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雖然死的冤,可若要說誰最悲壯,整個大明也無人可與傅友德相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節講李善長到底犯了什麼罪,朱元璋至於將他滿門抄斬嗎?「胡惟庸案」的時候漏了一點,那就是劉伯溫的死和胡惟庸也有關係。
據史料記載,劉伯溫患病之時,胡惟庸曾派大夫來給他看病,但劉吃完大夫開的藥後,病情不但不見好,反而感覺「有物積腹中如拳石」,不久劉基就一命嗚呼了。
關於劉伯溫的死,大部分人持有這樣的看法即:胡是在得到朱的授意後才對劉下的毒藥,最後拍板毒死劉伯溫的不是胡惟庸而是朱元璋。
可朱元璋又有什麼理由殺劉基呢?是因為他推舉了楊憲(彼時已死),還是因為胡惟庸對他的惡意中傷打動了朱?
在這兒多插一句,劉基退休之後的生活非常低調,基本上不接見地方官員,即使在面對縣令這樣的芝麻官時,他也是自稱為民,絲毫沒有開國功臣的架子。
按照常理來分析,朱沒有毒死劉的動機。
但朱元璋的脾氣誰又摸的清楚呢?李善長不就是因為一句模稜兩可的話就被他滿門抄斬了嗎。
結束了上次留下的『「尾巴」,這次咱們再接著講「藍玉案」。
藍玉,大明開國功臣,名將常遇春的妻弟,生卒年不詳,但據他封侯比較晚,以及他是在洪武23年才被封的涼國公這兩點,我們可以推測,他屬於大明第二代開國功臣。
這個第二代是相對於徐達,常遇春而說的,在出身這一點上他有點像漢朝的周勃,但他最後的結局卻和周勃的兒子周亞夫一樣。
因為藍玉最後是被誅殺的,所以明史中不可避免地記載了很多藍玉的「不法之舉」,像什麼縱兵毀關,廣任義子,蓄養莊奴,橫行地方。
藍玉做的前兩件事有「逾制」之嫌,但後兩件看起來卻像是在自毀名聲,歷史上很多有名望的文臣武將在得知皇帝懷疑自己後,都會做一些惡事,來表明自己沒有稱帝的野心。
而且我覺得藍玉在廣封義子這方面做的也沒什麼錯,古代打仗靠的是自己的親兵,朝廷撥給的那些府兵根本靠不上,這一點我在府兵不經打,但為何歷朝歷代都缺不了他?中也說過。
「藍玉案」發生在洪武26年,也就是說他在受封公爵僅僅三年之後,就被朱元璋以謀反為由而清理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朱標死於洪武25年,比藍玉早一年。
有人說,藍玉是太子妃的舅父,素與朱標交好,所以朱元璋就有意提拔藍玉,算是給朱標培養武將。
誰曾想朱標死的太早,繼任的皇太孫朱允炆又太年輕,朱元璋害怕朱允炆鎮不住藍玉,所以就找了個由頭把他殺了。
結合馮勝因與朱橚走得太近而被處死的事情來看,這種對藍玉之死的假設比起李善長的死就顯得靠譜的多了。
說完藍玉,我們再接著講上篇文章開頭舉的那八個公爵,說到這兒那幾個人還剩下3個,徐達,湯和,傅友德。
徐達(趙翼的《廿二史札記》中說他是被賜的燒鵝毒死的)和湯和(太低調,還愛打小報告)都是善終,而傅友德比起他們就慘地多了。
雖然正史中說他是被賜死的,但根據復旦大學歷史系樊樹志教授查閱張岱的《石匱書》可知。
傅友德是在殺了自己兩個兒子之後又自殺的,那麼他為什麼要自殺呢?
《石匱書》中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太祖責友德不敬,且曰:『召二子來!』友德出,衛士有傳太祖語曰:『攜其首至(把你倆兒子的腦袋也帶過來)。
』頃之,友德提二子首以入,太祖驚曰:『何遽爾忍人也?(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過欲吾父子頭耳。
』遂自刎。
也就是說,傅友德在察覺到朱元璋的殺意後,主動殺了兩個兒子,然後當著朱元璋的面自刎。
旁人可能無法理解傅的這種極端做法,因為誰都知道,朱元璋說的那是氣話,他明白傅友德肯定不捨得殺自己的兒子。
那麼傅友德為什麼主動去自尋死路呢?要搞明白這個,就又得臨時加一個故事了。
這件事和永嘉侯朱亮祖有關,簡短截說,朱亮祖惡人先告狀殺了一個縣令,朱元璋聞之大怒,把他和他兒子召來,親自拿鞭子把他們鞭死。
朱亮祖死在傅前面,所以傅肯定知道這件事情,等輪到自己的時候,傅自然不願意束手就擒,既然自知必死,那就死的悲壯一點吧,最起碼臨死之前嗆朱元璋一下。
最後給大家列幾個數據:「胡惟庸案」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逾1.5萬,「郭桓案」明太祖將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處死,「空印案」誅殺數百名官員,連坐被殺的人數以萬計。
上述四案合稱為「洪武四大案」,光是被殺的人就有五六萬,如果你說這五六萬人都是亂臣賊子,我想就算是朱元璋也不會相信吧。
(喜歡小編這篇文章的請點一下右上角的訂閱,同時也感謝你們看到文章的最後)
簡述明朝初年朱元璋策劃的四大慘案
明初四大案又稱洪武四大案,是指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或為整頓吏治或為加強集權而策劃的四大案件,因四案而死者至少十萬人。明初四大案分別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的"空印案"和洪武十八年(138...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大肆屠殺功臣,卻唯獨沒有殺他,其中有隱情
古人常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正是說明了臣子陪伴在皇帝身邊的危險性,要是哪天一不小心說錯一句話或者做錯什麼事,自己的腦袋就要搬家了。特別是陪伴在開國皇帝的身邊,因為這些開國功臣們雖然與皇帝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