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虎嘯龍吟》司馬懿與諸葛亮畢其一生的依依東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師聯盟》是十八拍非常喜歡的一部大劇,一是這部劇對三國時期的歷史從另一個角度做了解讀,擺脫了《三國演義》以匡扶漢室為正史的描寫;二是歷來對司馬懿的認知天生就帶著「白臉譜」式的解讀;三是吳秀波的加盟,讓十八拍欲罷不能,波叔也用他波詭雲譎的演技重新定義了司馬懿。

《軍師聯盟》下半部《虎嘯龍吟》將司馬懿與諸葛亮拉到同一個場子裡,博弈拼殺,依依東望。

那麼這哥倆的依依東望有著怎樣的聯繫和區別呢?且看十八拍胡言亂語!什麼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史學專家、學術專家就不要湊熱鬧了,我就是我,草根里的煙火。

老規矩,評論加關注,十八拍免費贈送您「世界十大名著」電子版,記得私信索取。

諸葛亮的依依東望

這個被神話了的人物在劉備駕崩後,承擔其教育後主,匡扶漢室的重任。

被劉備三顧而出茅廬的他也許並沒有算到將來有一天竟然會替別人教育一個瓜皇帝娃,但是又能怎麼樣呢,面子第一啊,既然答應了人家,就要做到底啊。

而且這麼好面子的人一定不會讓史官在史冊里給他抹上一筆,他要的可是流芳百世。

但是,面對一個瓜皇帝娃,諸葛亮實在看不下去啊,於是他想出去透透氣,跟勁敵魏國打一仗,發泄發泄。

然而,還是面子第一啊,出征前得為自己找個合適的理由,於是一篇《出師表》名傳千古,感動古今。

諸葛亮在給孟達的信里說「依依東望」,這依依東望首先望的是劉備的伯樂恩情,望的是他們一起馳騁天下,運籌帷幄的快意江湖,然而這一切都一去不復返,即使託孤後位極相父,但是給一個瓜娃娃當能臣實在沒勁啊,怎能不感懷先帝?二來,這依依東望,望的是希冀,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蕩平天下,也許那個時候瓜皇帝會成熟些了吧,畢竟他還始終不忘讓劉禪勤學苦讀。

三來這東望望的是天下太平,畢竟諸葛憐民愛民,作為有志之士怎能不痛恨戰亂四起,生靈塗炭。

再者,這東望恐怕是「依依失望」吧,他既想天下被漢室一統,但是轉念一想,統一了又能怎樣,漢室氣數已盡,已無治國之能主,將來還不是兵戈四起,戰火紛飛!也許他早就看透,劉備只不過是漢室的迴光返照。

基於這一點,明知街亭之重,明知馬謖之傲,卻依然讓馬謖守街亭。

街亭失守,揮淚斬馬謖或許就是諸葛的內心安排。

他不想輕而易舉地滅了魏國,他要讓三足鼎立持續的久一些,也許他還想與司馬小兒鬥鬥謀略。

司馬懿的依依東望

最近網上都在說司馬懿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又熬死了曹叡,又熬死了諸葛亮,他用長壽戰勝了一切敵人。

這麼說來,他應該給自己起個網名,司馬熬。

司馬懿一身才學,被曹操看重,他那狼顧虎視之相又讓曹操既愛又怕,當然這相貌大抵是杜撰出來的,就跟十八拍杜撰諸葛亮一樣。

司馬懿謹小慎微,他知道內心抱負的暴露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任何一個領導都不會喜歡能夠洞悉自己的人,他只能選擇裝瘋賣傻、靜默以待。

這時,曹丕出現了,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說服司馬懿成為自己的馬前卒,也許這並不是曹丕的說服能力有多強,而是司馬懿那顆躁動的心起了漣漪,他想通過曹丕施展才能和抱負。

一代梟雄曹操終於故去,在他的幫助下曹丕成功稱帝,還趕走了親兄弟曹植。

事與願違,歷來皇帝最忌諱也最懼怕的還是幫助自己打下天下的能臣驍將。

司馬懿失望了,他解甲歸田,以待他日。

所謂一起打天下,一起享繁華,那都是封建君主畫大餅。

曹丕臨死,又想起新帝即位,以防生變,便又召回這個能與宗親平衡的司馬來。

曹叡即位,司馬懿被委以重任,與西蜀諸葛抗衡。

司馬懿終於身披戰甲,率兵沙場,攻街亭,收三郡,眼看著就要功成名就。

然而,一句「依依東望」點醒夢中人,他不能擒住自己的偶像諸葛從而名垂史冊,他要保全司馬家族。

飛鳥盡,良弓藏,外患滅,你司馬家族就得遭大殃。

他及時收手,依依東望,他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抱負,他望的是畢其一生守護的家族,他更望的也許是與諸葛這個心靈相通的人多交幾次手,沒準還能坐下來與其推杯換盞。

常言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司馬懿之心,唯有諸葛知,這就是司馬昭不如他老子聰明的地方。

總而言之,司馬懿是一個與時間嬉戲的人,他是時間的頑主,他的東望歸根結底是對畢生抱負的實現趕在入土前的期盼。

十八拍:別忘了評論加加關注,私信索福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一個鏡頭,讓它成為我心中17年第一好劇!

不負所望,《虎嘯龍吟》在這周二又一口氣更新了4集,簡直就是官方幫我們養肥了再看的節奏。這四集中,空城計這一家喻戶曉的典故無疑是重頭大戲。跟老版三國「狀諸葛多智而近妖」不同,這次以司馬懿的角度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