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三國三國英雄遺言哪家強 ——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在遺詔中說了這兩句話:「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三國時代人才輩出,後世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

那麼,昔日大咖在落幕前的彌留之際都有怎樣的覺悟呢?又是怎樣為「善」呢?

一個獨特的視角,更加透徹地了解《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體味讀歷史小說的樂趣。

TWENTY

最霸氣最可嘆的遺言

太史慈:「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背景介紹:

卻說戈定乃太史慈鄉人,當日雜在軍中,隨入合淝城,尋見養馬後槽,兩個商議。

戈定曰:「我已使人報太史慈將軍去了,今夜必來接應。

你如何用事?」後槽曰:「此間離中軍較遠,夜間急不能進,只就草堆上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叫反,城中兵亂,就裡刺殺張遼,余軍自走也。

」戈定曰:「此計大妙!」是夜張遼得勝回城,賞勞三軍,傳令不許解甲宿睡。

左右曰:「今日全勝,吳兵遠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遼曰:「非也。

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

倘吳兵度我無備,乘虛攻擊,何以應之?今夜防備,當比每夜更加謹慎。

說猶未了,後寨火起,一片聲叫反,報者如麻。

張遼出帳上馬,喚親從將校十數人,當道而立。

左右曰:「喊聲甚急,可往觀之。

」遼曰:「豈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驚軍士耳。

如亂者先斬!」無移時,李典擒戈定並後槽至。

遼詢得其情,立斬於馬前。

只聽得城門外鳴鑼擊鼓,喊聲大震。

遼曰:「此是吳兵外應,可就計破之。

」便令人於城門內放起一把火,眾皆叫反,大開城門,放下吊橋。

太史慈見城門大開,只道內變,挺槍縱馬先入。

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數箭。

背後李典、樂進殺出,吳兵折其大半,乘勢直趕到寨前。

陸遜,董襲殺出,救了太史慈。

曹兵自回。

孫權見太史慈身帶重傷,愈加傷感。

張昭請權罷兵。

權從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潤州。

比及屯住軍馬,太史慈病重;權使張昭等問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在三國諸多名將里,太史慈也許不是最出名的一位,可他的這句遺言,卻是最盪氣迴腸的。

行在亂世,生死有命,但求以七尺血肉之軀,建萬世功勳,此言一出,誰與爭鋒。

也許,我們只能哀嘆上天的不允,讓這位富有大無畏革命精神的全能戰士,過早地入土為安。

可感嘆之餘,我們不禁試想,要是當年白門樓上呂布也有這番覺悟,可能在曹操刀下討下一口活路?

太史慈遺言,道出了作為武將的生平志願,功未成而身先死,確實不甘。

可嘆!

NINETEEN

最無言的結局

司馬昭:以手指太子司馬炎而死

背景介紹:

司馬昭立長子司馬炎為世子。

大臣奏稱:「當年襄武縣,天降一人,身長二丈余,腳跡長三尺二寸,白髮蒼髯,著黃單衣;裹黃巾,掛藜頭杖,自稱曰:吾乃民王也。

今來報汝:天下換主,立見太平。

如此在市遊行三日,忽然不見。

此乃殿下之瑞也。

殿下可戴十二旒冠冕,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備六馬,進王妃為王后,立世子為太子。

司馬昭心中暗喜;回到宮中,正欲飲食,忽中風不語。

次日,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馬荀顗及諸大臣入宮問安,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馬炎而死。

是日,群臣扶司馬炎即晉王位。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何況群臣。

無言勝有言。

EIGHTEEN

最智慧的遺言

郭嘉遺計:「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

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

若以兵擊之,必并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

背景介紹:

