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于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志》原文:

于禁字文則,泰山巨平人也。

黃巾起,鮑信招合徒眾,禁附從焉。

及太祖領兗州,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屬將軍王朗。

朗異之,薦禁才任大將(軍)。

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戚,拔之,拜陷陳都尉。

從討呂布於濮陽,別破布二營於城南,又別將破高雅於須昌。

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

從征黃巾劉辟、黃邵等,屯版粱,邵等夜襲太祖營,禁帥麾下擊破之,斬(辟)邵等,盡降其眾。

遷平虜校尉。

從圍橋蕤於苦,斬蕤等四將。

從至宛,降張繡。

繡復叛,太祖與戰不利,軍敗,還舞陰。

是時軍亂,各間行求太祖,禁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

虜追稍緩,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

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

」初,黃巾降,號青州兵,太祖寬之。

故敢因緣為略。

禁怒,令其眾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

青州兵遽走詣太祖自訴。

禁既至,先立營壘,不時謁太祖。

或謂禁:「青州兵已訴君矣,宜促詣公辨之。

」禁曰:「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且公聰明,譖訴何緣!」徐鑿塹安營訖,乃入謁,具陳其狀。

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復從攻張繡於穰,禽呂布於下邳,別與史渙、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斬之。

太祖初征袁紹,紹兵盛,禁願為先登。

太祖壯之,乃選步騎二千人,使禁將,守延津以拒紹,太祖引軍還官渡。

劉備以徐州叛,太沮東征之。

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

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

太祖復使禁別將屯原武,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

遷裨將軍,後從還官渡。

太祖與紹連營,起土山相對。

紹射營中,士卒多死傷,軍中懼。

禁督守土山,力戰,氣益奮。

紹破,遷偏將軍。

冀州平。

昌豨復叛,遣禁征之。

禁急近攻豨;豨與禁有舊,詣禁降。

諸將皆以為豨已降,當送詣太祖,禁曰:「諸君不知公常令乎!圍而後降者不赦。

夫奉法行令,事上之節也。

豨雖舊友,禁可失節乎!」自臨與豨決,隕涕而斬之。

是時太祖軍淳于,聞而嘆曰:「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益重禁。

東海平,拜禁虎威將軍。

後與臧霸等攻梅成,張遼、張合等討陳蘭。

禁到,成舉眾三千餘人降。

既降復叛,其眾奔蘭。

遼等與蘭相持,軍食少,禁運糧前後相屬,遼遂斬蘭、成。

增邑二百戶,並前千二百戶。

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合、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咸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

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

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

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

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

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

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太祖聞之,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邪!」會孫權禽羽,獲其眾,禁復在吳。

文帝踐阼,權稱藩,遣禁還。

帝引見禁,鬚髮皓白,形容憔瘁,泣涕頓首。

帝慰諭以荀林父、孟明視故事,拜為安遠將軍。

欲遣使吳,先令北詣鄴謁高陵。

帝使豫於陵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禁降服之狀。

禁見,慚恚發病薨。

子圭嗣封益壽亭侯。

諡禁曰厲侯。

白話:

于禁字文則,泰山郡鉅平人。

黃巾軍起義,鮑信召集徒眾,于禁參加了他的隊伍。

等到曹操管轄兗州的時候,于禁同部下都去投順,擔任一名隊長,為將軍王朗的部下。

王朗對於禁的才能感到很驚異,就推薦他,說他可以勝任大將軍的職務。

曹操召見了他,同他談話,任命他為軍中司馬,派他帶兵到徐州,攻打廣威縣,攻破了縣城,曹操封他為陷陣都尉。

隨同曹操到濮陽討伐呂布,于禁單獨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呂布兩座營寨,又率兵在須昌打敗了高雅。

隨從曹操攻打壽張、定陶、離狐,在雍丘包圍了張超,占領了四座城池。

又隨曹操討伐黃巾軍劉辟、黃邵等部,屯紮在版梁。

黃邵等乘夜襲擊曹操營寨,于禁領部下迎擊,打敗了敵人,殺死了黃邵等,迫使敵人全部投降。

于禁升任平虜校尉。

然後再度跟隨曹操在苦縣包圍橋蕤,斬了橋蕤等四名敵將。

又隨曹操到宛城,逼張繡投降。

後來張繡再次反叛,曹操戰鬥失利,敗退回舞陰。

部隊潰亂,士兵偷偷地各自尋找曹操,只有于禁約束幾百名部下的士兵,且戰且退,雖有負傷戰死的也不許散開。

敵人追擊減慢了一些,于禁徐徐整理隊伍,敲著戰鼓回營。

還沒回到曹操駐地,途中看到十多個衣衫不整的傷兵,正在逃跑,于禁問他們緣故,回答說:「被青州兵劫持。

」當初黃巾軍投降的時候,號稱青州兵,曹操對他們很寬容,所以敢乘機搶掠。

于禁非常憤怒,對部下發布命令說:「青州兵也屬曹公統轄,還敢作賊嗎?」便領兵聲討他們,責備他們的罪過。

青州兵很快跑到曹操那兒去告狀。

于禁抵達後,先設立營壘,沒有按時去拜謁曹操,有人勸他說:「青州兵已經告了你的狀了,應該趕快去曹公那裡分辯。

」于禁說:「現在敵人還在後面,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追來,不先防備,用什麼來抵抗敵人呢?況且曹公明智,他們誣告我又有什麼用!」等到壕溝營壘都安排就緒,于禁才進去拜見曹操,把事情經過一一稟報。

