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宇宙戰神」郭嘉郭奉孝的前世今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昨天黑了一下曹丕,今天本來要換個口味歌頌一下諸葛武侯的功德事跡,但是做資料研究的時候不小心看到了這麼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心血來潮就改了一下今天的話題,跟大家好好聊聊「宇宙戰神」郭奉孝的前世今生。
至於為啥叫「宇宙戰神」,有詩為證:
先後鴻鈞後有天,戰神郭嘉更在前。
奉孝揮斧開天地,鴻蒙初分日月現。十勝十敗憑造化,遺計玄妙豈有邊。
無限神通非自誇,諸葛村夫實笑談。
這首詩是人們調侃那些無腦吹寫的打油詩,大家權且一樂,再往下看。
謀士郭嘉的前世:
郭嘉字奉孝,是曹阿瞞帳下主要謀士,對曹阿瞞統一北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立了不少功勞,史書上記載的主要有以下幾件事:
一.十勝十敗論
曹操當時想要和袁紹開戰,又擔心自己勢力太小打不過袁紹,就跟一干手下在一起商量。
這個時候郭奉孝力排眾議,站出來分析了一通袁紹的毛病,又誇了一遍曹操的優點。
十勝十敗說的曹操心花怒放,立馬決定跟袁紹開撕。
二.料定孫策之死與劉備不得信任
曹操和袁紹開撕,就擔心孫策偷襲許都,又怕劉備唆使劉表打過來,郭嘉就替曹操分析了一下,孫策這人作死必死,不用擔心;劉備名聲吹得太響,劉表肯定不會重用等等。
後面果真如郭嘉所料,孫策被殺,劉備被閒置。
三.算準譚尚之爭和遺計定遼東
當時袁譚袁尚防守冀州,郭嘉就建議曹操不要去打,他們倆就會自相殘殺。
後來事情發展也確實和他想的一樣。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郭奉孝力排眾議,勸曹操奔襲遼東打人出其不意,也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遺計定遼東。
」
宇宙戰神的今生:
淡泊名利的郭嘉可能自己都沒想到,兩千年後的自己擁有了一大票粉絲,在他們心中自己是一代「鬼才」,計謀和才能都快被吹破天際了。
原因其實只有兩點,一句話和一個巧合。
曹操赤壁大敗後感嘆:「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巧合是郭嘉死的那一年諸葛亮恰巧被劉備請出山,於是現代人就盛傳一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下面就是客觀分析時間,熟悉郭嘉功勞的人應該都發現了一點,郭嘉所有的謀劃都透露出他對人心的高度解析與認知。
從十勝十敗到譚尚之爭,郭嘉無一處不透露出他對敵人性格和心理的把握,這一點,確實是厲害,但是這就能和名列唐朝武廟「十哲」的諸葛亮相比了麼?
