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鎮亂象,二子奪權的結果就是弒父殺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歷史崔

劉總,字志軒,是朱泚朱滔兩兄弟之後的第三任幽州節度使,元和十四年對於劉總來說是個難熬的年份,兩年前一個叫李愬的傢伙在一個大雪天夜襲蔡州城,活捉了淮西的吳元濟,劉總還能保持鎮定,上一道奏摺表示歸順就可以了。

畢竟作為同盟,淮西離幽州還遠的很,但是兩年間李師道被殺,劉總有點坐不住了,李師道是淄青的節度使,淄青大概是現在山東的位置,河北的旁邊,這是已經打到家門口了。

劉總和另一個河北兄弟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商量一番後決定,主動向朝廷示好,老家也不待了直接請求進入中央,作為人質拿點工資養老就可以了,什麼雄心壯志稱霸一方在看到李師道的下場後,想想還是算了。

沒有了軍隊,沒有了想殺誰就殺誰的霸氣,劉總開始不斷地做噩夢,到後來甚至需要每天從寺廟中請來大批和尚做法事,替亡靈超度替自己懺悔,法事不管用的時候,劉總決定剃度出家直接住進了廟裡。

劉總是暴力的,他的反常揭示了一段弒父殺兄的過去。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

1、雪夜裡的李愬:元和中興最關鍵的淮西戰役是這樣結束的

2、隴西劉澭:小說里暗藏的皇帝被殺細節

3、幽州節度使朱滔:一場因為救命與報恩的鬧劇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在河北的饒陽城外駐紮著一支軍隊,太陽從早晨的地平線慢慢爬到了頭頂,士兵們在搭鍋做飯,時不時還能傳來幾聲叫罵聲,這是一支從前線撤下來的軍隊,輕鬆的氣氛瀰漫在整座軍營。

這時候在遙遠的地平線上,忽然冒起了一股煙塵,接著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馬兒踩踏泥地濺起的塵土越來越近,沒一會就到達了軍營的前面,隨後馬背上穿著軍衣的騎士,趾高氣揚的宣布:

朝廷接到舉報信,說節度使劉濟勾結外敵,怠慢作戰,先冊封劉濟長子劉緄為新任節度使,朝廷宣旨的公公馬上就要到達北京,而要求這邊的軍隊立即返回駐地。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這樣的騎士每隔幾天都會更新一下情報,催促軍隊趕快啟程,但是作為指揮官的劉濟,卻一直沒有下達命令。

這時候的劉濟生病了,身體狀況不好,從憲宗宣布停戰的那天起,劉濟就得了流感,人渾渾噩噩昏昏沉沉,經常在病床上一躺就是一天。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憲宗打算對河北成德的王承宗動用武力,成德就在幽州邊上,幽州軍鎮是河北三鎮中擁護朝廷的唯一一支軍隊,往年的鎮壓行動都有幽州軍的參與,這一次依舊是節度使劉濟帶著老二劉總奔赴前線,而劉緄鎮守後方。

朝廷出動了20萬聯軍,由宦官吐突承璀為主帥,和王承宗打了整整一年,沒有絲毫進展,國家的國庫已經掏空了,只能向周邊軍鎮買米,米價虛高,憲宗於是決定罷兵,不打了。

打仗,節度使們是不會有損失的,這種由皇帝號召的戰爭,朝廷可以管飯。

就在戰爭結束,節度使們打算帶著人馬返回基地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戰場,昭義節度使盧從史因為勾結王承宗被流放到了越南,為了弄清楚詳細情況,李濟決定在前線的饒陽休整幾天。

部隊剛駐紮,劉濟就病倒了,隨後就出現了這種種傳聞,還有朝廷騎士的突然造訪,導致軍營內人心惶惶。

幾個軍隊主將各自也有了小算盤,朝廷已經下了旨意,而主帥卻又遲遲不動,是不是要造反呢,家裡妻兒可都在北京,到時候到底是反不反呢?

