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的法正和張松,為什麼要出賣劉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劉備集團戰赤壁、奪荊州、下益州,遂與魏、吳成鼎立之勢,實現了「隆中對」的大半計劃。

然而在劉備占領益州後收攏的大批文臣武將中,卻有一人為後世引來眾多非議。

他就是法正。

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劉璋的臣下,卻背著劉璋,暗中投靠了敵人劉備。

就這樣從古至今,很多讀過這段歷史的人都為之不齒。

他們認為法正根本就是吃裡爬外、買主求榮的小人。

就連我敬佩的《細說三國》的作者黎東方先生都在書中義憤填膺地斥責法正,一反他論人客觀的態度。

法正真的是這樣一位吃裡爬外、賣主求榮值得世人如此漫罵唾棄的小人嗎?我看不然。

以下幾點是我個人來看法正易主的主要原因:

一、主上昏庸無能

法正所侍從的益州牧劉璋著實沒有能力。

《英雄記》曰:「璋性寬柔,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舊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闕,益州頗怨。

」據《蜀書》記載,劉璋不但處理不好與張魯的關係,搞的關係惡化,反目為仇,最終還打不過張魯。

在內部又有趙韙的反叛。

據裴注,這一叛就有蜀郡、廣漢、犍三地響應,可見劉璋在蜀地的威信有多差。

而最終趙韙為部下所殺,才總算是平息了叛亂。

其實在劉璋之前,劉璋的父親劉焉倒是個有志之人,能領兵作戰,做事果決心狠,也不乏進取之心。

《蜀書》曰:「焉徙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寬惠……殺州中豪強王咸、李權等十餘人,以立微刑。

」雖然結局並不理想,也算爭取到了益州之地於自己管轄。

劉焉死後,劉璋順水推舟領益州牧,在蜀地不得人心,又無所作為。

曹操欲進兵張魯,璋恐殃及自己,遂聽從別駕張松的建議,引初立於荊州的劉備為援,兩次派張松推薦的法正為使,出使劉備。

其間雖有主簿黃權的提醒,廣漢從事王累的「自倒縣於州門以諫」,但璋「一無所納」,於是「先主入境如歸」。

且不論張松的忠奸,時群雄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已接近尾聲,諸侯之間的兼并已是必然。

劉璋為人主,不明時局,不辨真偽,一意孤行,乃至「引狼入室」。

如此糊塗、暗弱之主,豈能長久託付?

二、不得重用

「建安初,天下饑荒,正與同郡孟達俱入蜀依劉璋……既不任用,又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

」 ——《蜀書》

法正懷抱利器,本想為國出力。

而劉璋無德無才,不會用人,置法正而不重用。

不被重用,法正自然有失落之感、埋怨之情,投人易主,並不過激卻是人之常情。

有人說即使是這樣,法正不應該吃著劉璋的俸祿而出賣劉璋。

謬也!謬在兩點:一者,凡做事有頭腦的人,心中都作長遠之計,一步步計劃周全,再行動不遲。

比如現在有能力的職員要跳槽,當然先規劃好之後的去向,聯繫好形式良好、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再寫辭呈脫離舊處。

哪有先寫辭呈,弄得無依無靠,沒頭沒尾地再去應聘,萬一找不到合適的職位,豈不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再者說法正吃裡爬外、買主求榮是沒有根據的。

唯一有所謂「賣」的傾向的是此處:

「……松遂說璋宜迎先主,使之討魯,復令正銜命。

正既宣旨,陰獻策於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

』先主然之……」

——《蜀書》

為大家所注意的大概是「陰獻策」三字,就是在背地裡賣主意。

而事實上仔細通讀一下內容,其中並沒有涉及到如何進攻益州,如何搞垮劉璋等等實質性的內容,僅僅是表達了「你比劉璋帥,我和張松等你,益州好,能成大業,你來吧。

」的意思。

法正只是表達了他對劉備的好感,取得雙方的好感,為日後的發展鋪路。

法正只是在思想上投靠了劉備,直至劉備占領益州,他並無任何動作。

法正有迎合之意,充其量只是背主,又哪裡稱得上是賣主,賣在哪裡呢?

再換個角度,當時漢朝雖敗卻未亡,而益州牧劉璋只是個地方官,法正離棄了一個無德無能的地方官,選擇了一個有志向、有能力興復國家的人,又有何錯?

三、信仰與志向

大家看到法正反了,棄舊從新了,便認為這是不義。

那麼我想問,如果法正真的是心術不正的勢力小人,他為何不直接投奔已擁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得來的職位相反會更穩當。

而在投奔劉備之後,法正雖為重用,但還不是劉備集團分量最重的權臣,如果他喜好名利,爭權奪位,他會盡力排擠他人,甚至再次把劉備賣給曹操、孫權。

他有排擠嗎?有出賣嗎?

沒有!相反地,法正盡其生平所能輔佐劉備,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進兵漢中即為法正所謀,這為之後的幾次北伐打下良好基礎。

「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

矢下如雨。

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

』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

』遂退。

」 ——裴注

冒死諫主,忠心可鑑!

言歸正傳,即便法正是拋棄了一個主子,那也完全是為了大局著想。

憑法正的才幹,投靠曹魏吃口飯享清福決不是什麼難事。

但他的志向決不僅限於拿俸祿,拜高官,他心存漢室,心向國家,於是選擇了同樣有志於興復漢室的賢德之人劉備。

難怪法正一死,劉備「為之流涕者累日」。

諸葛亮也幾次讚嘆法正,贊其機敏,無人可比。

法孝直者,可敬也。

綜上幾個觀點,我們不難發現法正的背叛並不是無緣無故的。

倘若劉璋不是昏庸之主,法正即使不被重用,也會為有個明主而鞠躬盡瘁。

亦或法正為劉璋所看中,而劉璋即便不成大器,法正也會心甘情願為主效勞。

這不是胡亂臆斷,綜觀法正一生,他恩怨分明。

「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這或許是他人格的缺陷,但正體現了他的血性方剛。

我個人認為應該給予法正一個公正的評價了。

法正是一名巧忠之臣,他並不是一味的愚忠,為一家乃至個人去無謂地浪費才能,(可惜了張任、荀彧、田豐、沮授等良才不遇的人。

)但他又不是見風使舵地為己牟利,或為了個人的苟延殘喘而朝秦暮楚。

法正有自己的擇主準則,也當然有自由明確自己的擇主標準,這並不可恥,倒是很聰明的做法。

如說有人還強調法正不忠,張郃、賈詡、張遼、龐德、文聘等等降敵背主朝三暮四之人不是也要掛上不忠不義之名嗎?那麼蜀中一個個臨陣倒戈的將領們,不是更該遭到世人鄙棄嗎?春秋奇相管仲、唐貞觀魏徵不都是棄舊從新,卻又萬世流芳嗎?法正又有何錯!

退一萬步講,即便法正拋棄劉璋是不義之舉,而他日後的盡心盡職就能為我們所忽視?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還是學會用公正客觀的眼光看待歷史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成語故事:望風景附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黃權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主人公名叫黃權。原文如下:

三國成語故事:足食足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劉備奪取益州及漢中期間,主人公是諸葛亮。原文如下:

簡單讀三國:劉備入蜀(03)來自西川的橄欖枝

機緣巧合,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想必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後,腦中一定閃過這句話。正如諸葛所說,「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