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帝陵為何全都找不到?司馬懿立下反盜墓祖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又有段時間未說陵墓、盜墓話題了。

近來發現不少自媒體文章在抄襲或是洗我的這方面文章,有的雖然未打上「原創」標籤,但也把「作者倪方六」省略了,這行為不地道,都是靠寫作吃飯的,應該給點面子的。

好了,我得趕緊將的我文章從書中往企鵝號上搬,決定接受企鵝編輯建議,近日將註冊開通「盜墓」和「風水」方面、兩個領域垂直的專號,否則被反被別人先搬來了。

(考古中發現的東晉民間家族墓,此墓主應該是土財主,有妻有妾)

這篇文章,來說說中國歷史上「集體失蹤」的司馬晉朝皇家陵墓,我在《風水三千年》一書中談過,先說東晉陵。

南京俗稱「六朝故都」,東晉是「第二朝」,第一直是三國時的吳國。

東晉對南京的影響不晉於孫權定都南京(建業)。

令人奇怪的是,葬在南京的東晉帝王陵至今竟然無一座能夠被確認,全都找不到。

所謂,1964年在市區富貴山發現晉恭帝的沖平陵、1981年在北郊幕府山發現晉穆帝司馬聃的永平陵、1972年在南京大學北園發現晉元帝興平陵,都是考古界的主觀推測,並無定論。

而同樣的現象,在洛陽的西晉帝王陵身上也同樣出現。

(東晉時期的中國版圖)

是什麼導致一個朝代帝王的最後歸宿處集體失蹤,成了「謎陵」?

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寢中,元代的帝王陵是最難找的,曾因此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古探索熱。

成吉思汗到底葬在哪,成了最具懸念的考古話題之一。

次之的則是曾為中國統一作出貢獻的晉帝王陵建,其陵址、陵主都是考古界苦苦探求的項目。

西晉、東晉有名可考的帝王陵共有15座(並非15位皇帝)。

晉帝王們都葬在哪,並不是什麼懸念,但其具體位置,墓中埋葬的是哪位皇帝,屬何人之陵,則是千古之謎,一直搞不清,至今沒有一座能被確認。

晉陵為何這麼神秘?原因在奠定晉室基礎的宣帝司馬懿身上,司馬懿曾立下了「三不」遺囑——「不墳」、「不樹」、「不謁」。

這份事實上的「反盜墓祖訓」,不只給盜墓者設了難題,給後世考古專家也帶來了莫大的難度。

(明《三才圖繪》中司馬懿畫像)

司馬懿是何什麼樣的人?從史書上記載來看,他確實詭計多端。

如曹操在反盜墓方面很狡猾,但從實際來看,他比曹操還狡猾。

司馬懿是曹魏謀臣,與曹操可以說是「老朋友」。

雖然史稱「宣帝」,實際上司馬懿一天皇帝也沒有當過,甚至連其大兒子、景帝司馬師、次子、文帝司馬昭,也沒有做過皇帝,是他孫子司馬炎從曹操孫子曹奐的屁股下奪了龍椅後,分別給他們追封的。

雖然司馬懿沒有做過皇帝,但如果沒有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父子三人的打拚,晉武帝司馬炎也做不上一國之君。

公元265年12月,司馬炎代魏建晉。

實際上,司馬家族為奪皇權,進行了半個多世紀的準備。

早在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司馬懿即初露政治野心。

(司馬炎影視形象)

當時,漢室衰落,天下大亂。

曹操掌握了大權,任司空,在地方上公開進行人才選拔。

這在一般人看來,正是步入仕途的絕佳機會,可當時做了點小官的司馬懿聽說後,不願淌曹操纂權漢室這政治渾水,藉口得了風痹症,拒絕被選拔。

曹操對司馬懿的名聲早有耳聞,便派人去刺探真情。

來人果然發現司馬懿象具殭屍一樣,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兩眼睜得賊大,一動不動。

建安六年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做丞相後急需人才,便請他到身邊當個教官(文學掾),這回司馬懿應聘了。

為啥?原來曹操吩咐,如果司馬懿這回再找理由推脫,就把他抓起來,投進大牢。

司馬懿害怕,才不得不跟著曹操一起干。

司馬懿確實有雄才大略,才智過人。

如「且屯且守」的屯田制,就是司馬懿的主意,還建議曹操利用劉備蜀國、孫權吳國之間的矛盾,消耗對手力量。

可以說,沒有司馬懿就沒有曹魏天下。

司馬懿為何要立下「三不」遺囑?難道有難言之隱?確有憂慮!

曹操對司馬懿並不真正信任,不信任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太有才了。

曹操僅最高讓司馬懿做了高級幕僚(主薄),而沒有讓他獨霸一方。

原來曹操曾做過一個夢,夢中見到三匹馬同時在一個槽里食料。

馬即「司馬」,槽即「曹」,生性多疑的曹操特別迷信,擔心司馬懿與他爭天下。

從此,曹操對司馬懿更不相信了,一度曾想殺掉司馬懿,以絕後患,因兒子曹丕的保護,才免遭禍害。

但曹操仍警告曹丕,要當心司馬懿。

曹丕卻未把老爸的話當回事情,當了皇帝後反而重用司馬懿,給曹魏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南昌市梅湖景區花博園工地東晉墓地考古現場)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輔國大臣曹爽,陪18歲的曹芳(廢帝)到都城洛陽南90里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叡,這讓時年已70、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揪准了機會,隨即在城內發動兵變,把曹魏大權牢牢控制在司馬家族之手。

之後,司馬師廢魏帝曹芳為齊王,司馬昭殺新君曹髦、扶傀儡曹奐,在十來年的時間內,最終由司馬炎完成了司馬氏「天子計劃」接力賽的最後一棒。

借魏帝曹芳謁陵而成功兵變,司馬懿的「憂慮」就在這裡。

他知道自家天下是怎麼得來的,擔心再如此這般旁落旁他姓,故而立下「三不」祖訓。

還有,當時盜墓成風,兩漢帝王陵、王公墓屢遭破壞,這對司馬懿立祖訓,也不能沒有影響。

(江西境內發現的東晉墓,已被盜,圖為考古清理後)

(注,部分圖源網絡)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