曹操最器重的兩個手下,武將當屬典韋,因為典韋不僅武功極高,而且對曹操非常忠心,被曹操任命為自己的衛隊長。

最後,典韋為保護曹操英勇犧牲,這讓曹操十分傷心,曾經大哭不止。

曹操最器重的謀士,非郭嘉莫屬。

郭嘉是一個不可多得也是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的軍事謀略天才,作為最年輕、最詭異的謀士,在跟隨曹操擔任軍師的十一年間,不僅幫他制定了長遠的、宏大的戰略謀劃,在具體的戰術方面也設計得十分精準到位,並最終消滅了呂布、袁紹等地方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地區,令曹操接近了自己事業的頂峰。

郭嘉籍此也贏得了「鬼才」、「世之奇才」等廣泛的讚譽。

很可惜的是,郭嘉年僅38歲就不幸病故,英年早逝。

郭嘉在即將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病危期間,也不忘記為曹操出謀劃策。

他在留給曹操的遺書中,設定了處理袁紹殘部的計策,幫助曹操一舉平定了遼東。

曹操對郭嘉的去世十分悲痛,曾經哭著對百官們說到:「 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後事。

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在後來曹操赤壁之戰大敗而回時,曾慨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看得出,曹操對郭嘉的依賴程度是相當高的。

所以,郭嘉留給曹操的遺書,可以稱得上是最有智慧的遺言。

天妒英才,糊塗難得。

SEVENTEEN

最明白的遺言

O

龐統:「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

背景介紹:

這個道號叫做鳳雛的人,就是劉備的副軍師龐統,與諸葛亮齊名,故江湖上有「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得天下」的說法。

龐統作為一個大智慧的人,自然和諸葛亮一樣,不但會指揮打仗、出謀劃策,而且還能掐會算,精通天文、地理、星象、八卦。

赤壁之戰,就是龐統獻上了連環計,為日後的火攻打下了基礎。

投奔劉備後,協助劉備一路西進,打下了大片的地盤。

就是這樣的一個智者,在對待自己的問題上卻出現了不應有的誤判。

最先有不詳預感的是諸葛亮,他推算出可能會出現對高層人物不利的徵兆,並且專門派人入川送來書信進行提示。

但龐統誤解了,認為諸葛亮嫉妒他立功,於是,便對他的警示置之不理,建議劉備火速進兵。

第二次的警示來自於劉備的一個夢。

他夢到了有人打擊他的右臂,醒來之後還感覺到痛,認為是不吉利的徵兆。

當他對龐統說了後,龐統不以為然,認為打仗有死有傷是自然而然的事,依然沒有在意,堅持繼續進兵。

第三次警示是來自於龐統的坐騎。

那匹跟隨他多時的老馬忽然失了前蹄,將龐統摔了下來。

龐統依舊沒有意識到危險,只是和劉備更換了馬匹,然後上路了。

龐統率領部隊沿著小路前進,慢慢走進了敵人的伏擊圈。

當聽說是來到了「落鳳坡」時,龐統驚呼:「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

」只是,他的話音剛落,便招來了數萬飛箭。

因為龐統騎了劉備的白馬,目標明顯,顯然就是攻擊的重點,很快就被亂箭射死了。

犧牲時年僅36歲,正是大好年華,令人嘆息。

龐統的死,不僅折損了兵馬,也延緩了劉備攻取西川的進程。

騎白馬的不都是王子,有時是唐僧,也有時是龐統。

SICTEEN

最沒骨氣遺言

袁術:袁術至於此乎!

背景介紹:

三國時代本是亂世,亂世里草民們的世界應該是這樣的:為了爭取狹小的安居保障房,或者能拿到可憐的一點低保,卑躬屈膝地活著,必要時甚至還得寫封遺書以死抗爭。

但在富二代的眼裡,三國的世界也許是這樣的:喝喝名茶、玩玩跑車,順便尋些女子輪流發生性關係。

當然,我們的袁術同志無疑是個富二代。

可到了後來犯了事(玩大了,竟惦記著坐個土皇帝,惹了曹操不高興),落魄跑路時,一路上還得擺出闊少爺的譜,非要VIP待遇,後因無法吃到蜜汁甜品,竟一時胸悶,大咤「袁術至於此乎」,嘔血斗余而死。

