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我眼中的歷史「(八)春秋的「超級大國」——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齊桓公稱霸的中後期,中原的晉國迅速崛起,齊國霸權衰落後,晉國迅速接起了「霸王旗」。

這一接,就是整整的八、九十年。

可歌可嘆矣!

話說晉始封都於唐(今山西太原縣背面),位於汾水的上游。

後遷都於絳。

經過了三百多年的發展,公元前745年,晉君把絳的西南兩百多里外的曲沃分給了他的兄弟,建立了一個強宗。

此後晉國實際就一分為二,產生了曲沃勢力與晉「中央勢力」的對抗。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滅晉後,通過賄賂周天子獲取正式的冊封。

受封后兩年,武公卒,其子獻公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晉獻公。

其即位時間是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0年,這二十六年的統治,使得晉國煥然一新。

晉獻公繼位後,大致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事:其一,翻新晉都絳,修整鞏固了都城的城郭;其二,擴軍,將軍隊擴充為二軍;其三,滅掉霍、耿、魏、虞、虢等晉國周邊的小國,使晉國占領了整個汾水領域,並且將領土擴展到黃河以南部分地區;其三,也是晉獻公在「政治機構體制」上進行了整合,武公以前的晉氏族基本剷除乾淨,曲沃這邊的氏室也進行整合,最後晉國的公族只留下了他的一些兒子的勢力。

我們說晉獻公的這三件大事是「幹得相當漂亮」,使得晉國從三百年的內部分裂、紛爭中解脫出來,為下一步理政強國奠定了一定的政治、經濟、軍事基礎。

及獻公晚年,其沉迷女色,不大振作,寵幸驪姬,廢嫡立庶,先後繼承他君位的兒孫又都是「下等材料」,釀成身後一場大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驪姬之亂」。

《春秋左傳》、《國語.晉語》、《史記.晉世家》對「驪姬之亂」描寫得非常具體和詳實。

好在歷史最終選擇了公子重耳繼承晉國君位,也即晉文公,晉國方始稱霸中原。

在以後的讀史專題中,還將對「驪姬之亂」進行討論和總結。

晉文公重耳是獻公與狄女所生,驪姬之亂時逃出晉國在外漂流了整整十九年,周曆八國,備嘗艱難險阻,到六十多歲才得以繼位。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流亡的十九年,走過的「路」何止萬里?!也正是如此,鍛鍊了重耳的政治膽識,使得他在位不足十年,卻將晉國治理成為了中原的霸主。

這十九年,也讓晉文公和其幕僚們深刻體會到王位的來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即位之初便全身心投入精力,採取了諸多的治國善策。

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一是尚賢,在周原來的分封制下,只能以血緣親疏關係來確定一個人的政治地位,晉國為官的一直都是宗族、都采世襲,晉文公打破這種常規,效法齊桓公重用管仲的做法,將身邊有才有德的幕僚,諸如趙衰、狐偃、賈佗等棟樑之才予以重用。

二是賞功,即賞賜有軍功的人,賞賜曾經隨他流亡和支持他上台有功的人,功勞大的賜地,功勞小的加官爵。

晉文公是個禮賢下士的人,這個優良的品質使得流亡的時候很多賢能人士能甘心跟隨,給他出謀劃策、給他以鞭策和鼓勵,他們在關鍵時刻總能協助晉文公一起準確地分析國內形勢,做出正確的決策和決定。

流亡之中,晉文公先後到了齊國、楚國、秦國等大國,並和這些國的國君保持了相對良好的關係,其保證了晉文公即位之初晉國良好的外部「國際」環境,這些幕僚們在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可謂功不可沒。

史書記載這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個跟隨晉文公四處流亡、負責做飯的人嫌給自己的封賞小,晉文公對他說:「用道義禮儀來輔佐我的,我給他最高賞賜,比如狐偃、趙衰;冒著箭矢立下汗馬功勞的,我給他一等賞賜,比如魏;違逆我的意願、多次舉發我的過失,我給他末等的賞賜。

至於你這種勞力之人,要在末等的末等。

」周天子的史官聽到這件事,說:「晉文公大概會成就霸業吧!從前聖王把德行放在首位,而把力量放在其次,晉文公也是如此啊!」

以上兩點是晉文公對人才的使用,關於治國理政方面,《國語.晉語》還用了大量篇幅記載了晉文公廢除舊債、輕徭薄賦、鼓勵農商、籠絡貴族、教化民眾等一系列措施,與當年管仲輔佐齊桓公一樣,在圖求復興和稱霸之前,重點解決「內部問題」,使民眾安居樂業、使經濟快速發展。

短短几年時間,晉國已經是「政平民阜,財用不匱」。

經過晉文公的勵精圖治,晉國已經國富兵強,開始圖謀中原稱霸。

晉國的稱霸模式與齊國的稱霸雖然都遵從「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但齊國主要是「外交稱霸」,而晉國的稱霸是以武力和外交並重,是屬於「外交策略下的戰略形態」,致力於「硬碰硬」,其主要對手就是楚國。

首先,晉文公利用東周內亂,周襄王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帶造反的機會,聽從趙衰的建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

周晉同姓,晉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於天下。

方今尊王,晉之資也。

」(《史記.晉世家》),晉國趕在秦國之前派出軍隊,評定了東周的內亂,勤王成功。

周襄王親自接待恩人晉文公,作為酬謝,還從東周王室少得可憐的地盤上,劃出河內、陽樊之地歸屬晉國,使得晉國的東南疆域擴展到了黃河北岸。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意義上的內亂、窩裡斗,得好處的總是外人。

