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軍師千萬不可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放心我有一個殺手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讀:公元228年,蜀國丞相諸葛亮上書皇帝劉禪,陳述當年先帝劉備一統天下的心愿,並表明如今南方以平,政局穩定,北伐中原的時機已經成熟。
奏摺遞上去之後,劉禪自然不敢有任何意見,立刻同意了丞相的一切請求,隨後諸葛亮率領大軍開始了北伐的序幕。
諸葛亮一生之中先後五次北伐,其中形勢最好的當屬第一次北伐。
《三國志·蜀書》中記載,第一次北伐蜀軍準備非常充分,「諸葛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
面對來勢洶洶的蜀軍,魏國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不戰而降,消息傳回魏國首都之後,魏明帝曹睿震驚不已。
立刻召集曹真、司馬懿等將領商討對策,最後決定由大將軍曹真和張郃率領大軍,前往隴右抵擋諸葛亮。
為了鼓舞士氣,魏明帝曹睿親自來到西安督戰。
當時諸葛亮大軍北伐的前景非常好,隴右五郡已經投降三郡,只有隴西郡(今甘肅隴西附近)、和廣魏(今甘肅天水東)二郡還在死守,只要蜀軍能夠切斷隴右地區與關中長安的交通要道,堅持一個月,那麼就能輕鬆占領隴右全部地區。
《魏略》中有明確記載:「卿能斷隴,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虛自疲弊耳。
」
通過上述分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取勝的關鍵就在隴右地區,而取得隴右地區的關鍵則是切斷關隴通道。
可能有讀者會問了,應該怎麼切斷關隴通道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死守關中入隴的咽喉要地,街亭!
街亭的戰略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足以左右蜀軍第一次北伐的勝敗與否。
對這樣一個戰略要地,隨軍的將領、大臣一致推薦有豐富戰鬥經驗的魏延前往駐守,可是諸葛亮卻沒有聽大家的建議,而是堅持啟用新人馬謖。
史書《三國志》對馬謖的記載並非一無是處的蠢材,馬謖出生在襄陽,是另一個著名歷史人物馬良的弟弟,馬氏家族在當地十分有名。
馬謖從小喜歡研究兵法和軍事理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
在諸葛亮南征之時,馬謖向諸葛亮進言說:「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
」
南蠻首領孟獲七縱七擒,讓諸葛亮很是頭疼,他對馬謖提出的建議很感興趣,認為他對南蠻問題的見解非常深刻。
從那以後,馬謖就受到了諸葛亮的加倍注意,兩人經常一起討論軍國大事,而且一談就是從白天到黑夜,「自晝達夜」。
馬謖雖然是個人才,但他缺少實戰經驗,對於這樣一個關乎這個北伐成敗的關鍵位置,並不是最佳人選。
可諸葛亮還是執意派遣馬謖作為主將,這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動機:蜀國缺少將才。
對於蜀國人才缺少,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諸葛亮深知這個問題,所以他才要在實戰中鍛鍊馬謖這個人才,讓他在這種重要位置多磨練磨練,這樣既有利於馬謖本人的成長,又可以為蜀國下一代的人材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諸葛亮也不是傻子,知道馬謖的缺點,所以他還備下了一個殺手鐧,讓足智多謀的王平做馬謖的副將,可這一次諸葛亮失算了。
他並沒有看透馬謖內心中的權力慾望,當他獨自帶兵出戰後,變得剛愎自用,不肯聽從副將王平的多次諫言,而且「違亮節度」,至使「士卒離散」,為魏國大將張合所破。
從而使蜀軍形勢最好的第一次北伐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且遺臭萬年,成為歷史又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揮淚斬馬謖,是預謀一久還是軍令難違?
三國時馬謖之死是否是諸葛亮給設的一個套?所謂套,按照一般理解,就是故意設置一個讓當事人自動進入的圈套,以達到設套人的目的。在問題所涉及到範圍,指向很清楚即設套人---諸葛亮,當事人---馬謖。因...
諸葛亮北伐失敗純屬必然 這兩個小人物就逼得他無功而返
三國後期最重要的軍事行動,莫過於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公元228年至234年,諸葛亮連續發動了五次北伐曹魏的戰爭,然而均未取得重大勝利,最後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就此結束了自己「鞠躬盡...
諸葛亮為何禁止派兵救街亭?
諸葛亮初次北伐,由於師出突然,很快拿下了魏國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此事引起了魏國朝廷的震動,魏明帝親自率軍坐陣長安,部署抗擊諸葛亮大軍。曹睿派曹真攻擊趙雲軍,派張郃進攻街亭。由於馬謖違背了諸...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三國演義上說的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約九伐中原,其實三國志的記載很簡單,結合資治通鑑,諸葛亮從建興五年開始第一次出兵,前後共五次。這五次中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出了祁山,第二次碰見赫昭死活守著陳倉...
終極探討:馬謖之死是在替領導諸葛亮背黑鍋嗎?
《終極探討:馬謖之死是在替領導諸葛亮背黑鍋嗎?》一、歷史的疑問街亭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役,「揮淚斬馬謖」這句中國人盡皆知的典故就是出自這裡,在《三國演義》中,是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指示,戰鬥失敗,...
軍史解析:三國街亭之戰的兵力部署是怎樣的
蜀漢: 趙雲、鄧芝率1萬人沿褒斜道從漢中至寶雞,作為疑兵,吸引魏軍諸葛亮率主力攻取關中諸縣,馬謖(副將王平所率1-2千左右)兵力在1萬到2.5萬之間,各處記載不同。
三國:蜀漢五次北伐與諸葛司馬的鬥智
三國時的諸葛亮和司馬懿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當然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知曉他們二人的,「多智近妖」的孔明和司馬「老烏龜」,但總的來說,還是諸葛亮壓著司馬懿喘不過氣來,就是打了敗仗,也...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為什麼非死不可
馬謖,三國時期蜀漢的將領,生於190年,卒於228年,享年39歲。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今為湖北宜城南),為三國時期蜀漢侍中馬良之弟。馬謖共有兄弟五人,並在五人中年齡最小,但五兄弟個個都才氣過人,...
如果馬謖不失街亭,蜀國能否北伐成功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縣;諸葛亮則親率諸軍進攻祁山,發動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
蜀漢國力不足以抗衡曹魏,只能藉助北伐積極防禦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為了奪占關中,而是為了取勢關中。我們可以從諸葛亮的進軍行進路線便得到相應的映正。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選擇了「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確立了先攻占隴右作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