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謀不輸郭嘉,卻一直得不到皇帝信任,只因為一個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郭嘉這個人,他是魏國的謀士,在謀略上不輸諸葛亮,因此深受曹操信任,但凡是他的建議,曹操一定會聽從,遺憾的是他死得太早了,有人說如果他能活得久一點或許可以幫助曹操結束這天下三分之格局,一舉奪得天下。

然而在曹操的手下謀士中,有一個人卻能和他相媲美,但他的建議曹操卻完全不會聽從,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人就是劉曄,說起他不被信任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姓劉,是漢室宗親。

所以儘管他有勇有謀,在投奔曹操之前還曾親手誅殺過一名強賊,在當了曹操的謀士之後,他的謀略也是深得曹操看重,甚至還出現過一晚上連發數十封信函詢問他意見的情況,但曹操問歸問,卻並不採納他的建議,所以一直到了曹操去世,他都沒有受到重用。

原以為新皇帝即位之後情況會變好,可誰知曹丕上位之後,他的行情還是老樣子。

先是吳蜀之戰前夕的建議不被採納,導致魏國失去了先機,再是孫權遞交"降書"之時建議趁亂派兵滅東吳被無視,導致養虎為患,再到後來夷陵之戰孫權取得的勝利之後不守諾言,對曹丕欲率領大軍伐吳進行勸阻被當耳旁風,最終無功而返。

建議不被採納也就算了,最後曹丕還要把鍋甩給他,說他既然能預測得這麼准,為何不把這些智謀用在平定吳蜀之上。

其實他也是挺冤的,又不是沒說,說了又不聽,現在還要背這口鍋。

既然在曹氏父子的那裡沒有得到重用,那就只能忍了,所以他一直等,終於等到曹丕去世,曹叡繼位成為了新帝。

或許是因為被壓抑地太久了,他的內心渴望得到重用,所以他開始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揣摩帝王的心理,由於他總能迎合上意,於是這次他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新帝的寵幸。

可惜好景不長,他的政敵向皇帝告發,說他乃是揣摩上意,並建議皇帝使用與自己相反地意見來詢問他,若是他全部同意,則表示確有其事。

再然後,皇帝按這個建議試探了一下,果然是這樣,就這樣,皇帝開始疏遠了他。

這也導致了他後來看出魏諷和孟達二人的謀反之心,建議皇帝將二人殺掉,但皇帝卻根本聽不進去,結果後來兩人真的造反了。

以及看出公孫淵的反叛之心,建議皇帝出兵討伐,皇帝選擇無視,最後公孫淵果真叛魏了。

一系列的事情讓劉曄知道自己再次失寵,不被重用,於是他鬱悶得發狂了,最後也因此患病而死,一代謀士竟死得這般窩囊,實在令人嘆息。

其實,劉曄才華橫溢,謀略過人,若是放在蜀國或許能成大事,但可惜他投錯主,試問魏國君主如何能夠完全信任一個漢室宗親,誰知道你出的主意是為我好還是害我呢,再加上曹操父子本就多疑,更加不可能信任他了。

歸根結底,劉曄這個人本沒有什麼問題,真要說問題的話,那就是出在他的姓氏上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麾下十大謀士排名, 第一名不是郭嘉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了政治上的主動,同時推行唯才是舉的人才選拔制度,意思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如何,也不管你私德口碑好不好,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得到提拔和重用,所以當時天下人才投奔曹操的最多,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