從夏、商、西周,到東周時期,挑起內亂和窩裡斗的,總是統治者之間權和利的爭奪,或者是統治者加大對民眾的剝奪。

晉文公打著「尊王」的旗號,通過實實在在的「入王」幫助周襄王復國成功,成就了晉文公稱霸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應該是「攘夷」。

應該說,齊桓公在稱霸的過程中,無論是尊王還是攘夷,都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

我個人認為,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齊桓公和管仲在戰爭中採取的是「欺軟怕硬」的策略,用管仲的話說,就是「霸王之形,德義勝之」(《管子.霸形》)。

所以,儘管管仲吹噓,憑藉他組織的三萬大軍,「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御也」,但除了和魯國之間發生過一定規模的戰爭外,齊國軍隊其實沒有打過一次硬仗,數得出來的像戰爭的,也就只有三次而已。

第一次發生在齊桓公二十三年,即「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史記.齊太公世家》),其實並沒有和山戎交戰,只是把一個弱小的孤竹國給滅了,大軍還迷了路,索性管仲讓一些當地老馬領路,這就是著名的「老馬識途」的故事。

孔子還誇大其詞地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第二次發生在齊桓公二十八年,齊國平定衛國的「狄亂」,戰爭規模微乎其微。

第三次發生在齊桓公三十年,齊國攻打蔡國後,帶領「諸侯聯合國軍」順勢進兵楚國境內,楚國不是嚇大的,舉兵應戰,楚國一硬,齊國就軟了,於是拋出「包茅之貢」、「周昭王南征在楚國地盤遇難」,要求楚國拿出說法的避重就輕的「外交辭令」。

為什麼說齊國提出的問題是避重就輕呢?原因是當時的楚國已經吞併了幾十個諸侯國,一步一步由長江流域向黃河流域推進,而且公然成王,所以比起「山戎」、「西戎」、「犬戎」等,楚國才是對中原各諸侯構成最大威脅的「蠻夷」。

但是齊國避重就輕,談判簽訂完「昭陵之盟」後灰溜溜地撤兵而去。

但是,要阻止楚國的北進、威脅中原各諸侯國,顯然談判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該打的時候還是得打!齊桓公沒做到的,誰來?晉國來!!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領楚、鄭、陳、蔡、許等國軍隊圍攻宋國的商丘,宋國向晉國求援。

晉國抓住這個時機,立即進行戰前準備,晉文公採用了大夫狐偃的計謀,決定進攻依附楚國的曹、衛兩個小國,迫使楚國北上救援,以解商丘之圍。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率軍南渡黃河,侵入曹國,接著又攻入衛國,取五鹿邑,同年三月攻入曹國,攻占其都城陶丘。

然而楚成王不為所動,反而加緊進攻商丘城。

此時,晉文公採用先軫的建議,先讓宋國用土地賄賂齊、秦兩國,請兩國出面勸楚撤兵。

同時,晉國將占領的一部分曹、衛土地補償給宋國,楚國拒絕齊、秦的調停,使得惱羞成怒的齊、秦兩國發兵,形成了晉、齊、秦三強聯合抗楚的局面。

楚成王見中原局勢發生逆轉,擔心秦國乘機南下功楚本土,便下令撤兵,但剛愎自用的子玉還不甘心,試圖率部扭轉戰略態勢。

但這時強弱已經易位,已掌握戰爭主動權的晉文公誘使楚軍北上決戰,子玉果然中計,其不顧楚成王的告誡,忿然率楚軍與晉軍決戰,遭到了晉軍毀滅性地打擊,子玉自殺。

這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城濮之戰」。

此戰在軍事上奠定了晉國在中原的霸權地位,從此開啟了晉國與楚國長期的爭霸格局。

城濮之戰後,晉文公為周襄王在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建起一座行宮,並舉行盛大儀式,在政治上正式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大旗。

周襄王正式冊命晉文公為伯,確定了晉國在各諸侯國的霸主地位。

這種榮譽,卻是齊桓公沒有享受到的。

我們細細品味司馬遷的《史記.晉世家》並對照《春秋左傳》可以看出,雖然孔子將晉文公稱作「譎而不正」,是個「奸雄」一類的人物,他有心機、有手段、善於把握時機,也善於駕馭人才,但不是什麼道德崇高的主。

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掌權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使晉國的地位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並給晉國留下了日後八十餘年的霸主余勁。

司馬遷欣賞這位由逆境中奮發進取,終於獲得成功的英雄人物,以及他在處理內政、外交、軍事等諸問題上既重視「道德鼓吹」,又嫻熟運用權謀的文韜武略。

應該說,司馬太史公不守孔子的舊教條,敢於衝破儒家的牢籠,表現了其嶄新的政治思想境界。

《史記》無愧「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

晉國稱霸中原八十餘年,始終壓制著楚國的崛起,那麼楚國又是如何稱為春秋第三位霸主的呢?

請看下篇:「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姜姓,名小白。齊僖公的孫子、齊襄公的兒子。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秘史

就在齊桓公稱霸之際,位於今山西境內的晉國也正在崛起,晉國是西周最早冊封的諸侯國之一,到晉獻公時,已經是一個大國,然而晉獻公晚年,沉溺於美色!廢長立幼,引發了晉國內亂!公子重耳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