出來混,還那只是遲早的事。

FIFTEE

最不靠譜的遺言

O

孫策:「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背景介紹:

剛愎自用的小霸王孫策怒斬于吉後終於不治將亡,臨死前把權利移交給弟弟孫權時說了這番話。

事實證明,孫策固然勇猛過人,也頗有統治之才,但確實沒有識人的眼光。

張昭此人,腐儒一個,沒有大才,心胸狹窄。

曹操兵臨赤壁之時,他是主張投降最積極的一位,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根本沒有為孫權出謀劃策,比魯肅差遠了。

內事如果靠他的話,那吳國就危險了。

至於「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應該說還是有一定眼光的。

可惜沒能充分展示才華,英才短命,未能盡輔佐孫權之長責,實也不是一個魏徵、房玄齡等類型的賢臣。

所以,孫策的這兩個股肱之臣實在是有失他的厚望,也讓他的遺言倍顯不靠譜。

總的來說,我覺得孫策這傢伙還是不錯的,無怪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嘆息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FOURTEEN

最可敬的遺言

糜夫人:「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

背景介紹:

長坂坡一役,曹操PK劉備,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劉備一方大敗,不僅差點全軍覆沒,就連自己的老婆孩子也被衝散了。

孤單英雄趙子龍不懼艱險,不怕犧牲,在曹操大軍的包圍圈中左沖右殺,終於找到了劉備的妻子糜夫人以及她的兒子阿斗。

當時的情況十分危險,糜夫人又受了傷。

趙雲請求糜夫人帶著孩子上馬,自己在後面保護。

糜夫人清楚,如果三個人一起突圍,肯定成功不了,於是她把孩子阿斗託付給趙雲,說「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並希望他能帶著孩子殺出重圍,交給孩子的父親劉備。

為了讓趙雲少一份累贅,糜夫人在交待完後事之後毅然投井自殺了。

糜夫人無疑是一個烈女,在最危急的關頭,毅然決然地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把死亡留給了自己。

這是一位母親的偉大胸懷,是值得人們尊敬的。

THIRTEEN

最失望的遺言

徐庶的母親:「辱子飄蕩江湖數年,吾以為汝學業有進,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讀書,須知忠孝不能兩全。

豈不識曹操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布於四海,況又漢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憑一紙偽書,更不詳察,遂棄明投暗,自取惡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與汝相見!汝玷辱祖宗,空生於天地間耳!」

背景介紹:

徐庶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之一,曾經化名單福在劉備手下效力,出任參謀長一職。

不久之後,徐庶小試牛刀,出謀劃策幫助劉備打敗了來犯的曹軍,並奪取了樊城。

劉備這一「不尋常」的表現讓曹操大為震驚。

最後,他手下的謀士程昱識破了徐庶的身份。

為了逼迫徐庶來投降,程昱將徐庶的母親擄去,並利用徐庶至孝的特點用假書信將他騙降。

徐母看到兒子受騙上當,非常憤怒,也大失所望,拍案而罵,罵完後,徐母便懸樑自盡了。

徐母死後,徐庶悲痛欲絕。

心灰意冷的徐庶雖仍留在了曹操手下,但他忠於辭別劉備時立下的「終身不設一謀」的誓言,致死不肯為曹操出力。

戰國有孟母三遷,只為孟子學有所成;三國有徐母以死教子,忠孝終難兩全。

母愛之偉大,可歌可泣可敬!

