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執政最長的皇帝,深諳帝王之術,卻被受盡世人唾罵千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

所以為君者,最重要的是馭人之術。

制約朝臣之間的結黨營私,選擇能夠做事的人並且完成 ,這便是一個英明的君主應該去做的。

而史上偏偏是有這麼一個君主,他做了一個英明之主該做的一切,卻被世人誤解,一句「樂不思蜀」更讓他承冤兩千多年。

他就是三國蜀後主,劉禪。

提及劉禪,那句經典的扶不起的阿斗便飄然而至。

兩千年來,阿斗飽受罵名。

就如南宋史學家裴松之就如此說過,「劉禪凡下之主,費禕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無關於興喪。

」(1)如此之多的話簡直數不勝數,小編就不一一贅言。

今天,小編卻想大膽問一句,於亂世之中,即位41載,深知為君之權術,更是三國混戰期間,在位時間最長之君王,如此之人,會是一蠢貨,會是以庸主嗎?

帝王也許沒有坐高堂而提筆安天下,外出上馬定乾坤的能力,卻要有能夠把文臣武將各式能人匯聚於朝堂的能力,所以自古有忠臣必有奸臣,帝王並不排斥,帝王要做的是,忠臣強則擺出奸臣,制約忠臣的個人影響力發展,奸臣太強則除奸臣,總之要保證任何臣子在任何時候都不至於枝葉過大而不好控制,保證自己的權力始終是巔峰。

小編覺得,蜀後主劉禪就恰恰做到了這些。

諸葛亮執掌期間,劉禪是基本上言聽計從的,這是他的聰明之處。

諸葛亮死後,劉禪為避免朝中臣子一人獨大,讓費禕和蔣琬二人共同執掌朝政,相互制約。

蔣琬和費禕死後,讓姜維獨掌軍權於外,在內扶持黃皓,牽制姜維,將平衡之術展現的淋漓盡致。

再說說劉禪在位時的功績。

劉禪即位時,正值夷陵之戰之後,蜀國真的是百廢待興。

而就是大家口中的廢物阿斗,在內整國家經濟,頒布了與民生息的政策。

對外再交東吳,緩和吳蜀之間的關係。

後諸葛亮能六出祁山,不恰恰證明了蜀國已經在劉禪執政期間,已經恢復元氣,乃至更勝於斯了嗎?

而對於最了解劉禪的人,我想真的是諸葛亮了。

他對劉禪可真的是從小悉心培養。

而就連聞名於世的諸葛孔明,對劉禪也是有頗高的讚譽,他就曾這麼說過,「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1)

或許說了這麼多,還會有人說,那樂不思蜀總歸是真的吧!沒錯,確有其事。

可作為當時的情景之下,劉禪錯了嗎?魏國在司馬氏掌權的那天起,就註定要統一天下了,這是大勢所趨。

劉禪為保成都百姓免招災禍,投誠而降,是他為君的愛民之心,是他的仁義。

身處魏國,已入虎穴,面對司馬昭的質問,劉禪能答出「此間樂,不思蜀」,是他的智慧。

難道他說了思蜀,司馬昭就會傻乎乎的放他回去?開什麼玩笑!

所以說,不要再說樂不思蜀是嘲諷之詞了,拿這句話來嘲諷別人的人,才真的是大大的笑話。

注1:出自《與杜微書》

文獻出處:《三國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智若愚:諸葛亮死後劉禪如何治理蜀國

歷來對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這本是正常現象。比如近日有學者稱水滸一百單八將都是土匪強盜,瞬時引來板磚無數。其實,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場上看,他 們不是恐怖分子是什麼?孔子是喪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換個...

劉禪究竟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是大智若愚?

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但歷史上也有老子英雄兒孬種的個例,劉備與他的兒子劉禪便是如此。在很多人看來,劉禪就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寵幸宦官,沉迷玩樂,在政治上無所作為,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即使在諸葛...

後諸葛亮時代的三國什麼樣

一諸葛亮六出祁山皆未能遂意,很是憂憤,便病倒在伐魏途中,回至成都就死掉了。他是蜀國的股肱(劉備生前對孔明的贊語)和第二代領導人,在他昏慘慘似燈將盡的時候,整個益州是否會因缺了他的支撐,而變得急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