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這個人不死,諸葛亮不敢出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郭嘉字奉孝,曹操心腹幕僚,超級謀士。

此人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多次在關鍵時刻助曹操定大事,是曹操前期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但是,郭嘉在建安十二年英年早逝,終年37歲。

郭嘉死後,曹操遭遇赤壁慘敗,失去了統一中國良機。

似乎郭嘉死後,曹操就走了下坡路,郭嘉才是曹氏集團中的王牌。

因此有人傳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臥龍就是諸葛亮,意思是郭嘉不死的話,諸葛亮根本不敢出山。

那麼歷史上的郭嘉有多厲害?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郭嘉,穎川人,是漢末潁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被荀彧推薦,跟隨曹操,逐漸成為曹氏幕僚中的佼佼者。

郭嘉先後助曹操滅呂布,破劉備,戰袁紹,定河北。

他幾乎算無遺策,從未失手。

郭嘉曾算準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又勸曹操不要放走劉備,將來必成大患。

皆被其言中。

可以說,正是有郭嘉的鼎力相助,曹操才能夠順利統一北方。

所謂「郭嘉歸魏而魏興」,可見郭嘉對於曹操的重要性。

郭嘉雖然厲害,但這個人卻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

首先,郭嘉放蕩不羈,被正統文人所歧視。

漢代重禮儀,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更是將禮儀作為一個人身份地位的象徵。

但偏偏郭嘉這個人卻最不重禮儀。

當時曹操軍中軍法森嚴,郭嘉時常不按禮儀行事,結果遭到陳群的彈劾,曹操卻主動為郭嘉開脫,認為郭嘉人才難得,不應該過分苛刻。

其實要說起來,曹操早年也是個放蕩不羈的人,最瞧不上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謂「君子」,這一點估計他和郭嘉私下裡「臭味相投」,正對脾氣。

其次,從郭嘉不重威儀,不崇尚禮儀這一點來看,郭嘉極有可能出身寒門,也就是說,神機妙算的郭嘉其實出身很一般。

所以,以郭嘉的出身來看,當時也只有「唯才是舉」的曹操能夠重用他,看重門第出身的就袁紹絕不會對郭嘉言聽計從的。

郭嘉死後,曹操十分痛心,他在給荀彧的信中說:「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

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

......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

奈何奈何!」

這段話翻譯過來大致意思就是說:郭嘉不到四十歲,跟隨我十一年,我本打算將後事託付給他,沒想到他卻英年早逝,這天下知音難覓,郭嘉就是我的知音,他死了,我十分痛心!

曹操赤壁敗後,曾大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似乎郭嘉才是他平定天下最不可缺少的人。

巧合的是,郭嘉死於建安十二年,幾乎就在與此同時,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

這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所以世人才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謠言。

記得前不久還有人捏造了一個什麼「諸葛亮感慨,前有郭嘉死,後有郝昭亡,天不亡漢」的記載。

其實,這類說辭大可不必杜撰捏造,我們只用史實說話,僅憑郭嘉真實的才情能力,諸葛亮真未必是對手。

熟讀中國歷史的毛主席比較欣賞郭嘉,稱讚他是「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但對諸葛亮反而不是太讚賞,對其「三分天下分兵北伐戰略」、「未能制止關羽驕橫」、「街亭之戰指揮失誤」等問題都頗有微詞。

憑心而論,諸葛亮擅長的是內政、外交,至於作戰奇謀,蜀漢方面主要是龐統、法正的功勞,若這倆人與郭嘉對戰勝負未可知,孔明先生還是在後方搞運輸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不及諸葛亮?

東漢末年是一個風起雲湧,各方爭霸的年代。在那個充滿硝煙和戰爭的時代,湧現了一批忠心耿耿、有著雄才大略的謀士。說起謀士,大家似乎都會想起那個高瞻遠矚、神奇妙算的孔明先生,而忽略了那個天妒之才--郭...

三國第一謀士:鬼才郭奉孝

郭嘉是曹操事業的分水嶺,郭嘉活著的時候,曹操說:「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死後,曹操赤壁敗北,仰天長嘆,說:郭嘉在,不使孤至此。」郭嘉活著的時候,曹操的事業風光無限好。郭嘉一死,曹操的事業...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真的又這麼厲害嗎

三國可以說是我國古代非常燦爛的一個時期,這個時代雖然戰亂不斷,但是人才輩出,文臣武將眾多,都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濃厚的一筆,魏蜀吳三國,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比如蜀國,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張飛、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