TWELVE

最痛心的遺言Q

華佗:「我今將死,恨有《青襄書》未傳於世……」

背景介紹:

一代神醫,發明「麻沸散」,給關公刮骨療毒的華佗因為華歆的推薦,來給曹操治療頭痛風。

因治療方案過於離奇,引發曹操猜忌,被下在獄中嚴刑迫拷。

華佗自知必死,感獄卒「吳押獄」相待之恩,又痛心自己一身醫術後繼無人,於是對吳押獄說了這番話,「……感公厚意,無可為報;我修一書,公可遣人送與我家,取《青囊書》來贈公,以繼吾術」。

大喜過望的吳押獄依言至金城取得此書。

旬日華佗死後,吳押獄買棺殯殮完畢,脫了差役回家,正要取書看習,卻發現書被妻子燒了。

急忙搶奪,只剩得一兩頁。

吳押獄怒罵妻子,妻子說:「縱然學得與華佗一般神奇,只落得死於牢中,要它何用!」

可悲可嘆,華佗的絕世醫術就這樣毀於一蠢婦之手,所傳只剩閹雞豬等小法,真是令人痛心!

他是我們外科醫學的鼻祖啊,臨死時卻無人可「託孤」,唉!

ELEVEN

最不平衡的遺言Q

呂布:「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背景介紹:

劉備與呂布之間恩恩怨怨較多。

最初,呂布在董卓麾下時,劉備與自己的兩個拜把兄弟關羽、張飛曾經和他在虎牢關前有過一場惡戰,結下了梁子。

後來,呂布被曹操擊潰,已經擁有了徐州之地的劉備不計前嫌,收留了他。

不料,劉備此舉是引狼入室,呂布趁他不備,鳩占鵲巢,占了徐州,將劉備趕到了小沛。

不久後,袁術大舉進攻劉備。

劉備無力抵抗,只好硬著頭皮向呂布求救。

呂布耍滑頭,採用了轅門射戟的辦法,讓兩家罷兵,送了劉備一個人情。

再後來,劉備與呂布之間的關係再度惡化,劉備被打敗,不得不投靠曹操。

曹操打敗呂布並將之生擒後,鑒於呂布驍勇善戰就有心將他留用。

當徵求劉備意見時,正對呂布恨得咬牙切齒的劉備馬上落井下石,列舉了呂布曾經背叛過的丁原、董卓為例,勸說曹操將他殺掉了。

呂布臨死罵劉備不仗義、不念舊情,實際上是他自己背信棄義在前,所以,劉備不替他說情反而添壞話,終結了他求生的希望。

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罷了,心理不平衡也是活該。

驍勇無雙,卻有才無德,落個一世罵名。

TEN

最搞笑最坑爹的遺言Q

董卓:「吾兒奉先何在?」

背景介紹:

當時,董卓把持朝政,橫行朝野,窮凶極惡,濫殺無辜,人神共憤,紛紛欲除之以為快。

司徒王允設計,派人對董卓假說漢獻帝要禪位與他。

董卓聽後大喜過望,高興得昏了頭,立馬從老巢郿塢出發,樂顛顛地到京城準備登基。

進宮後,董卓發現進了王允布下的伏擊圈,頓時感覺大事不妙,馬上向他的乾兒子兼侍衛長呂布喊出了那句話:「吾兒奉先何在?」

什麼叫找死?董卓倒是演繹的精彩。

就當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奸雄被埋伏路旁的一干刀斧手圍毆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拔馬逃走,而是在原地高呼找兒子。

正是這一張望,錯過了逃生的最佳時機。

殊不知,董卓好容易盼來的寶貝乾兒子,照面的第一句話卻是「爹地莫怕,孩兒刀法好,一刀下去,不疼。

」當然,董卓的遭遇,恰也暗合了中國人數千年以來就一直秉承的「優良」傳統:坑爹。

沒喊來幫手,倒叫來了殺手。

當董卓喊出這句話後,呂布大喝一聲「有詔討賊」,然後揮動自己的成名兵器方天畫戟刺進了董卓的咽喉。

估計董卓在彌留之際,一定會用一隻手捂著正在汩汩冒血的脖子,另一隻手指著呂布,用眼神死死盯著他,似乎在質問「怎麼會是你!」

可笑董卓捨不得一個女人卻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臨終還留下了這麼一句搞笑的遺言。

怎奈此言剛出,就被「他兒奉先」一刀宰了,很具有諷刺意味。

如何不可笑呢?

