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關羽的兵器不是青龍偃月刀,那到底是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關羽的兵器,幾乎所有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是"青龍偃月刀",也稱"冷艷鋸"。

不過正史上,這種華麗的武器並非實戰所用,而且在漢末三國的時候,也根本沒有它的身影。

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關王刀(或曰"春秋大刀")三十六路刀法,皆為附會穿鑿罷了。

正史上倒是有所謂的"掩月刀",不過它第一次出現是在宋朝的時候,乃北宋《武經總要》中的"刀八色"之一(除了"掩月刀",其他七種是:筆刀、眉尖刀、鳳嘴刀、戟刀、陌刀、屈刀、掉刀)。

"青龍偃月刀"只是羅貫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給關羽虛構出來的豪華裝備而已。

再說了,細看陳壽的《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壓根連個"刀"字都沒有。

關羽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用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其實正史上,這些無敵壯舉多為虛構,唯有"斬顏良"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呢,也不是"斬",而是"刺",正所謂"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三國志》原文)。

既然正史上沒有青龍偃月刀,那麼關羽用於殺死顏良的兵器,到底是什麼呢?

漢末三國時,最流行的兵器就是長矛,就連正史上的呂布,也是用長矛的,而並非"演義"上所說的"方天畫戟",正所謂"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三國志》原文),所以呢,要說關羽殺顏良的兵器也是長矛,那是很有可能的。

既然"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那麼矛的殺人方式,就不是"刺"嘛。

也許有人要說了,長槍也可以"刺"呀?!對不起,漢末三國時代尚未有"槍"這種兵器!至於《三國志》原文上說,關羽"刺"完了顏良後,又"斬其首還",那就可能是關羽以長矛刺倒顏良後,又以短刀割了他的腦袋,那時候,將帥們都帶有佩刀。

關羽

如果不是長矛,那關羽殺死顏良的兵器也有可能是漢朝那種窄身直刃的環柄長刀,正史上曹操麾下武力值第一的猛將典韋就使過它。

作戰時,刀尖可刺殺,刀刃可斬首。

而南梁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所著的《古今刀劍錄》曾記載,說關羽"自采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

"可見關羽肯定使過刀,至於幹掉顏良的是不是這把"萬人"寶刀,就不得而知了。

雖說"青龍偃月刀"在真實的漢末三國歷史上並不存在,但三國時的寶刀也是存在的,而且還不少呢。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造刀高手蒲沅曾以"特異常法",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後"以竹筒密納鐵珠滿中,聚刀斬之,應手虛落,若剃水芻,稱絕於世,因曰'神刀'"(《諸葛亮集》卷四引《諸葛亮別傳》)。

關羽斬顏良

雖然正史上的關羽一輩子都沒使用過青龍偃月刀,但提起史上最厲害的使大刀的牛人,人們第一想到的,肯定就是關羽。

"關公面前耍大刀"等俗語膾炙人口,誰讓演義中的關二爺已經和他的最炫兵器合為一體了呢!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的傳說由來!

青龍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種。根據文獻記載及出土文物,偃月刀在宋朝開始出現,因重量關係,主要用於練習臂力,而非實戰中的武器。在中國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

關公到底會不會耍大刀?

一把青龍偃月刀,早已成了關羽身邊不可缺少的物品,不管你在哪裡看到關羽,總有那把具有標誌意義的大刀出現。遺憾的是,歷史上的關羽是不可能耍大刀的。

武聖關羽的兵器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一對寶物

關羽,三國時代名將,由於受到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關羽成為了後世人所敬仰的武聖人。關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紅臉長須,胯下赤兔馬,掌中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尤其是那把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