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張耳和陳餘這對好基友是如何反目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朝末年,華夏大地湧現出了不少英雄豪傑,這其中就有張耳和陳餘。
本來這倆人好的跟一個似的,他們一起落難過,也一起富貴過,可後來居然反目成仇拔刀相向,這中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哪?接下去我就給大家講一講。
(圖)張耳(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人,家於外黃。
都是魏國大梁人,雖然自身家境都不太好,可他們顯得很與眾不同,所以都得到了有錢人家的賞識,把姑娘嫁給了他們。
張耳早年在信陵君家裡當門客,後來得到了老丈人的資助,就自立門戶開始招賢納士了,劉邦在造反之前,就在張耳門下混過飯吃。
陳餘和他不一樣,在得到岳父家幫助之後,就去投奔了張耳,兩個人關係處的非常好。
秦國滅掉魏國後,聽說張耳和陳餘是本地的名人,就下令懸賞他們,張耳值一千金,陳餘值五百金。
這倆人沒辦法,只好隱姓埋名的逃到了陳縣,找到了一個看門的營生。
那時候的日子很不好過,有一次陳餘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被管事的用鞭子抽了幾下,他氣不過就要反抗,這時候張耳踩了他一腳,那意思讓他忍耐一下。
事後張耳語重心長對陳餘講,我不是和你說過嘛,咱們哥倆將來是要幹大事的,眼前的小虧該吃還是要吃的。
有了這段共同患難的經歷,張耳和陳餘的友誼就更加牢固了。
等陳勝造反來到陳縣以後,張耳和陳餘就去投奔他。
陳勝當苦力的時候就聽說過這二位,所以對他們是非常的重視。
那時候陳縣的一些人的鼓動陳勝稱王,陳勝就諮詢張耳和陳餘的意見,這哥倆表示,秦朝無道滅了六國,還把天下百姓都給害苦了,您現在剛為天下人伸張正義,這時候稱王會顯得很自私。
不如趕緊帶兵西進,再封六國之後為王,這樣就會有很多幫手,等拿下咸陽之後天下諸侯自然會順從您,這才是正道。
遺憾的是,陳勝雖然徵求了意見,可是並沒有接納,而是自立為楚王。
經過了這件事,這哥倆就覺得陳勝後續不會太妙,陳餘向陳勝建議,希望可以帶兵收復原來的趙國一帶,為楚王打下一片地盤。
陳勝就把他這個建議打了個折扣,派自己的好朋友武臣為將軍,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帶領三千人去進攻趙地。
到了趙地之後,他們並沒有一味的進攻,而是對當地的豪傑們展開了思想教育工作,希望他們能回憶一下秦朝暴政,再暢想一下起義造反的好處。
就這麼能拉攏的拉攏,實在拉攏不動的,再用刀槍說話,很快武臣這一路就拿下了邯鄲,基本搞定了趙地。
這個時候張耳和陳餘就動起心思了,既然楚王不肯重用我們,那我們就給自己創造機會吧,他們就慫恿武臣自立為趙王。
雖然和陳勝是朋友,可當王的誘惑更大,武臣就自立為趙王,而後封張耳為丞相,陳餘為大將軍。
張耳和陳餘不容易啊,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奮鬥,終於雙雙登上了高位。
(圖)陳餘(?-前204年),一作陳余,大梁(今河南開封)人。
聽說武臣自封為趙王,陳勝的第一反應就是拍桌子摔碗,還要殺了武臣的家屬,後來在身邊人的勸阻之下,這才冷靜下來。
他就順水推舟派人封武臣為趙王,還命令趙王早點發兵西進打咸陽。
那時候武臣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啊,所以張耳和陳餘就給他出主意,楚王這是想利用你,你不用理會他,乾脆出兵在周邊給自己打下一片土地,以後這天下是誰的還不一定。
武臣就聽從了他們的意見,分別派出幾路人馬去外出打地盤,可打下地盤之後問題就出現了。
那些打下地盤的人也向武臣學習,都想自立門戶,這矛盾可就產生了,這麼三折騰兩折騰,最後武臣被幹掉了。