劉濟在病床上了解到這些情況後,知道自己的病給軍隊帶來太大的消極影響,為了避免事態惡化,他採取了行動,第一步組織親衛兵,把在軍隊里煽動的將領全部抓起來殺掉;第二步緊急召見劉緄,了解事情原委。

在劉濟生病的這段日子,服侍在身邊的,是二兒子劉總。

劉濟看著這個兒子,心就會不自覺的出神。

劉濟也有一個弟弟叫劉澭,歷史崔的另一篇文章《小說里暗藏的皇帝被殺細節》中出過場,兩人的父親叫劉怦,奉天之難後朱泚被殺朱滔鬱悶死了,劉怦被扶正坐上了幽州節度使的位置。

劉怦原先是朱滔的親戚,姑姑家的兒子,因為忠心和能力,一步步爬上了幽州二當家的位置,朱滔去世劉怦順勢就把位置給接了過來,只是作為與中央的交換條件,他的大兒子劉濟,待在朝廷里做官,接受組織改造。

劉怦成為幽州軍區司令後沒多久突然就去世了,待在身邊的只有老二劉澭,劉澭也想做節度使,但覺得自己的資歷還不夠,就暗中通知了哥哥劉濟。

當時的劉濟在朝廷里擔任刺史,接到弟弟的傳信後,傷心和激動的感情交雜著,最後激動的心情戰勝了一切,沒有寫個告別信就連夜跑回北京,做自己的山大王去了。

一路上劉濟思考了自己接手節度使會遇到的困難,說到底自己離開幽州的時間太長了,沒有足夠的威望震懾軍隊里的那群大老粗,他需要弟弟的幫忙。

為了保證弟弟可以全身心的幫助自己,劉濟向弟弟允諾,自己百年之後,幽州節度使的位置肯定會留給劉澭。

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兩兄弟合作誰都能過把老大的癮。

後來劉濟得到軍隊大部分主將的支持,順利坐上了節度使,朝廷也派人過來下達詔書,承認了劉濟的地位,只是後面的事情,脫離了原先的劇本,劉濟任命自己的大兒子劉緄為副節度使,而劉澭只能擔任瀛州刺史。

感覺被深深的欺騙了,劉澭當然不服氣,一面向中央要求兵權,一面積極備軍,而劉濟得到消息後直接出動大軍,把劉澭趕出了幽州,去西北守邊境了,德宗看著劉澭也是一表人才,在朔方劃了幾塊地盤,讓劉澭安家。

劉濟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劉緄(讀gun),劉總排行老二。

為了避免老爹犯下的錯誤,劉濟接手幽州後,堅決讓劉緄留守大本營,而劉總跟著自己去外面征戰,同時對劉總的權力多加限制。

為了避免老二搶班奪權,劉濟在權力以及人員安排上,制定了相應的規則去預防,比如老大的投票權,比如對核心人員的忠心測試,淘汰有野心的,留用忠心而且有能力的中高級官員,培養老大在軍隊中的威望。

劉濟看著扶自己坐在椅子上的劉總,有些愧疚,就讓劉總給自己倒杯茶,父子之間說道說道。

這樣溫馨的場面在劉濟噴出的一口鮮血下充滿了諷刺,劉濟捂著肚子一臉驚愕的看著兒子,慢慢倒下了身子,死了,劉總的臉因為極度的壓抑變得扭曲。

幾分鐘後,幾名將領進入營帳,看著倒在地上的主帥,沒有一絲驚訝,他們跪倒集體拜見新的節度使大人。

原來所有的一切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什麼懷疑劉濟勾結外敵,什麼怠慢作戰,還有那些來通報行程的騎士,都是劉總以及幾名主將的安排。

劉總已經受夠了他的父親和大哥,憑什麼他們就能高高在上,自己只能做一個小兵。

而這個時候的劉緄正在從北京趕來的路上,劉總叫人收拾了下主帥府,等劉緄一臉著急的進門想問問父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卻被一群人套住腦袋直接亂棍打死了。

沒有了原節度使劉濟,沒有了第一順位繼承人劉緄,劉總在主將們的擁護下順利成為幽州新的老大,為了防止朝廷派人調查父親和哥哥的死,劉總統帥下的幽州不再親近中央,和其他三鎮結成了同盟。

公元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劉總在恐懼中去世。

(完)

我的訂閱號:歷史崔

微信公眾號:lishi_cu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節度使劉濟是死於親生兒子的毒害嗎?

劉濟生於757年,卒於810年,是唐朝的盧龍節度使,節度使劉濟是繼承了其父親的盧龍節度使的位置,而其父親節度使的位置來自於當時的盧龍節度使朱滔,劉濟不像其他的節度使不聽朝廷的命令,他對朝廷非常的...

唐朝的幽州節度使太難當了!

唐朝中後期政治的特徵之一,是藩鎮割據。這些藩鎮的節度使割據山河,儼然一方諸侯,在當時都是威風八面、牛逼哄哄的人物。但是,節度使們也有他們的難處。他們除了管理本鎮一應兵馬錢糧軍民事務之外,還得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