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五大政客排名,徐庶郭嘉均落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五名 龐統
「縱觀整部三國,他那無限的智慧只得到了極其可憐的體現」,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龐統的功績。
第一,獻連環計,使曹操戰船用鐵索連環,促使周郎火燒赤壁;第二,耒陽縣鳳雛理事;第三,議取西蜀;第四,獻上中下三計。
龐統一生最大的敗筆:分兵進攻雒城。
龐統低估了張任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西蜀將領,沒有料到小路的埋伏,慘死落鳳坡。
但是畢竟暇不掩玉,聖人云:「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蒼天呢,你為何不給鳳雛一個改過的機會呢?
龐統之死在於計謀未能得到全部施展,如果在涪城之會的時候,劉備摒棄所謂的仁義,狠下殺手,早就除掉了劉璋,西川唾手可得,何用折損張松,何用折損龐統?(難道長得丑就這麼命苦麼?)
第四名 司馬懿
當曹操死後,一個無比廣闊的舞台就展示在司馬懿的目前,讓他隨意的發揮。
當曹丕死後,司馬懿以托託孤大臣的身份介入了軍權。
從一個謀臣轉為了一個充滿了戲劇色彩的武將生涯,在這個生涯中,司馬懿可以說北征,西討,南平,屢戰不敗,戰績輝煌,不僅是豐滿軍事生涯中積攢了軍事經驗,而且在軍事的歷程中樹立了政治地位,為休兵後的政治鬥爭中積攢了基礎,並成功的消滅了他的政敵。
司馬懿從一個有志向的有志青年(修身,守節),到一個內政軍事名滿天下的人物(治國),到一個知道進退,為將來謀算的智者(平天下)。
的確作到了一個人的極限,縱觀他一生,我感覺就是從一個普通人做到了天下的王者,他的經驗就是預見估計問題的能力,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決策問題的才幹三者的結合。
第三名 賈詡
賈詡不僅僅是一個惡棍謀士,還是一個很出人意料的惡棍謀士。
宛城之戰,張繡用賈詡瞞天過海之計,先降後叛,大敗曹操。
後又在賈詡的勸說下再次出人意料的舉軍投降曹操。
當時張繡問:「袁強曹弱,又與曹為仇,從之如何?」賈詡說:「此乃所以宜從也。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
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
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
願將軍無疑」由此可見,賈詡有極強的逆向思維能力和揣度人心的本領。
難怪後來曹操竟然和他攜手笑語:「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第二名 荀彧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稱號。
所謂王佐之才,就是「輔佐君主成就王業的人」。
這裡的「王」,恐怕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君主」、「君王」,它的內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聖王仁義教化」治理國家的方式。
當然,我個人認為純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亂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亂世。
實際上荀彧也不是那種固守「王道」的儒家衛道士,但至少忠君、仁義、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據主導地位。
基於這樣的思想結構,結合亂世務實的現實需要,荀彧必然會成為一個全能型,而且處事細緻的智囊。
第一名 諸葛亮
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撫養長大,後因徐州之亂,避亂荊州,潛心向學,淡泊明志。
後受劉備三顧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蜀漢建立,拜為丞相。
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
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造損益連弩、木牛流馬,與名將司馬懿、張郃等交鋒,屢操勝算,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諡曰忠武侯。
其「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三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司馬懿,而是他?
聽說過臥龍鳳雛,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三國演義》和史書中都有提到:《三國演義》:水鏡曰:「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
三國十大頂尖謀士,諸葛亮能排第一?
亂世出英雄,更何況是在三國這樣一個才子遍地走的時代,只有真正頂級的謀略者才能在這樣一段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下排名不分先後,諸君可在評論區寫下心中排名)沮授袁紹帳下謀士,忠烈無雙,智計百...
三國排名前五的謀士,司馬懿才排到第五?第二位稱為「王佐之才」
5、司馬懿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薦司馬懿為上計掾[yuàn](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建安二十年(215年),曹...
梟雄背後的男人,算無遺策的三國十大謀士
三國,一段激動人心的時光,無數文臣武將在這裡施展才能,戰個痛快。論行軍打仗,可能要武將,但是說到計謀策略,那必然還是謀士出場才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三國十大謀士的排名,一起來看看梟雄背後的智囊...
三國中,最聰明最低調的人是誰?
諸葛亮舌戰群儒,幫助劉備奠定基礎,打下了自己的地盤,巧借荊州,赤壁之戰,忠心不二,白帝城託孤,輔佐劉嬋,諸葛亮戎馬一生,在自己死的時候還策劃了一場十萬大軍的北伐之戰,鞠躬盡瘁,至死不渝。諸葛亮甚...
三國五大謀士,司馬懿排名最後,諸葛亮僅排第三,第一號稱鬼才!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宦官弄權,奸臣當道,東漢朝廷雖經有志之士扶助,但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縱觀東漢末三國時期,雖有隻有短短的百年時間,但各路英雄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台,各路諸侯好比走馬觀花似的,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