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到底會不會耍大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把青龍偃月刀,早已成了關羽身邊不可缺少的物品,不管你在哪裡看到關羽,總有那把具有標誌意義的大刀出現。

遺憾的是,歷史上的關羽是不可能耍大刀的。

關公

說關公不耍大刀很殺風景吧?但殺風景的不是我,是寫《三國志》的陳壽。

其實陳壽也沒有說關羽不使大刀,讀過《三國志》的人都知道,陳壽對三國時期的武士使什麼傢伙並不感興趣。

但是陳壽在提到關羽斬顏良一事時,偏偏寫了這麼兩句:「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

」天機泄露就在「刺」字上。

眾所周知,大刀使的是刀刃,要用刀刃劈殺,只有長槍大戟才會有「刺」一說。

儘管刀尖也能「刺」人,但「刺」不是刀的主要技法,而且刺著也不順手。

何況當時關羽見顏良立馬於麾蓋之下,也就是說顏良尚未出陣,關羽想打他個措手不及。

此時關羽如果使大刀的話,就應該用大刀最便捷、最快速的技法――策馬上前,探臂甩手,用刀鋒向顏良的腦袋飛斬,而不可能用刀尖去「刺」。

其實,冷兵器的演變史就足以百分之百把「關羽耍大刀」否定掉。

所有的史籍和出土文物都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三國時期尚未出現長把的大刀,騎兵用的格鬥武器為長矛(即長槍)、大戟和長斧。

那時候也不是沒有刀,只不過那時的刀一律是短把的(總長1米多),是供步兵作戰時使用的,或者佩帶在將領身上。

長把的大刀後來被發明出來了,但已是關羽死後一百多年的東晉時期,關羽沒有趕上。

而對長把大刀的改造工作,要到南北朝時期才完成。

即使如此,東晉、南北朝時期的長把大刀也沒有叫什麼「青龍偃月刀」的,只是到五代末北宋初時,才出現了一種名稱相近的大刀,名曰「掩月刀」。

北宋很顯然離關公生活的年代更遠了,這種長把大刀算起來也只有楊家將那幫好漢才有機會勉強趕上耍兩把。

關羽不使大刀,那麼他手中握的是什麼武器呢?我們只能在長矛、大戟和長把大斧中做出選擇,因為三國時期供馬上兵將使用的長兵器只有這三種。

根據陳壽的描述,基本上可以把長把大斧否定掉,因為這種一頭沉的大斧更不適合「刺」顏良。

這樣,可供關羽選擇的兵器便只剩下長矛和大戟了,從「刺」的角度講,兩者都便於快速前「刺」,可以使關羽完成「刺良於萬眾之中」的壯舉。

遺憾的是,即便只有兩個選項,依然缺乏可信的史料幫我們把關羽到底使長矛還是大戟這個謎底揭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