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死因成謎,關羽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

1. 三國時期,是一個陰謀陽謀遍布的時期,全身而退是不一定是可以的,老實人在那裡根本活不下來。

我們再看看關羽,關羽這人非常的大義,但是他非常的自負,而且不懂處理人際關係。

他追隨劉備,有一部分是兄弟的情誼,但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夠匡扶漢室,留名千古,從關羽被曹操俘獲之後,漢獻帝封他為「漢壽亭侯」,名義上是漢獻帝所封,實際上是曹操封的。

對於這個封號,關羽十分看重,時刻高調的掛在嘴邊。

在他大哥眼裡他就是曹操的「糖衣炮彈」。

劉備對他也不放心,派糜芳和他鎮守荊州就看的出,就為了監視關羽,華容道關羽私放曹操之後,劉備心中就也應該知道了這個老弟有點靠不住了,到劉備取了西川,關羽心中也算明白了大哥就想占地為王,根本沒想匡扶漢室。

關羽死後,照理說他是為國捐軀,英勇犧牲,劉備應該對他追封,給他諡號,但是劉備沒有對關羽追封,關羽的諡號壯繆侯,是後主劉禪追封的。

而法正死後,劉備就追封他翼侯。

《三國志》中說,劉備同關羽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但關羽死後,他所享受的待遇還不如法正,這完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劉備和關羽之間的問題也許還牽涉到關羽被害的真相!以關羽的實力,決不是曹操的對手。

敗走麥城

2. 劉備的命令關羽討伐曹操,卻沒有後續增援,關羽不是傻瓜,他知道起兵取襄陽就等於攻打曹操,而身後是孫權在虎視眈眈。

問題是前有曹操後有孫權的情況下,劉備竟然沒有派增援過來。

關羽出兵取樊城,隨後水淹三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天下。

曹操是嚇壞了,甚至準備遷都。

孫權行動了,因為關羽辱罵吳國使節,因而得罪了整個吳國,呂蒙白衣入荊州,襲取了荊州。

強弩之末的關羽終於被徐晃擊敗,於是退守麥城。

這時,糜芳、士仁兩人卻不願全力救援關羽了,劉備的乾兒子劉封,劉封竟然也拒絕救關羽,這也可以看出關羽跟人的關係處理不好而得罪了人。

正面曹操,背面孫權,再加上劉備不救,關羽縱有三頭六臂也不能不敗了。

終於,關羽被吳國所擒。

到了這個時候,關羽是決定要死的。

最終被殺,也算是求仁得仁。

關羽之死,「皆大歡喜」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

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

關羽死後,劉備殺了劉封,算是做個姿態,而劉封無疑是作了替罪羊,而吳國也是讓關羽死亡的直接原因。

關羽

3. 我們也知道諸葛亮與關羽關係不和,如果諸葛亮真的發兵增援趕到荊州是來得及的。

諸葛亮更不會料到呂蒙會偷襲荊州,關羽會輸得這麼慘,如果說關羽走麥城,只因性格使然,更是大勢所趨,一切不是諸葛亮策劃的,只不過到了最後關頭,荊州已經丟了,敗局已經定了,再也無法挽回了,而諸葛亮也是一個間接的原因。

關羽畫像

4. 對於關羽之死,無論是定論為戰死還是謀殺,可以說都沒有任何錯誤,他是死於戰爭可也是這麼多人用戰爭給他設了一個套共同謀殺了關羽,關羽的死我們可以歸為內因性格:驕傲,狂妄,輕敵,自大於一身,不懂處理人際關係外因是魏蜀吳三家都不希望關羽走得太遠,對於魏來說關羽是敵人,是統一的障礙,而對於吳來說,得罪了吳國就要死,但終其還是蜀國國力太弱,漢室氣息將盡。

但是回過頭來想關羽也算死得其所,後人贊其忠義,祭拜至今。

雖然也有可嘆之處,但是關於之死是那個時代的需要,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關羽永遠死去了可是他卻在人們的心中永生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真是戰死?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