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屆中小學語文教育大會召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關部門負責人稱大會與使用新教材有關,解決語文學科落地問題;年內將辦數學和體育兩個學科大會

新京報訊 (記者沙璐)4月20日,北京市中小學語文教育大會在北京市第二中學召開。

據悉,這是北京首次舉行由政府主導,業務部門推動的全市範圍的學科教育大會,將為中小學教育改革明確方向。

語文教育大會與新教材有關

對於首次舉行的語文教育大會,市教委主任劉宇輝強調,語文教育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作用和獨特價值,希望通過關注教育教學,活躍語文教育改革氛圍,傳播優質的語文教育理念與方法,提升語文教育質量。

劉宇輝透露,除語文外,市教委今年內還將舉辦數學、體育兩個學科大會,聚焦教育核心問題,總結北京優秀成果與經驗,明確教育改革的方向。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室主任張立軍介紹,之所以召開語文教育大會,與使用新教材有關,解決語文學科的落地問題。

新教材使用後,教師們面臨新的內容、思路,進行摸索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希望大會對今後一段時期的語文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產生一個方向性的引領,促進老師對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此外,現在我們特彆強調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大會把核心素養當中所體現的這種思維語言文化審美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幾個層面進行落實。

語文教學應當明確「讀書為要」

根據中央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統一使用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的「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即統編教材。

新教材如何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表示,統編教材的特色就是「讀書為要」,把培養讀書興趣作為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培養讀書興趣。

「以往的語文教學中,無論精讀課還是略讀,一線教學幾乎都處理為精讀,講課程式也幾乎相同。

」溫儒敏介紹,新教材加大了精讀和略讀的區分度。

精讀課主要老師教,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功能是舉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讀書的興味;而略讀課是讓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閱讀實踐中,主要是泛讀、自主性閱讀。

溫儒敏認為,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區分不同的課型,增強文體教學意識。

針對不同的文體,閱讀方法也應當有所區別,授課重點也不一樣。

老師要教會學生在面對不同文體、不同書時,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在具體教學時,老師應根據課文的文體以及單元要求的教學目標來設計不同的教學程序,突出文體閱讀的特點和重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