NINE

最悲涼的遺言Q

姜維:「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背景介紹:

姜維當年59歲,正值冠心病的好發年齡。

加上他生平坎坷,中年降蜀後,跟隨諸葛亮五出祁山;孔明死後,他八次伐魏,一直辛勞奔波在戰場上;又因劉阿斗昏庸,信聽宦官黃皓讒言,姜維受氣極深。

一連串的憂勞刺激,使他更易患冠心病了。

就在姜維和鍾會準備謀反,要殺眾魏將「方欲行動」的緊要關頭,由於情緒過度緊張,而突然誘引心絞痛發作,結果大勢所去,只得自刎而死。

如果當時姜維不自刎的話,他也會因「心疼轉加」,導致心肌梗塞而喪命的。

有點像楚霸王,一語道盡了無限的無奈與悲涼。

EIGHT

最愚蠢最二逼的遺言Q

魏延:「誰敢殺我?」

背景介紹:

說法之一:

魏延必反,這是諸葛亮生前就一直斷言的。

果然,諸葛亮剛死,魏延就開始造反了。

魏延的武功極高,一般人不容易戰勝。

所以,對付魏延,只能智取,不能強攻。

這一點,諸葛亮在臨死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

當魏延與諸葛亮的繼任者姜維在陣前對峙時,楊儀根據諸葛亮的遺計激魏延是不是敢大喊三聲「誰敢殺我」。

此時的魏延有些輕敵,沒有覺察出來對方這樣做的用意,於是,在馬上大聲喊「誰敢殺我」。

他的喊聲未落,只見背後刀光一閃,魏延被斬殺於馬下。

揮刀的人,赫然就是跟隨魏延一起造反的馬岱。

原來,馬岱假意跟隨魏延造反,實際上是諸葛亮授意埋伏在他身邊伺機動手的殺手而已。

魏延大聲喊出來的這句「誰敢殺我」,不僅是向馬岱發出的動手信號,而且也成了一代名將魏延愚蠢的遺言。

說法之二:

魏延被殺一案,是蜀國最大的冤案。

這起冤案的起因則是因為諸葛亮的遺言。

諸葛亮北伐途中,突發心臟病或腦溢血而亡,楊儀等六神無主,只好假傳遺命撤退,並趁機將魏延逼死。

三國中最有氣概的一句,但估計魏延的十八代祖宗也因此一概被氣瘋了吧。

SEVEN

最動情的遺言Q

馬謖:「丞相視某如子,某以丞相為父。

某之死罪,實已難逃;願丞相思舜帝殛鯀用禹之義,某雖死亦無恨於九泉。

背景介紹:

街亭失守後,前方蜀軍進無據點,退無可守之地,不得已放棄已攻占之隴右三郡,退守漢中。

為此,諸葛亮上表請後主自貶三等,馬謖於大營自首領死。

斬首之時,全軍落淚,諸葛亮亦失聲痛哭。

雖勝敗乃兵家常事,奈何軍中無戲言。

SIX

最虛偽最矯情的遺言Q

劉備遺詔:「朕不讀書,粗知大略。

聖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朕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

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

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背景介紹:

劉備雖僥倖逃脫,回來後急火攻心,病入膏肓,眼看著就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

他躺在病床上,為了自己家族的江山社稷,以留遺言的方式開始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次表演。

此時,他最不放心但卻唯一可依賴的人,是諸葛亮。

為了穩住他,劉備首先給諸葛亮來了個下馬威,就是拿馬謖說事,意思是告訴諸葛亮:不要看我很窩囊, 其實心裡亮堂堂;然後,劉備風格一轉,用了一招「欲擒故縱」。

他拉著諸葛亮的手哭著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這番話,的確把諸葛亮嚇一跳,頭上的汗都流下來了。

