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逆天到高考作文,你服不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09年的高考,四川考生黃蛉用古文字完成了自己的高考作文《熟悉》。

2015年江蘇高考高分作文:文言文寫作專家自稱慚愧

」蘇高考以《綠色生活》命題的作文中,一名考生就以這樣通篇駢體古文的方式完成,閱卷老師在讀到此文時,視作「懷疑卷」提交給專家組。

南京市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在看完全篇後,僅對文章的注釋就寫了4頁紙,當地媒體急尋這名「古文奇才」,昨天這位學子終於露面。

「不僅普通閱卷老師不認識、看不懂,就連我這個教古典文獻的老師,也不全懂,有些見過但沒用過,還有四五十個古字根本不認識。

回去後我查閱資料,做了注釋,光注釋就寫了滿滿4頁!」閱卷老師、古文專家吳新江在評價這名學生時,自覺慚愧。

他表示,事實上光會用文言,會寫古字還不算什麼,這畢竟是高考作文,切題才是第一要務。

而這篇文章,熟練運用「恰到好處」的古文,緊扣「綠色生活」的主題,「古為今用,十分切題。

」此外,今年江蘇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也對這名考生高度讚揚,他表示,「以他現在的文化修養完全可以被破格錄取

王雲飛高考作文原文:《綠色生活》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狀。

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

洎(jì)其成立,未識豜豭(jiān jiā)。

每齧毚(chán)臑(nào),然竟不知其夋兔(qun,同狡兔,見韓愈之《毛穎傳》)之三窟也。

方彼之時,窋(zhú)詫之態,非闠闠(huánhuì)之中所得見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òu)眢(yuān),坌(bèn)坲坲(fó),燾天幠(hū)日。

土地皴崩,罅可容人。

南疆霶霈,洚水肆虐,當此之滈,茅舍盡走。

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同泣)啾啾。

  凡此異態,非天之咎。

  君不見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為屺(qǐ),睇眄(miàn)之下,萬山盡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為竹著。

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盡化柈(pán)饈。

玈(lu)氣烰烰,上格瑤池,貧地徠賈,以豐其貲(zī)。

然千丈方圓,萊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見。

  嗚呼!漫山設棙,遍地盡罘。

此天災也?人禍也!河海黟(yī)然,濁水仍傾,此天災也?人禍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獸,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飛,蟻不得宭(qún),髬髵不見。

此天災也?人禍也!

  翕合沴(lì)氣,終日涽涽。

天不復藍,水不復清。

未有烏雲,天何暝暝?赤烏既出,焜耀無復。

看天下,鳥飛不下,鮮見狉狉,當此之時,何處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

然,上作網法,下偩幾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災。

北國井冞(shēn),陣主復至,當與孔張俱歾(mò)。

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嘆息。

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誚(qiào)己而諑共工。

未之可也。

闤闠所趨,不可恈恈。

當思子孫後代,人己知之。

然行之效,則體躆廟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棄不婟(hù)嫪,國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楊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

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見柳而人不攦,視草而眾不蹸,日駕雙軑(dai)之車,斐斐閭巷之間,目不復睺,鼻不再鼽(qiú),鳥不驚人,鮒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

今其反萬物,此獍也。

今其不宜瞡瞡,遺禍搙孫,當修長遠之道以藾萬世。

  今吾執筆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當唪唪,攲枝水上,當復駕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

坐銀杏樹下,觀兒童嬉於樹下,延於磚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幾株。

燠(yù)熱之時,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為饘(zhān),以奉親房。

【2001年·南京考生】

《赤兔之死》

蔣昕捷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

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

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樂以後,人言其通曉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

世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斥逐諸人,撫其背嘆道:「舊日曹操作《龜雖壽》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吾心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

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將由衷之言相告。

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盛氣凌人,殺少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允許,曰:「後聞李儒獻策,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全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

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

『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豪。

吾恐此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敬慕已久。

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感謝曹操。

操問何以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改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

』其人誠信如此。

常言道:『鳥隨鸞鳳飛揚遠,人伴賢能質量高。

』吾敢不以死相報乎?」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

玉可碎而不行損其白,竹可破而不行毀其節。

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人世乎?」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

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全國蒼生?」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之。

