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亂世中最會審時度勢,最聰明的人,活最久的鬼才謀士賈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當中,能被稱為鬼才之人,僅有三位。

郭嘉,洞察人心的世之奇才,後人更有直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之語流出;司馬懿,出名的潛伏大師,鬼才之處相信眾人皆知;而賈詡的鬼才又在何許呢?

臨機制變之能(多智):

賈詡因病辭官,歸鄉途中,路上遇見叛亂,與同行之人一併被抓獲。

賈詡為保命急智而說:"我乃段公外孫,勿傷我,段家定用重金來贖。

"當時太尉段熲守衛邊疆多年,威震西土,叛亂之人害怕段公的威名,於是不敢加害於他,便放了他。

賈詡略施小計就得以脫身,是這批人中唯一活下來的。

史書如此評價賈詡:權以濟事,咸此類也。

智斗曹孟德(明人心):

公元198年,曹操征戰張繡,久攻不下,此時有人報袁紹與其謀士田豐等準備偷襲許都,曹操只能撤兵。

而張繡見曹營撤兵,以為曹營不敵,賈詡進諫不得追趕,張繡不聽,執意追趕,大敗而歸。

張繡一嘆而嘆,請來賈詡,賈詡要求張繡再次追擊,張繡疑了問之,詡言:形勢不同。

張繡思前思後,收集殘部追擊,大敗曹軍。

再次細問賈詡,詡言:''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不及曹操,曹操自願撤軍,必然親自帶兵斷其後,我軍必敗;但曹操沒有全力攻打我軍,便急忙退兵而去,定然是後方出現變故,曹操勝了我軍追兵後,也必會親自帶兵前行,此時再追趕,必然是大敗曹軍。

曹營獻奇謀(識人心):

公元199年,曹操和袁紹相持官渡,袁紹派人遊說張繡,賈詡當著來使的面讓張繡拒絕袁紹,並說袁紹氣量狹窄,做事優柔寡斷,沒有自己的主見,對待下屬和謀士過於苛刻,即使現在實力相對較大,最終難成大器;曹操雖然兵寡將少,但是他志存高遠,素有抱負,我們現在去投靠他,必然得到重用。

果不其然,曹操不計前嫌的接納了張繡。

而得到張繡和賈詡的幫助後,曹操實力大增,親自會見了賈詡,對他說:"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此時正值官渡之戰,曹操軍中即將糧盡,形勢不容樂觀,曹操請教賈詡如之奈何,賈詡告訴曹操:主公您的智慧、勇猛、用人、決策等遠勝於袁紹,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時機一到,定能速戰速決。

曹操最終等來了時機,在許攸的建議下,火燒糧草,襲取烏巢,袁軍瞬間大亂,曹操打敗袁紹。

簡言於世子(大局之才):

曹操選擇皇子時,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後,拜賈詡為太尉,封魏壽鄉侯。

曹丕曾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征吳無功而返。

明哲保身(審時度勢):

雖然賈詡多次為曹操籌謀劃策,十分受曹操的器重,但是他一直謙卑謹慎,從不居功自傲。

而曹丕稱帝之時,賈詡已官至太中大夫,太尉之職,爵位壽鄉侯。

但賈詡自知不是曹操舊臣,容易招來猜忌,一直採用自保策略,私下裡從不與人交,子女也不攀附權貴,低調處事。

因此,當時天下士人都對他評價極高。

在這動盪的社會,多次擇主,從容面對,化險為夷。

明哲保身,得以善終,比起許多命運起伏不定的謀士們,更懂得去審時度勢。

白居易: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

易中天: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

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里最聰明的不是諸葛亮

三國時期,能者輩出,湧現了無數名垂青史的人物,諸葛亮,曹操,司馬懿,關羽,呂布,荀彧,郭嘉,等等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誰是最聰明的。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里的諸葛被過分神話,當然,三分天下,諸...

曹操手下八大謀士,你都知道嗎?

曹操能得一方,固然是自己的聰明。但僅憑聰明就夠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曹操手下那是謀士如雲。更有前五大謀士和後三大謀士之分。NO1、堪稱三國第一謀士前五大謀士之郭嘉: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之...

誰才是三國里善於審時度勢,有大智慧的謀士?

《道德經》寫道: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說的就是能了解別人的人聰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三國亂世,謀士輩出。對於那些謀士而言,能清醒的認識自己跟隨的人,也能實現自己的才華。那麼三國里誰才是善於審時...

三國十大謀士

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說盡了多少英雄,道盡了多少故事,他給了英雄們一較高下的平台,也給讀書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今天講一講個人心目中的三國十大謀士。第十:徐庶

亂世用郭嘉,治世用荀彧,萬事用賈詡

如果曹操被認可是一代梟雄的話,在三國時代,在謀略這塊兒真正擊敗曹操,並讓曹操自己都很佩服的人,就是賈詡了。賈詡可稱三國實力派謀士,第一,他是最典型意義上的權術家,不像諸葛亮身擔丞相之職,重在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