諸葛亮趕忙表態,說絕對不會篡位謀反,一心輔佐幼主。

這個時候,劉備看到把諸葛亮壓制住了,馬上乘勝追擊,讓自己的兒子給諸葛亮磕頭,算是認作了乾爹。

打出去再拉回來,劉備臨終時對諸葛亮的暗鬥取得了完全勝利。

然後,劉備又交待了一些具體事情,便放心地死去了。

劉備本來就是一個矯情的人,更何況當時事態危及,前有東吳大軍壓境,後有北魏虎視眈眈,眼瞧著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打下的一點基業,行將付之東流。

興許,此時把老實巴交的兒子,託付給權臣諸葛亮,不失權宜之策。

只是,如果當時諸葛亮不識時務,當真順勢拉過皇叔的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只能笑笑說:皇叔的話,認真你就輸了。

劉備打了一輩子仗,卻從沒有帶過大部隊。

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獨立指揮大兵團作戰,也是他的最後一戰;舉全國之力討伐東吳,為自己的兩個結義兄弟報仇,結果仇沒報成,反而全軍覆沒。

真是杯具啊,反正我是無語了。

FIVE

最傲氣的遺言Q

關羽:「碧眼小兒,紫髯鼠輩!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耶!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背景介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欲自許遷都避關羽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坐大,可聯合孫權牽制關羽。

孫權果然因為覬覦荊州而襲擊關羽後方。

曹操仍不放心,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

而孫權也動用員主力部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

張遼等將未至,關羽便被徐晃一戰擊破。

及後知悉後方生變,乃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

關羽軍隊家屬多在荊州,得知荊州失陷,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

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捕,和關平於臨沮被斬。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交曹操,而曹操以諸侯之禮將關羽的屍骸下葬。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雄烈過人,一世之傑,梗亮有雄氣,勇而有義,關羽實熊虎也。

一生高傲,視死如歸,義薄雲天,萬人敬仰,不必多評!

FOUR

最不甘最前衛的遺言Q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背景介紹:

公元211年,周在討曹的出征路上病逝,時年36歲。

最經典的遺言。

此時此刻的其他任何解說都是多餘的。

關於周瑜和諸葛亮的是非恩怨,儘管演義費盡筆墨,可到了史料里,卻未見零星記載。

是史官們忌諱莫深?或者本就是子虛烏有?我們無從猜想。

既是無從猜想,不妨擱在一旁,倒也可以專下心來,研玩一下這句八卦遺言。

可這一深究,卻讀出了鮮為人知的內涵:原來,周郎真不愧是周郎,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著手規劃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這「既生瑜、何生亮?」其潛台詞不就正是:「那就只生一個好啦。

周瑜嘆息更比白髮長,其實我也很傷心。

雖說鬥智鬥勇讓後人大飽眼福,但同是炎黃子孫,高智商的都在搞內耗,實在是太浪費了。

THREE

最衷心的遺言Q

審配:「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背景介紹:

袁紹平定河北,正值徐州劉備求救,審配恃其強盛,力主興兵討曹,袁紹遂以審配、逢紀為統軍,兵發黎陽。

官渡對峙,審配獻計起土山地道,使曹軍皆蒙盾伏地。

連戰皆敗,袁紹病死,審配等立袁尚為嗣,引發兄弟紛爭,並屢勸袁尚攻擊袁譚,致使譚困而投敵。

曹操圍鄴,審配拒守數月不下。

後其侄審榮開門迎敵,審配死戰,被徐晃所擒,拒不投降,北跪受刑,引頸就刃。

視死如歸全為忠肝義膽,造化弄人終是可歌可泣!錚錚鐵骨實乃民族之脊樑!