【2001年·南京考生】

《赤兔之死》

蔣昕捷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

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

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樂以後,人言其通曉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

世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斥逐諸人,撫其背嘆道:「舊日曹操作《龜雖壽》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吾心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

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將由衷之言相告。

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盛氣凌人,殺少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允許,曰:「後聞李儒獻策,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全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

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

『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豪。

吾恐此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敬慕已久。

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感謝曹操。

操問何以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改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

』其人誠信如此。

常言道:『鳥隨鸞鳳飛揚遠,人伴賢能質量高。

』吾敢不以死相報乎?」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

玉可碎而不行損其白,竹可破而不行毀其節。

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人世乎?」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

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全國蒼生?」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之。

2009年高考湖北一考生滿分作文

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廣州起義暴發。

起義之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而逃。

然義軍終因寡不敵眾,數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死。

旋革命黨人潘達微見而憐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於白雲山麓之黃花崗。

九十七年之後,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於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

止於其門,百感並至,賦詩一首,詩曰:   赤焰難明赤縣天,百年群魔舞翩躚。

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   皇祚不復天威去,天朝迷夢化為煙。

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

  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

水師已覆巨艦沉,黃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樓上條約訂,馬關之約逆臣簽。

大沽台上炮聲隆,將士陳屍國門前。

  新鬼啾啾舊鬼哭,京窪難日見炊煙。

宣戰詔書何處尋?言說帝後西秋獮。

  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哭寶劍。

六十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空向長河咒逝川,不盡國愁在斯年。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民窮國敝割土地,償銀賠款年復年。

可憐越女夜夜哭,半國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義士,興中會中復青天。

烈火已燃錘與鐮,今將炮火滅清廷。

  槍聲驚破五羊城,英雄無懼揮寶劍。

提攜玉泉為國死,何得英名在人間。

  悲歌一曲從天落,壯士不再歌易水。

曉見江山有炊煙,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幾何,荒草斜陽土坯間。

白雲片片魂悠悠,黃花遍野使人愁。

  義軍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載史書。

黃花崗上土一抔,埋沒荒煙蔓草間。

  起事何知一死難,的盧青驄勞鞍韉。

青天白日滿地紅,鑲開碑上覆墓間。

  行人往往悲舊事,含憤長憶孫逸仙。

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見人間少帝制。

百越之人總不忘,秋風秋雨濕黃花。

  愁看長江東逝去,卻有青史映君前。

莫悲往事憤鉤沉,但看祖國煥新顏。

  滄桑浮沉憶浮生,吾輩發奮應向前。

歲月如潮歌似夢,百年彈指一揮間。

  紅塵夢裡憶壯舉,烈士陵前有愧顏。

吾儕不曾歷戰火,無復見此漫硝煙。

  和平歲月憶往事,史海滄茫不親見。

今春南嶺雪滿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橫飛四塞驚,草木含情風雲悲。

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換新天。

  英雄何只黃花崗,無數忠魂紅旗間。

百兆國子懷先輩,萬里江山動後人。

  召公甘為社稷死,感君總能多奉獻。

至今天下傳英名,不使君沒蔓草間。

  今之河山多錦繡,不復沉淪如從前。

工廠遍地多鐵馬,資訊時代在眼前。

  民眾康樂少悲苦,難以再見愁容顏。

吾今立於陵門口,思緒紛飛感萬千。

  聊謅一詩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見。

  後記:今日之生活,皆先輩流血而成,今中國多烈士之陵,何止黃花崗耶?然吾平生只至黃花崗,愧矣。

今年之秋,料黃花崗之黃花,應於秋風之中透香中華乎?   評論:該作文共1080字(含標點符號),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紹了該詩歌的寫作背景——2008年作者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百感並至,賦詩一首。

」詩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後記約70字,也是文言文寫作。

  「形式和內容表現上都堪稱一流。

」武漢某省級示範高中閱卷老師介紹,該作文採用古詩詞的形式,雖然是採用的歷史題材,但表達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內容並不空洞。

另一位老師表示,作為中學生,能選擇這種文體寫作,並運用得比較成熟,說明這名學生讀了很多書,有一定的古典文學功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兔之死,悲哉,痛哉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