張耳和陳餘運氣比較好,他們逃出來以後又收集了幾萬人的隊伍,不過他們很理智的沒有稱王,而是找到了前趙國的貴族趙歇,立他為趙王來拉攏趙地的民心。
那時候秦朝大將章邯已經幹掉了陳勝,然後開始攻擊趙國。
張耳就帶著趙王逃進了巨鹿城,陳餘則帶著三萬人駐紮在巨鹿的北邊。
巨鹿城很快就被秦軍給圍住了,看形勢不好,張耳就派人向陳餘求救,可陳餘知道自己那幾萬人根本不是秦軍的對手,就沒敢動彈。
到最後張耳實在熬不住了,就派張黶和陳澤去責備陳餘,當初我們倆約定同生死共富貴,現在我和趙王眼看著就不行了,你為何有兵不發?陳餘開始還跟人家解釋,我考慮發兵也是送死,還不如保存實力以後給他們報仇的。
可張黶、陳澤根本不理解,陳餘沒辦法就派了五千人交給張黶、陳澤,讓他們去攻擊秦軍,結果是全軍覆沒。
到了這個時候,不管二人內心是如何想的,反正他們友誼的小船已經出現裂痕了。
(圖)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
後來還是項羽的大軍及時趕到,打敗了秦軍,解了巨鹿之圍。
張耳出城之後就責怪陳餘,還打聽張黶和陳澤的下落。
陳餘就把當時的情況向張耳解釋,可張耳根本不相信,他就認為是陳餘殺了張黶和陳澤。
這會陳餘也怒了,就把將軍印交給張耳,張耳也奇葩,在身邊人的鼓動之下,居然接受了將軍印,收編了陳餘的軍隊。
這下子陳餘徹底翻臉了,他就帶著自己的親信部隊去黃河沿岸捕魚去了。
等到項羽分封天下時候,就把趙國的一部分土地劃出來給張耳,封他為常山王,而陳餘只被封了一個侯,封地只有三個縣。
陳餘那肯定是不高興啊,那時候正好齊王和項羽開戰,陳餘就表示要幫助齊王,從齊國借來了人馬之後,他首先就趕跑了張耳,而後把土地都還給趙王,自己幫趙王治理國家。
張耳則去了漢中,投奔了老朋友劉邦。
等劉邦出漢中和項羽爭天下的時候,想聯合趙國,陳餘提了一個條件,幫忙可以,不過我需要張耳的人頭。
結果劉邦就耍了個流氓,找了一個很像張耳的人,把他的腦袋送給陳餘。
感覺報仇了之後,陳餘就出兵幫劉邦拿下了楚國的老巢彭城,可很快他就發現張耳居然還活著,一氣之下又和劉邦翻臉了。
之後的故事就比較簡單了,劉邦派張耳協助韓信打地盤,等打到趙國的時候,韓信和張耳的大軍攻陷了趙國,趙王被活捉,陳餘被當場砍了腦袋。
到這個時候,張耳和陳餘之間的故事,就以一個幹掉另外一個結束了。
張耳和陳餘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他們在一起患難過,也一起富貴過,只不過那個時候兩個人是緊緊的捆綁在一起的,所有問題他們都必須共同面對。
等到他們分開以後,情況就變了,沒有了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他們的心也就不往一處想了。
那二人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反目,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天下正好
《資治通鑑》第八卷.5
陳王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陳勝任命吳廣為代理楚王,督率眾將領向西攻擊滎陽。張耳、陳餘復說陳王,請奇兵北略趙地。於是陳王以故所善陳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以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予卒...
【讀通鑑】張楚政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衣賜履按:沒那個命就別嘚瑟,奈何大家都覺得沒準兒有那個命呢?!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起義,沒多久,隊伍壯大,攻取好幾個縣,建立張楚國,陳勝稱楚王。其他各郡縣百姓伸長了脖子看秦政府怎麼應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