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課堂筆記的誤區:筆記並不是越詳細越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經常有同學反映這個問題:「我課堂筆記記得比誰都多,比誰都全,可是為什麼對於這些學過的知識,我在運用的時候還是感覺很吃力?」
每當聽到學生這樣問,我都會反問他們:筆記記得多,記得全就代表你把一堂課的知識全部掌握了嗎?
不是的。
上課質量的高低,並不是以一本筆記的多全與否來衡量的。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經驗:上課聽講時,你比誰聽得都認真,幾乎老師講過的每個疑難問題都一字不落地記在了筆記本上,可當我們真正用到這些知識時,卻一點都不自如。
其實,這就跟我們聽課時未能做到聽與思很好的結合有很大關係。
記筆記是為了幫助理解記憶的,記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如果上課既能理解又能將筆記記完整固然是好,如果二者不能兼顧,只能顧其一的話,那麼乾脆就不記,以保證專心聽講和當堂理解。
肯定有的同學會表達這樣的顧慮:「我上課時主要精力就是放在思考理解上,顧不上記筆記,可一節課下來,看別人都記了滿滿當當好幾頁筆記,我總覺得心裡不踏實,好像自己漏記了什麼一樣,是不是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對……」
其實,這種顧慮是大可不必的。
雖說你課上有時顧不上記筆記,但手裡好歹會拿一支筆,當老師講到某個問題對你有啟發,或遇到某個不懂的問題時,又或者你有什麼好的想法或思路時,你大可以將這些記下來,在筆記上或書上簡單的做一些標記,防止關鍵地方和有價值的地方被遺漏。
當然,在這麼做的時候,你還要防止這樣一種極端:不管懂不懂,記下來再說,課下再好好思考慢慢消化。
有這種想法的學生,本意是很好,但我們卻要清楚這樣一點:一旦我們頭腦中有了這種想法,聽課時就會不自覺地放任自己的大腦犯懶,只顧著拚命記筆記,等下課時,你也就會積攢一大堆問題,到這時,你想要把一個個問題都弄透就要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
中學階段,學習任務以及學習強度都在逐步增強,如果你在課下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課上本應該弄懂的問題,無異於是對時間和精力的雙重浪費。
其結果還不見得就能將所有問題都吃透。
長此以往,你在學習中就會欠了很多帳,帳欠多了,學習過程自然也就越來越吃力了。
我們在聽課中,該怎樣做筆記,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呢?
(1)學會科學做筆記。
曾有學生這樣說:
「課堂上老師講到了某個知識點時,我覺得非常重要,於是奮筆疾書想要將這個知識點給記下來,但老師卻並沒有因為我奮筆疾書而有所停留,當我記完了想記的知識回頭再去聽老師講課時,我已經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
難道說為了跟上老師的思路,我就真的一點筆記都不記了嗎?那我課下複習時怎麼辦?」
不難,只要從以下三點去做就可以了。
首先,要記下主講章節的標題、副標題,抓住每節的主題和老師講授的重點等。
此外,對課內的要點、公式、說明、結論、注釋等也都要記錄下來,必要時進行加注,以備課後提煉、提升、複習之用。
其次,課堂筆記儘量用短語、數字、圖表以及各類符號替代。
筆記的條理要清晰,語言要簡練,寫的要快,以減少記錄的時間,從而使聽、看、記、思能夠相互結合,及時對大腦所接受的信息作出反饋。
最後,心裡要清楚哪些需要記,哪些不需要記。
這句話怎麼理解?比如說,書上已有的概念、定義等就沒有必要去記。
而老師對這些概念、定義進行的分析或者解釋,就需要我們用心去理解和記憶。
必要時還要標註在相關概念的旁邊。
我們記筆記的習慣有差異,有的人習慣一邊聽一邊記,有的人習慣專心聽,如果邊聽邊記則會打亂思路,所以,根據自身現實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記筆記方式,是聽好一節課的必要前提。
(2)記筆記並不是越詳細越好。
作為學生,我們都知道記筆記的重要性,因為如此,很多學生往往就會產生這樣的誤解——筆記越詳細越好。
其實,這種觀點是偏頗的。
有些時候盲目記筆記反而會影響聽課效率。
對此,一位考入清華的學子這樣說:
「上課時,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少記甚至不記筆記(當然英語、語文課除外),因為數理化這些課需要思維跟著老師走,不能開小差。
我認為記筆記就是開小差,有時記筆記突然一小點內容沒聽到,就是因為這一小點,影響了自己對某道題的理解。
因此上課時聽懂老師講的內容就行了,回去後回憶著上課的內容,自己在草稿紙上把題目推一遍,以此檢驗自己對題目的掌握程度,之後再將課上內容整理成筆記,這種學習方法對我而言很有效。
」
在某些情況下,少記甚至不記筆記還是一種高效利用時間的好方法。
事實上,我們上課的主要精力應該用於聽講和思索,並積極參與討論,能夠將老師強調的重點問題、易錯點、對你有啟示的案例以及老師的重要板書記下來,你的筆記就可以算是比較完整的了。
(3)整理筆記六步法
筆記本的作用是經過提煉加工後適合自己用的複習材料,整理筆記是把知識深化、簡化和系統化的過程,帶有濃厚的個人特點。
因此記筆記的方法很重要。
第一步,憶。
趁熱打鐵,課後抓緊時間,對照課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信息,實在回憶不起來的,可以借同學的筆記參看。
第二步,補。
課堂筆記因為是跟著老師講課速度記的,因此會有缺漏和跳躍,因此我們要在回憶的基礎上及時做修補,使之完整。
第三步,改。
仔細審閱筆記,對錯字、錯句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保證筆記的準確性。
第四步,編。
用統一的符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邏輯式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使筆記有條理性。
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紅筆)或符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
以語文為例,哪些是字詞類,哪些是課後練習題解答,等等,分類摘抄做好筆記,使筆記有系統性。
第六步,舍。
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具有簡明性。
因此,不是不讓學生們記筆記,而是課上專注於聽,課後補充筆記,這樣等於相同知識過了兩遍,在補充筆記的過程中將接收到的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