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領導幹部要通過研讀歷史經典,看成敗、鑒是非、知興替,起到「溫故而知新」「彰往而察來」的作用;通過研讀文學經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研讀哲學經典,改進思維、把握規律,增強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通過研讀倫理經典,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
——習近平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腹有詩書氣自華」,語出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比喻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
自古以來,中國人把讀書定義為最高尚的行為。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位摯友侃侃而談,在跳動的文字里,我們會感受到那些文學大家的激情和洒脫;我們會體味到那些哲學家、思想家的睿智和超然;我們還能領略到歷史的雲煙,人間的冷暖,世事的變遷,超越時空,與古人娓娓對話,與偉人促膝長談,讓書香,盡情滋養心靈……
書海浩瀚,即使窮其一生,也無法讀完世界上所有的書籍。
所以,我們必須有選擇性地去讀。
冰心也說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因此,讀書首先要知道該讀什麼樣的書。
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告訴我們要品讀經典書籍,汲取前人智慧。
龔自珍言:「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告誡我們要「以史為鑑」,「彰往而察來」。
培根說:「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鼓勵我們要多讀各學科書籍,理論聯繫實際。
毛澤東同志說:「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史達林的理論。
」勉勵我們要提高理論水平,堅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也多次強調了要多讀書、讀什麼書以及如何讀書的問題,總書記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手不釋卷,是全體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讀書的方向明確了,還要講求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界。
前人為我們總結了許多學習的經驗方法和智慧,《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講的是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詢問,慎重思考,明白辨別,最終身體力行,其中要表達的是治學求進的道理。
韓愈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講的是學習路上沒有捷徑,「勤奮」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講的都是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得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後世更有集大成的王國維,總結前人經驗將讀書方法概括為「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三個境界,勉勵讀書求學者應當「志存高遠」、守住寂寞、勤奮刻苦、善學善思、善作善成。
一個人讀書多了,身上自然會帶一股書卷之氣,就會自然而然受書本的影響,言談舉止間流露出讀書人所特有的氣質,或溫雅或脫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一個人見識深廣,學識淵博,會由內而外散發一種獨特的氣質,它是一種在優良品德的前提下伴生的一種深沉內涵,一種閃光思想,一種璀璨的光芒。
故而,「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只是表達讀好書,會讀書,還在於「氣自華」三個字。
「腹有詩書」「氣自華」二者存在一個因果的關係,「腹有詩書」是「氣自華」的前提,而「氣自華」則表現為「腹有詩書」的成果。
「氣自華」主要表現在內外兩個層面。
這裡的內指的是學有所得,心生信念,定力增長,使「浩然正氣」內化於心。
如孔子評價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如黃庭堅所言:「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曾國藩也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這些先賢的名言都點出讀書提升精氣神,堅定理想信念的作用。
而外指的是格物致知,學識增長,處世及工作能力提升,外化於行而表現出的從容與淡定。
荀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講的是學識淵博並且能夠及時反省自身的人能夠達到「不逾矩」的境界,即言行舉止沒有過錯。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是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便能得心應手。
同樣,陶宗儀的「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讀數行書」,顏之推的「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等傳世格言也都說明了「當以讀書通世事」的道理。
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可以用現在我們講的「學思踐悟」一詞來概括。
要實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必然要念好「學」「思」「踐」「悟」四字訣。
「學」和「思」是前提和基礎,即「腹有詩書」的過程;「踐」是外在表現,「悟」是內在升華。
在學思到位基礎上,踐而有成、悟有所得,自然會獲得「氣自華」的境界。
(徐琳 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