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禮縣 祁山史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祁山,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的禮縣西漢水上游,是西秦嶺向岷峨山過渡的山脈,俗稱的「趙家大山」為其主峰。

北界渭河,南臨西漢水,縱深70華里,西及大堡子山秦公陵園,東至鹽官黑土崖仰韶文化遺址,綿延60華里,地域廣闊。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漾水》記載:「漢水北,連山秀舉,羅峰競峙,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許里,山上有城,極為嚴固,昔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漢水逕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壘,壘之左右猶豐茂宿草,蓋亮所植也。

在上邽西南二百四十里。

〈開山圖〉曰:『漢陽西南有祁山,蹊徑逶迤,山高岩險,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

最後,他評論說,「今此山於眾阜之中亦非為傑矣」。

也就是說祁山並沒有古籍上說得那麼險峻。

這和今天人們對於祁山的印象甚是相符。



「亮故壘」今名祁山堡,地方志稱其為「武侯駐師之所」。

是一座在石基上夯土築成的孤峰,似巨龜棲息在祁山南麓、西漢水畔的祁山村,高約80米,東西長近300米,南北寬約100米。

堡頂遺存明清所建武侯祠,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分布武侯殿(有清代諸葛亮塑像)、關帝殿、大雄寶殿三院落,現存古建築18間,古碑3通,近現代名人匾額、楹聯10餘幅,古樹名木10餘株。

文物琳琅,景色宜人,屬隴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全國五大武侯祠之一。


祁山堡周邊留存著多處蜀魏戰爭的遺址。

其東有點將台、馬台、九穀堆、擂鼓坪、藏兵灣、鹵城、木門道、天水關,南有圈馬溝、火燒寨,西有上馬石、西縣、小祁山、鐵籠山。

這些戰爭遺址分布於西漢水上游南北100華里,東西120華里的範圍內,與祁山和祁山堡共同構成了祁山古戰場。

據《三國志》載,公元228年至234年,諸葛亮在魏國西南邊境的秦嶺邊緣以及隴右的今隴南、天水一帶進行了7年之久的伐魏戰爭。

蜀漢後期,蜀大將軍姜維在這一帶與魏角逐近20 年,公元263年,魏將鄧艾督軍南下祁山,襲陰平而滅蜀。

諸葛亮之世的蜀魏戰爭,蜀有五次進攻戰,一次防禦戰。

公元228年的街亭之戰和230年的上邽之戰,是蜀軍直接兵出祁山深入魏境的大戰。

公元229年,蜀攻打武都、陰平二郡,諸葛亮親自督戰於祁山以南的建威(今甘肅西和縣城附近),狙擊了魏雍州刺史郭淮的援軍,魏軍兵敗祁山,蜀遂「降集氐羌」,拓境於隴南。

公元230年,諸葛亮命征西大將軍魏延入祁山以西的「羌中」,大敗郭淮於陽溪。

六次戰爭的其餘戰事集中在「漢中—秦嶺—陳倉」一線進行。

所謂「六出祁山」,顯然是把「出祁山」作了「取隴右」的代稱,是諸葛亮北伐戰略思想和軍事行動的生動概括。

足見祁山在三國史中意義重大,於後世影響深遠。


事實上,祁山的優勢並不在險峻,主要在於其所處軍事戰略位置的特殊。

《三國志·明帝紀》中說:「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

」合肥和襄陽是當時揚州淮南郡和荊州襄陽郡的治所,是魏國東、南邊境防吳的軍事重鎮,祁山雖僅是魏國西南邊境雍州天水郡西縣境內的一要塞,政治地位不可與前二者同日而語,但卻與之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

曹魏政權和諸葛亮的非常重視祁山,正在所謂「地有所必爭」。

公元222年的蜀吳夷陵之戰,蜀國大敗,丟了荊州,失去了沿長江東出的通道,《隆中對》規劃的「跨荊益二州」,「軍向宛洛」、「兵出秦川」,會師中原的藍圖化為泡影,只剩下「兵出秦川」可行。

於是,「出祁山,取隴右,據關中上游,居高臨下而入秦川,定中原」就成了蜀漢唯一的選擇。

歷史地看,先秦至漢魏,自巴蜀入中原,最平坦的道路是從成都平原出發,北上漢中,經今天隴南的西漢水流域、天水的渭河流域,再翻越隴山,經陝西隴縣,過寶雞,進關中,入中原。

據專家研究,史前社會,中華大地上東西方古部族的大遷徙路線中,這一條很重要。

夏商周時代秦民族的西遷隴右,後來秦國的東進和南下滅蜀,基本就是沿著這條路線。

劉邦自漢中「還定三秦」,興漢滅楚。

東漢劉秀消滅割據隴右的隗囂和巴蜀的公孫述,大體也是利用這條軍事線。

所以,三國時代,祁山成為蜀魏兩國持久鏖戰、攻伐爭守的戰略要衝,根本原因在於,它是「關中—隴山—隴右渭河流域—西漢水流域—漢水上游—巴蜀」這條軍事交通孔道的樞紐。

今祁山堡武侯祠內,有清順治十年(1653年)陝甘監察御史何承都所立《重修祁山武侯廟並祀田記》碑,碑文讚譽祁山「蓋秦蜀之要道,而中原之資武也」,真可謂經典之論。


值得注意的是,祁山所在的西漢水流域,自然環境優越,史前文化類型多元,序列完整,內涵豐富。

不僅是秦民族的發祥地,秦國和秦王朝的搖籃,還是先秦、漢魏時中華西部古老的西戎、氐、羌民族長期聚居活動的舞台。

民族成分複雜,人口眾多,農牧業經濟發達。

商周以後,在早期秦人開發的基礎上,歷經秦國,秦、漢王朝和曹魏政權長達1000年持續有效的經營發展,至蜀魏開戰時,已是隴右著名的糧倉和牧苑,相當繁富。

「地接氐羌」的地緣優勢也為諸葛亮「西和諸戎」的戰略提供了用武之地。

悠悠忽1700多年過去,昔日殘酷的沙場,金戈鐵馬杳然不在,只見炊煙裊裊,沃野蒼茫。

熔合了道德與智慧、功業與傳奇的軍事勝地,名山聖跡,早已成為不朽的文化豐碑,深深植根於中華文明的沃土,巍峨屹立在神州的西陲,折射著歷史的莊嚴與神秘……

祁山,風雨滄桑的三國古戰場,一座瑰麗的歷史寶庫。

(文/獨小川 圖/薛小平)

禮薦讀

監製:薛小平 審核:韓文彥 編輯:康子軒

喜歡請點讚、分享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