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為何影響中國500年,與弟子4段對話揭示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真正的內心強大

有個學生問王陽明,安靜的時候我感覺很不錯,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亂了陣腳,為什麼?

王陽明說:「這是你只知道靜養,卻沒有下克己的功夫。

這樣一來,碰到事情就亂了陣腳。

人應該在具體的事情上磨鍊自己,才能站得穩,才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

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

「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啟示:

宋代蘇洵在《心術》中寫道:「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真正打內心強大,真正的安定,安靜,不是靜坐能得到的。

真正的安靜,需要經得起「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考驗。

很多人修行只會靜坐,這在王陽明看來是經不住重大事情的考驗的。

王陽明舉例說,自己和朱宸濠對戰時處於劣勢,他向身邊的人發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他說了四次,那人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

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

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真正的內心強大必須在做事上磨練,才能站得住腳;才能做到於靜中能安定,在動中也能安定。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王陽明所說的靜、寂、定,這些都不是純粹的靜止,無論是動還是靜都是我們磨練自己,追尋本心的過程。

所以王陽明是不會同意那些一味強調虛靜的理論和做法的。

無善無惡

王陽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園中除草時,付出了許多汗水,所以哀嘆道:「為什麼天地之間,善難培養,惡難剷除?!」

王陽明當時就在花園賞花,聽到薛侃的嘆息,接口道:「你就沒培養善,也沒有剷除惡。

薛侃莫名其妙,因為他勞碌了大半天,剷除了很多雜草,而且他經常澆灌花朵,這怎麼能說是沒有培養善,沒有剷除惡呢!

王陽明發現了薛侃的疑惑,卻沒有繼續深入這個話題,而是轉到另外一個問題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惡,因為從形體上著眼,錯誤在所難免。

薛侃這回如墮雲裡霧裡,更不知王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了。

王陽明馬上解釋說:「天生萬物和花園裡有花又有草一樣。

哪裡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惡的。

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門前搞個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當成惡的了。

這種『善惡』都是由你的私意產生,所以就是錯誤的。

薛侃吃驚地問:「這不就是無善無惡了嗎?」

王陽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來就沒有善惡,它之所以有善惡,全是你強加給它的。

我問你,黃金是善還是惡?」

薛侃搓著手興奮地說:「黃金是大大的好東西,當然是善的。

王陽明問:「這要看黃金在什麼地方。

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裡呢?」

薛侃搖頭道:「那這就是惡的了。

王陽明又問:「糞便是善的還是惡的?」

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兒肯定是惡的。

王陽明笑了:「糞便可以讓莊稼生長,在老農心中,它就是善的。

啟示:

天下的萬事萬物哪裡有善惡之分?都是人強行加到它上面的。

同樣是一座大山,旅遊的人就認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認為是惡的。

同樣一個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敵人心中,他就是十惡不赦的。

胸中的聖人

他曾在一次講學間隙對弟子們說:「人人胸中都有個聖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沒了這位聖人。

弟子們唯唯。

王陽明看著一位弟子說:「你胸中有個聖人。

這名弟子馬上站起,慌張得很:「不敢。

王陽明叫他坐下,笑著說:「眾人皆有,你怎麼就沒有?天下萬事都可謙虛,唯獨這事不可謙虛。

該弟子笑著接受。

王陽明掃視眾弟子,先誦了自己的一首詩:「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然後他又語重心長地註解道:「人皆有良知,聖人之學,就是致此良知。

自然而致的是聖人,勉強而致的是賢人,不肯致的是愚人。

雖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聖人無異。

此良知所以為聖愚之同具備,而皆可為堯舜者,以此也。

啟示:

禪宗說,人人都可以成佛。

王陽明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為堯舜。

王陽明認為,普通人和聖人的區別,不在於聖人有「良知」,普通人沒有。

而在於,聖人完完全全地「得到」了自己的良知,二普通人的良知,都被私慾和無明所遮蔽。

普通人心中的「聖人」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讀書不要記得

《傳習錄》上記載,一朋友問王陽明:「讀書不記得如何?」

王陽明回答說:「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

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

王陽明說「曉得」是第一義,「記得」的第二義,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

因為記得只是你記住了書中的話,曉得則是你從自心中發現了書中的那些道理,這就是讀書以發明本心。

王陽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為什麼非要記住?其實,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體光明。

如果只是求記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了。

有朋友問:「看書不能明如何?」讀書讀不明白,該怎麼辦?

王陽明說,「此只是在文義上穿求,故不明如此。

……須於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

啟示:

王陽明的心學就是一條光明大路。

而心學的讀書法則就是,不苛求你記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聖賢所要求的是讓你通過讀書而使自己心體光明。

讀書的目的是培養自家心體。

如果我們讀書,不能觸動我們的內心,不能再我們內心發現、昌明良知、道理,那麼我們將什麼也得不到。

因此,王陽明讀書的最高境界和他心學的主張是一以貫之的:「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

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心學:知善知惡是良知

王陽明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為什麼能成為曾國藩、梁啓超、蔣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後世無數王陽明的崇拜者,為什麼也能走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