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關鍵時刻不善於拍板的領導不是好領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曾經的袁紹是何等的威風!十八路諸侯會盟討伐董卓時,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袁紹欣然接受,焚香而拜,然後歃血與眾人立誓,包括孔融、孫堅、公孫瓚等人在內的其他諸侯見袁紹意氣風發、慷慨激昂,都涕泗橫流——彼時的袁紹,真如眾星拱月般。

當時的袁紹,不但兵強馬壯,而且頗有雄心。

他曾經和公孫瓚部下逃散的騎兵狹路相逢,田豐等人要他退入一堵矮牆中躲避,他嚴厲拒絕,而且指揮強弩手應戰,殺傷不少騎兵。

打敗公孫瓚後,袁紹占據幽州,並了公孫瓚的軍隊。

此時的袁紹不僅勢力達到頂峰,而且實力無疑是諸侯中最強的。

他手下還有田豐、沮授、許攸等眾多謀士。

可惜,袁紹沒有打好手裡的牌。

恰如曹操評價他所說:「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刻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來年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郭嘉曾經在袁紹手下待過,他在著名的「十勝十敗論」中也說過:「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

說到底,袁紹這個人太優柔寡斷。

他缺少決斷力,所以雖然有那麼多謀士為他想點子,但關鍵時刻他自己卻不能拍板叫好或者叫停。

所以,他犯了兵家之大忌: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劉備殺車胄、奪回徐州後,曾致意袁紹,想要跟他共同出兵討伐曹操。

袁紹帳下四大謀士眾說紛紜,各抒己見。

田豐、沮授主張暫緩起兵、休養生息;郭圖、審配主張速戰速決,出兵討曹。

四人爭吵不休,正是需要領導出馬拍板做決定的時候,關鍵時刻袁紹卻掉了鏈子,猶豫不決。

而在官渡之戰中,袁紹的這個缺點再次起了致命的作用。

當曹袁兩軍處於戰略相持階段的時候,許攸抓到曹操送催糧書信的信使,馬上向袁紹獻計,建議襲擊曹操老巢許昌,兩路夾擊——如果袁紹採納了許攸的建議,此戰結局也許會大改。

然而袁紹判斷失誤,他覺得曹操向來詭計多端,此番定是誘敵之計。

結果不斷白白錯失挫敗曹操的良機,而且白白失去一員謀士,把許攸逼到了敵方陣營。

反觀曹操,恰恰相反。

跟袁紹比起來,他的執行力、絕斷力都是一流的。

當和袁紹相持時,曹軍前方缺糧,後方不穩,曹操很頭大,寫信告訴荀彧說想退回許都,荀彧勸他堅守,他判斷了一下形勢,豁然開朗,於是堅守陣地等待時機。

後來許攸前來投奔,曹操看到了希望,認為袁紹必敗,然後他很果斷地採納了許攸的建議。

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官渡之戰的結果,大家也清楚得很。

雖說官渡之戰結果曹勝袁敗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得不說,兩個領導人之間決斷力的差距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是放在現代也是一樣,領頭羊遇到重大決策時必須不能優柔寡斷,必須果敢有魄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最能看破天下大勢的奇才是他?

沮授,大家的了解可能很模糊,他在史上是無傳的,但他是個英雄,是值得我們來了解的。他的才能有被曹操賞識,他被稱為俱有王佐之才,我們要知道三國中還有位被稱為王佐之才的是荀或,現在讓我來帶大家了解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