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武將謀士們的幫助,曹操才得以成就霸業。行軍打仗中謀士占了重要的作用,三國時期很多戰役都是因為謀士的計策而形成了以少勝多的局面,...
智謀高於郭嘉,諸葛亮給他當副手,劉備用他制約諸葛亮,不是龐統
222年,先主劉備在夷陵之戰大敗虧輸,帶領敗將殘軍退守白帝城。諸葛亮聽聞消息,不禁發出:「法孝直如果在,一定能制止主公東征;即便制止不了,也不會讓主公陷入險境」的感慨。那麼法孝直這個人是誰,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