TWO

最狡詐最溫情的遺言Q

曹操:「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

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

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履組賣也。

」「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

背景介紹:

曹操同志好色,這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可未想到,人之將死,依然對裙下風光念念不忘。

可就在一代奸雄絮絮叨叨的遺言裡,我們卻讀出了一種溫暖的人文情懷。

原來,女人在曹操的心裡,絕非只是床上工具的,至少,還有愛。

當然,我們厚道的曹操,不僅著手安排自己歸天后一干妻妾們住房問題(住銅雀台別墅套房),還對一些職業技能相對較低的女侍,也鋪好了下崗再就業之路,思慮如此周全,可謂用心良苦。

看來,一個女人一旦上了曹操的床,就等於為自己的人生買了一份靠譜的保險。

從中也可以看出曹操並不是窮奢極欲之人,對待妻子也是很刻薄的,讓她們自食其力。

但是臨了他也不忘和劉備競爭,讓媳婦們賣鞋。

曹操是個聰明人,對自己的性格特徵以及一生的所作所為很清楚,知道生前得罪了一大批人,怕死後遭到報復;所以才會想出狡兔三窟的主意,設立七十二處墳冢,以假亂真,讓人找不到他的真正的葬身之處,以免被人掘墓辱屍。

曹操固然聰明,將自己的後事料理得很好,只是對自己的後人沒有一個很好的設計規劃。

他死後沒有多少年,他們家族的江山便被司馬家族如法炮製地奪了去,曹家幾代人的辛苦成果歸入他人囊中。

孟德奇也。

一面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令人嘆為觀止;一面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令人敬而遠之。

由於種種原因,歷史地位也向來受人爭議。

但我個人比較贊同魯迅大叔說的:「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ONE

最感人的遺言Q

孔明:「費文偉可繼之。

背景介紹:

公元234年8月28日,地處五丈原,孔明料得病不可治,故招心腹於榻前交以後事。

福謝曰:「福奉天子命,問丞相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

適因匆遽,失於諮請,故復來耳。

」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

」福曰:「公琰之後,誰可繼之?」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

」福又問:「文偉之後,誰當繼者?」孔明不答。

眾將近前視之,已薨矣。

病逝前夕,諸葛亮上表劉禪,《自表後主》

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

何其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君,存人心於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除奸讒,以厚風俗。

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

至於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足下也。

每每讀來,如鯁在喉。

當巨星成為巨星的那一刻起,巨星的隕落便開始讓人擔憂和好奇。

諸葛孔明風華絕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何不感人?無怪杜甫謂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實也。

幫助

無論遺恨,無論遺愛,你方唱罷我登場。

如果要是唱兩首歌,我想是這樣輪番上演的:

《霸王別姬》

【黃蓋】:我站在烈烈風中

【姜維】:恨不能

【周瑜】:盪盡綿綿心痛

【諸葛亮】:望蒼天四方雲動

【夏侯恩】:劍在手

【趙雲】:問天下誰是英雄

【貂蟬】:人世間有百媚千紅

【呂布】:我獨愛愛你那一種

【龐統】:傷心處,別時路,有誰不同

【孫尚香】: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

【楊松】:我心中,你最重

【鍾會】:悲歡共,生死同

【曹植】:你用柔情刻骨

【關羽】:換我豪情天縱

【劉備】:我的淚向天沖

【潘鳳】:來世也當稱雄

【徐庶】:歸去斜陽正濃

《滄海一聲笑》

【曹操】:滄海一聲笑

【龐德】:滔滔兩岸潮

【袁紹】:浮沉隨浪董卓:只記今朝

【張角】:蒼天笑

【袁術】:紛紛世上潮

【司馬懿】: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孫策】:江山笑,煙雨遙

【甄姬】:濤浪淘盡紅塵俗事幾多驕

【廖化】:清風笑,竟惹寂寥

【陳登】: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魏延】:蒼生笑

【馬岱】:不再寂寥

【太史慈】:豪情仍在劉禪:痴痴笑笑

來,一起唱,我真的還想再活500年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八位三國人物!最為經典的遺言!後無來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豪。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盤點《三國演義》的前史風雲,回首前史的天空,昏暗了槍林彈雨,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煙邊城。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