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讀書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書是個苦差事。

小時嬉戲,誰愛讀書?既讀書,還要經過無數次的考試,面臨威脅,擔驚害怕。

長大就業之後,不想奮發精進則已,否則仍然要繼續讀書。

我從前認識一位銀行家,整日價籌劃盈虛,但是他床頭擺著一套英譯法朗士全集,每晚翻閱幾頁,日久讀畢全書,引以為樂。

宦場中、商場中有不少可敬的人物,品位很高,嗜讀不倦,可見到處都有讀書種子,以讀書為樂。

我們中國自古就重視讀書,據說秦始皇日讀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簡公文才就寢。

唐張參為國子司業,手寫九經,每言讀書不如寫書。

高宗以萬乘之尊,萬幾之繁,乃亦親灑宸翰,遍寫九經,雲章爛然,始終如一,自古帝王所未有也。

從前沒有印刷的時候講究抄書,抄書一遍比讀書一遍遠要受用。

如今印刷發達,得書容易,又有縮印影印之術,無輾轉抄寫之煩,讀書之樂乃大為增加。

想想從前所謂「學富五車」,是指以牛車載竹簡,僅等於今之十萬字弱。

公元前一千年以羊皮紙抄寫一部聖經,需要三百隻羊皮;那時候圖書館裡的書是用鐵鏈鎖在桌上的!

《聽雨紀談》有一段話:蘇文忠公作李氏山房藏書記曰:「予猶及見老儒先生言其少時,史記漢書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

近歲,諸子百家,轉相摹刻,學者之於書多且易致,其文辭學術當培蓰昔人。

而後學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

」蘇公此言切中今時學者之病,蓋古人書籍既少,凡有藏者率皆手錄。

蓋以其得之之難故,其讀亦不苟。

至唐代始有版刻,至宋而益盛,雖雲便於學者,然以其得之之易,遂有蓄之而不讀,或讀之而不滅裂,則以有刻版之故。

無怪乎今之不如古也。

其言雖似言之成理,但其結論:「今不如古」則非事實。

今日書多易得,有便於學子,讀書之樂豈古人之所能想像?今之讀書人所面臨之一大問題,乃圖書之選擇。

開卷有益,實未必然,即有益之書其價值亦大有差別,羅斯金說得好:「所有的書可分為兩大類:風行一時的書與永久不朽的書。

」我們的時間有限,讀書當有選擇。

各人志趣不同,當讀之書自然亦異,惟有一共同標準可適用於我們全體國人。

凡是中國人皆應熟讀我國之經典,如詩、書、禮,以及論語、孟子,再如春秋、左氏傳、史記、漢書以及資治通鑑或近人所著通史,這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之所寄。

如謂文字艱深,則多有今注今譯之版本在。

其他如子集之類,則各隨所願。

人生苦短,而應讀之書太多。

人生到了一個境界,讀書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不是為人,是為己,是為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吾故曰:「讀書樂!」我想起英國十八世紀詩人一句詩:「把從未讀過的書籍,趕快塞進腦袋裡去!」

作者:梁實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