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嶺革命舊址:處處綻放聖地風采 遊客參觀學習好去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這國慶黃金周期間,我市迎來了大量的外地遊客,楊家嶺革命舊址是我市留存的眾多革命遺蹟之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在此居住,革命先輩在這裡指揮並領導了抗日及解放戰爭,還召開了不少影響中國未來的重大會議。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楊家嶺革命舊址。

相傳在明代,楊家嶺原名武家坡,只住五戶人家,其中有一家姓楊,楊姓家出了一位朝中兵部尚書,這位尚書病逝後埋入武家坡建造的陵園,村民就將此地成為楊家陵。

1938年黨中央到來後改名為楊家嶺。

記者一大早在楊家嶺革命舊址看到,大量的遊客陸續進入舊址參觀,一走進楊家嶺革命舊址,醒目的中共七大中央大禮堂矗立在面前,黃色的磚石結構的大禮堂建於1940年,1942年完工。

雖已歷經70多年的歲月,但是大禮堂保存較為完好,依然氣勢雄渾。

在這裡迎來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

延安市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講解員 錢文艷:

在禮堂的內部結構就是按七大會場別的原貌所陳列的,我們看一下在主席台的中央懸掛著毛澤溝和朱德的側面畫像,主席台前的桌子和椅子是當時中央書記處五位書記的座位,主席台上方的橫幅標語是七大時的政治口號,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在歷史上,楊家嶺革命舊址除了勝利召開了中共七大,還在當時的中央辦公廳召開了黨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等重要會議,毛主席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這裡還是在延安眾多革命舊址當中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延安市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講解員 錢文艷:

楊家嶺現在開放供大家參觀的有中央大禮堂、中央辦公廳,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同志的舊居。

還有毛澤東和美國記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談話的地方,有主席當年種過的一片菜地。

在舊址向內的西北方向的小山坡上,一處處窯洞式院落依山而建,這些窯洞院落就分布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同志的舊居,在毛澤東舊居內,從簡陋的木質書桌以及生活用品可以看出,革命先輩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創造了新中國。

就在這裡,毛主席卻寫下了《五四運動》、《紀念白求恩》、《反對黨八股》、《整頓黨的作風》等光輝著作,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到了解放戰爭。

民建上海市委理論研究委委員 黃士偉:

因為共產黨在這裡走向全國,來了以後特別體驗一下革命的激情,那種歷史的聖潔的感覺。

作為黨派人士的話,就是要把這種心情帶回去,為社會多做點貢獻。

西安遊客 黨傑:

習總書記說得很好,他說陝西是根,延安是魂。

我覺得應該把根扎住,把魂留住。

老一輩的革命先烈者在艱苦的環境下取得革命的勝利,這確實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精神。

楊家嶺大禮堂:見證中共七大的勝利召開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1945年4月23日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

在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的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在中國面臨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之時,為了團結全國人民、徹底打敗侵略者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這次會議,對我國歷史的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從1921年到1928年,在嚴峻的革命形勢下,我黨陸續進行了6次全國代表大會。

時隔多年後,經過一系列的革命歷程後,黨中央於1935年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老一輩革命家在此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將革命火種燎原至全國,並發展壯大。

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講解員 錢文艷:

我們黨曾多次籌備召開七大,但是由於戰爭的原因都未能如期舉行。

在經過一些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一系列準備之後,七大是於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召開的。

楊家嶺中央大禮堂是當年七大召開的地方,在大禮堂內部,桌椅的擺設與內部的各種設置都與當年完全一致,置身與禮堂當中,仿佛看到了七大勝利召開的情形。

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講解員 錢文艷:

大家可以看到,牆上兩側的標語為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牆上還有6個V字形的木座,就是英文勝利的第一個字母。

上面共插有24面黨旗,代表著我當走過勝利的24年,禮堂的背部有同心同德4個大字,這是主席為七大所題寫的中心題詞,上述這些陳列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已經召開了6次全國代表大會,走過了24年,這24年是勝利的24年,大會貫徹整風精神,通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達到同心同德,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行。

1945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召開了黨的七大的預備會議。

毛澤東在會上做了《七大工作方針》的講話,指出七大的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在正式會議上,毛澤東主持了大會致開幕詞,並做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朱德、劉少奇以及周恩來分別做了相關的報告和發言。

中共七大是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中國共產黨史冊的。

這次大會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講解員 錢文艷:

七大當年主要通過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修改了黨章,這是我黨第一次獨立自主修改的黨章;第二件是確立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

第三件是選出了以毛澤東為首的新的一屆中央委員會,使全黨在思想上,組織上,政治上達到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

延安文藝座談會:推動延安本土文化發展新高潮

在楊家嶺革命舊址當中,還有一處是當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的所在地。

這裡曾召開文藝座談會,毛澤東主持會議並發表了講話,即《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座談會對新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深淵的影響。

同時,也推動了當年延安本土文化的發展。

中共中央辦公廳舊址的牆壁上懸掛有不少文藝作品的照片:踩高蹺、兄妹開荒等,反映出了當年在革命根據軍民的文藝生活情況,在這些這篇當中還有一張較為少見的當年毛主席與秧歌隊演員的合影。

當年,很多從城市來到根據地的作家或文藝工作者,一般存在不熟悉工農兵生活,不懂他們的語言,文藝工作者與工農兵群眾在藝術趣味和欣賞習慣上有隔閡等問題,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號召革命的文學藝術家們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無條件的全心全意到工農兵群眾中區,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

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講解員 錢文艷:

我們身後這個的就是當時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在1942年的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在這裡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

會議當時是召開了3次,第一次是5月2日下午,第二次是5月16日,第三次是5月23日。

主席在會上就做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當時出席座談會的工作者就有90多人。

這之後,藝術團體和單位以及個人都進行了自我檢查和批評,並進行了深刻的檢討。

這之後,廣大藝術家們的創作開始貼合工農兵實際。

期間,由魯藝學院的學員創作的秧歌劇《兄妹開荒》,更是以延安本土方言進行演出,反映出了延安當地的父老鄉親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型農民形象和歡樂的勞動場面。

秧歌劇《兄妹開荒》對秧歌隊發展和後來的歌劇創作,都產生了影響,甚至帶動了整個解放區的群眾性的戲劇活動。

另外,陝北民歌《東方紅》也是在文藝座談會後,由李有源、公木詞,李煥之編曲,將陝北原來流行的《騎白馬》進行了改編,唱出了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深情。

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講解員 錢文艷:

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在通過整風和學習,批判了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錯誤傾向,創造了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例如歌曲《白毛女》、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新編歷史劇《逼上梁山》、長篇敘述詩《王貴與李香香》等等。

楊家嶺這個原本寂寂無聞的陝北小山村,因中國共產黨和中共中央的到來名揚中外。

這裡產生了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個又一個重大決策,這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要會議,這裡誕生了一篇又一篇對中國革命產生深遠影響的光輝著作,來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的遊客,他們鄉音各異,膚色不同,都對這片紅色土地充滿敬仰,都為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折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共七大會場毛澤東坐在什麼位置?

有一個團隊,1921年在國家深陷重重危機時創立,在國內競爭對手的圍追堵截中艱難突圍,在國外敵對勢力壓迫時無所畏懼,經過95年的奮鬥,如今,這個團隊帶領的國家發展蒸蒸日上,在國際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楊家嶺革命舊址印象

楊家嶺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西北約3公里的楊家嶺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此領導中國革命。 毛澤東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