史書上記載的,曹操的謀主一直都是荀攸,郭嘉的官職最高也就是位階五品的軍師祭酒,就是主要參謀的意思,沒啥實權,這可是他跟著曹老闆鞍前馬後十一年掙來的,可是諸葛亮十一年的時候是啥官職,軍師將軍兼左將軍署事,就是軍師將軍以及劉備秘書。
如果郭嘉真的十倍於諸葛亮,曹操那麼會用人,這官職可是說不過去吧。
郭嘉這人說到底,最大的優點就是能「斷」。
什麼意思呢,就是曹操猶豫不決的時候,郭嘉站出來分析一下,讓曹操下定決心進或者退。
世上並沒有記載郭嘉的什麼奇謀良策,突出的就是一個「斷」字,就像唐太宗手下的「房謀杜斷」,曹操手下就是「荀謀郭斷」。
斷時機,斷人心,斷局勢,郭嘉確實厲害,但是在行軍布陣,隨機應變的戰場上,他的才能確實一般,說的更多的就是那句「臣附議」。
赤壁之戰,曹操軍疫病橫行,本身就陷入進退兩難的位置,周瑜趁機放火進攻,軍心渙散才導致大敗。
所以曹操的感嘆,並不是說郭嘉在就能贏,而是說郭嘉能當機立斷,勸自己早點退兵,減少損失。
但是很多人都認為曹操是說郭嘉在就能贏,其實不然,曹操後來給孫權的信里寫的很明白,大軍已經多有疾疫,軍心不穩。
郭嘉本來就不是領兵打仗的軍事家,他就是活著,估計也沒法戰勝江東,最多是說服曹操保存實力以觀後事。
至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只是後人根據這個巧合牽強附會而已,諸葛亮軍政一流,對一個國家的貢獻是全面且有據可考的,位列唐朝「武廟十哲」,怎麼可能是一個只會謀時斷事的謀士可以比的,只不過是劉備恰巧那個時候去請他罷了。
所以說,郭嘉確實是一顆璀璨的星辰,在歷史舞台上閃耀著自己獨特的光輝,但是我們要正視歷史人物,不能過分誇大他的事跡與功勞,更不能根據巧合牽強附會,人云亦云,把他們強行推上神壇。
(歡迎大家關注,近期會推出諸葛亮的軍政才能分析,大家可以自行對比)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需註明出處
歡迎大家訂閱關注我的頭條號 番茄講故事,留下您的意見與評論,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歷史方面的問題。
《三國演義》如果他不早逝,必將和諸葛亮有一場針鋒麥芒的較量!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北魏曹操,東吳孫權,西蜀劉備,三國成鼎立之勢。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輔佐自己,孫權手下有周瑜張昭出謀劃策,而我今天要說的是,亂世梟雄曹操能夠獨得北方領地,依靠的不僅僅是...
盤點:三國時期八大最強戰略家,有兩位您未必知道
話不多說,直接開扒(排名不分先後)。郭嘉今河南禹州人,曹操麾下謀士。本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在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終年38歲,諡曰貞侯。史...
謹以此文緬懷三國歷史中的一位人傑——曠世奇才,勝天半子!
像之前我們說過的,魏蜀吳三國只能鼎立,而不能統一,也許是歷史使命使然,不因人為,而在天定。但現實中卻總會有這樣一個人就是不按天意走,他天生據有可以撼動上天的力量,改變歷史軌跡。逆天改命——只因他...
傳說這個人不死,諸葛亮不敢出山
郭嘉字奉孝,曹操心腹幕僚,超級謀士。此人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多次在關鍵時刻助曹操定大事,是曹操前期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但是,郭嘉在建安十二年英年早逝,終年37歲。郭嘉死後,曹操遭遇赤壁慘敗,...
此人是曹操身邊最寶貝的謀士,英年早逝,其水平真的堪比臥龍嗎?
文/雋山堂話說三國有一幕,曹操兵敗赤壁,退兵巴丘,見上下士兵死傷慘重,身染疫疾,不禁痛哭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身邊不缺謀士 但唯獨他說的話 曹操深信不疑
三國時期的曹操生性多疑,包括自己的手下有時也信不過,比如華佗當初給曹操治療腦疾,提出需要做開顱手術,曹操以為華佗要殺自己,當場把華佗關進監獄拷打致死。其實這種「疑人不用」的事件曹操還做過很多,就...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正史上的郭嘉是什麼樣的?
公元207年,年僅38歲的郭嘉因病去世,同年,劉備三顧茅廬請27歲的諸葛亮出山。郭嘉大諸葛亮11歲,38歲的郭嘉身為曹操手下第一謀士而名滿天下,而此時的諸葛亮卻名不見經傳,僅圈內幾名好友知悉,如...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孔明不出山真的是因為害怕郭嘉嗎?
郭嘉,字奉孝,出自汝南潁州士人集團。21歲曾投奔袁紹,一眼看出袁紹多謀而無斷,非成事之人,便離開袁紹閒賦在家。26歲時經同為潁州士人的荀彧推薦給曹操,郭嘉與曹操見面交談後,均相見恨晚,於是曹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