曹操很高興,對於禁說:「淯水的危難,我已經驚慌失措,將軍能在混亂當中整頓軍隊,責討搶掠的暴行,安營築塹堅守陣地,有不可動搖之節操。

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不可能做得更好!」於是記錄于禁前後的功勞,封他為益壽亭侯。

爾後,于禁再次隨曹操到穰縣攻打張繡,在下邳活捉了呂布。

另與史渙、曹仁在射犬攻打眭固,打敗敵人,殺死了眭固。

曹操開始討伐袁紹的時候,袁紹兵力強大,于禁自願擔任前鋒。

曹操認為他很雄壯,派了二千名步兵,由於禁率領,守延津城抗禦袁紹。

曹操率軍返回官渡,劉備策動徐州反叛,曹操東征劉備。

這時候,袁紹引軍攻打延津,于禁堅守,袁紹未能攻破。

于禁又同樂進等人率領五千名馬步軍,攻擊袁紹的其他營壘,從延津西南沿黃河直到汲、獲嘉兩個縣,焚燒了敵人聚眾保衛的三十多個駐地,殺死俘虜各幾千人,袁紹部將何茂、王摩等二十多人投降。

曹操又派于禁另外率軍屯駐原武城,在杜氏津攻破了袁紹的又一處營寨。

于禁升任裨將軍,後來隨曹操回到官渡。

曹操和袁紹都分別把自己的營帳連接起來,築起土山相對。

袁紹的部隊向曹操射箭,很多士兵被射死射傷,曹軍都很害怕。

于禁監督士兵守御土山,奮力作戰,氣勢更加高昂,袁紹被打敗,于禁升任偏將軍。

冀州平定,但昌豨又反叛,曹操派于禁征剿,于禁急行軍攻擊昌豨,昌豨同於禁過去有過交情,所以找到于禁投降了。

眾將軍都認為昌豨已經投降應該送他到曹操那兒。

于禁說:「你們不知道曹公一貫的命令嗎?被圍以後投降的不赦。

奉行法律,遵守命令,這是下對上的大節,昌豨雖然是我過去的朋友,于禁難道會因此而失節嗎?」親自到昌豨那裡與他訣別,流著淚將他斬首了。

當時曹操在淳于駐軍,聽說後嘆息說:「昌豨不到我這兒投降,而去找于禁,這不是命中注定要死了嗎?」從此更加器重於禁。

東海平定以後,封于禁為虎威將軍。

後來他同臧霸等人攻擊梅成的隊伍,張遼、張郃等人征討陳蘭,于禁到達後,梅成帶領三千多人投降,隨後又發動叛變,他的部下都投奔陳蘭。

張遼等人同陳蘭相持,軍糧不足,于禁押運糧草前後相接,張遼得到給養,於是殺了陳蘭、梅成。

于禁增加食邑二百戶,連同以前的共一千二百戶。

那時候,于禁同張遼、樂進、張郃、徐晃都成為名將,曹操每次出征,都輪替著讓他們擔任先鋒、殿後,而于禁帶兵嚴肅齊整,繳獲的財物,自己一毫不取,因此賞賜特重,但他以法約束部下,所以不很得人心。

曹操一直痛恨朱靈,想奪了他的軍營,因於禁有威信,為人看重,就派于禁帶幾十名騎兵,拿著命令,直接到朱靈的營地解除他的兵權,朱靈和他的部下都不敢妄動,於是任命朱靈擔任於禁手下的督軍,大家都被震服。

于禁就是這樣令人畏懼。

後來於禁升任左將軍,持節鉞,又分給他五百戶食邑,封他的一個兒子為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在長安,命曹仁去樊城討伐關羽,又派于禁協助。

趕上秋天,下暴雨,漢水泛濫,平地水深好幾丈,于禁部下七軍都被淹沒,于禁同眾將登上高坡,望著汪洋一片,無處躲藏。

關羽乘著大船靠近攻擊,于禁只得投降,只有龐德不屈而死。

曹操聽說後,哀嘆了很久,說:「我了解于禁有三十年,哪想得到臨危處難,反而不如龐德呢?」後來孫權擒獲關羽,俘虜關羽部下,于禁又歸附於吳國。

魏文帝即位,孫權稱藩國,命于禁回歸。

文帝召見於禁,看到他鬚髮雪白,面容憔悴,叩頭流淚,文帝用荀林父、孟明視的事安慰他,封他為安遠將軍。

想派他出使吳國,先讓他到鄴城拜謁曹操的陵墓,預先讓人在陵堂畫上關羽戰勝,龐德憤怒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情形。

于禁看到以後,慚愧憤恨,發病而死。

他的兒子於圭襲爵封為益壽亭侯,賜給於禁厲侯的諡號。

(讀書交友)本期討論的問題:圍繞在於禁身上最大的一個疑問,為什麼投降關羽?氣節先不說,家人都還在曹操手上,投降的下場難道于禁不知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探秘張遼和關羽誰更厲害?

提起三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記得小時候八九歲就愛看《三國演義》連環畫,用大人給的零花錢,沒能買全一套60本的小人書,就互相交換著看。那時小哥兒幾個閒得沒事,就湊在一起神侃:「一呂二趙三典...

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三國-名將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