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爭霸,張良上演最強「無間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完楚漢戰爭,不知大家心中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張良,到底是怎樣最終跟隨劉邦的?他一會兒投奔項梁,一會兒在韓國任司徒,一會兒跟著劉邦入關中,一會兒跟著項羽回楚國,一會兒又投靠劉邦打項羽。

張良,到底是誰的人?不會是「牆頭草,隨邊倒」吧?

張良

之前,我已經為大家分析了《鴻門宴》的真相,今天,我為大家揭開張良的離奇政治生涯。

張良,典型的舊貴族,從他對秦始皇的刺殺以及為韓國復國的執著可以看出:他們家被秦國害得不淺。

只有當你曾經擁有得越多,你失去的時候,仇恨才越深,張良就是這樣一個人。

而老百姓不一樣,向韓王繳稅或向秦王繳稅都無所謂,稅率的高低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所以,你不是張良,你就不能體會張良的痛苦。

博浪沙刺秦

張良從小受著良好的教育,過著貴族的生活,當他20歲的時候,秦始皇奪走了他擁有的一切,國破家亡,流離失所,仇恨的種子在張良心中萌芽,狂妄的他還曾試圖刺殺秦始皇以報家國之仇。

那就是著名的博浪沙,張良的刺殺失敗以後被迫逃往楚地避難,在那裡他遇到了黃石公,學得了一身本領,並積極組織反秦復國運動。

黃石公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如白駒過隙。

首先陳勝、吳廣發動「大澤鄉起義」,接著各國舊貴族勢力謀劃復辟,再接著秦將章邯開始鎮壓起義軍,陳勝勢力失敗,楚國後裔景駒接手陳勝的爛攤子,結果楚將項燕的後裔項梁窩裡反,殺了景駒,再次扛起楚國大旗,號召天下反秦。

張良就是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前往加入項梁的,在途中,他遇到了當時還是個山大王的劉邦

項梁幫助張良重建韓國,張良找來了前韓王安的弟弟韓成做新韓王,韓成的叔叔韓信(韓王信,非「漢初三傑」之韓信)為將軍,張良自任司徒,韓國就算是復辟了。

但是,像前面說的,韓國原國民已經習慣做秦人了,好好的日子不過,何必再去干造反掉腦袋的事情呢?韓王成的政權除了原來那點老貴族支持外,幾乎就是幾個光杆司令。

韓王成

當劉邦和項羽分道伐秦,路過韓國的時候,再次遇見了張良,張良和韓信抄起傢伙就跟劉邦走了,留下了韓王成孤家寡人一個,乾脆跑到楚國去湊熱鬧。

劉邦、項羽滅秦後,項羽戲下分封十八路諸侯,其中一路就是韓王成被封為公認的韓王,這個時候,張良離開了劉邦,回到了韓王成的身邊。

韓王成實際上根本就沒到韓國去,而是在楚國領干工資,張良實際上是投到了項羽的陣營。

不過沒多久,項羽親征齊國田榮的時候,張良竟拋下韓王成,意外的消失了!當他再次出現的時候,劉邦已經攻取了項羽的老巢——彭城。

項羽大怒,殺回彭城,劉邦差點全軍覆沒,韓王成做了冤大頭,最終被項羽殺頭泄憤。

十八路諸侯

相信這個故事的人會認為:張良是忠於韓王,所以一直沒有歸漢。

而看透了這個劇情的人會驚奇的發現:張良,早就歸了漢,他只是和劉邦一起上演一出楚漢最強「無間道」

劉邦

張良在復國以後悲涼的發現:韓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舊貴族的日子已經到頭了,我心永恆,奈何現實殘酷!只有改變思路,重新開始,才能再建一種秩序,挽救貴族的命運!於是,他和韓信都跟隨了劉邦。

並不是史書寫的韓王成高風亮節,毅然將張良、韓信讓給了劉邦。

戲下分封后,張良本應毫無疑問的留在劉邦身邊(韓信不是嗎?),可他為什麼偏偏選擇回到了混飯吃的韓王成那裡?這就是一個局!張良以臥底的身份潛入了項羽內部,項羽離開老巢彭城,親征齊地就是張良出的餿主意。

出了這個主意以後,張良就神秘失蹤了,說明什麼?接下來劉邦就奇襲彭城,劉邦的消息是哪來的?如果張良心向韓王成,他為什麼會不辭而別,陷韓王成於不義?

項羽本是想通過韓王成來拴住張良,張良確實也來到了項羽陣營,不過他不是真心的,他是將計就計,不然他為何沒有帶來家人?楚漢爭霸之初,項羽優勢明顯,如果張良不是臥底過來,他為何不選擇項羽為主公?

張良還幫劉邦做了一件大事,項羽本來想把劉邦的治所定到巴蜀,結果在張良的勸說下,把治所改成了漢中,這為劉邦暗度陳倉提供了前提條件。

暗度陳倉圖

一切的一切不是事先安排好了的麼?張良,是繼戰國蘇秦之後的又一個欺世大間諜!

《史記》為什麼不把它寫出來呢?請各位自己去思考吧。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邦的第一謀臣,「漢初三傑」之張良

提起張良,人們會想到劉邦的名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從這句話,我們能看出張良在劉邦心中的重要位置和具備的才能。那麼,張良是如何與劉邦相識,之後成就劉邦帝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