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羽為何最倒霉?被孫權斬首,被龐會滅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符節及斧鉞,古代出兵征討時,天子授給大將以示威信的信物)。

七月,關羽不顧來自東吳的威脅,率軍攻打樊城的曹仁。

並派人深入曹魏的占領地區策反,擾亂敵人後方。

曹操派大將于禁助戰,關羽借漢水淹曹魏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之銳。

司馬懿等建議聯合孫權,要孫權從關羽背後襲擊。

曹操採用此策。

孫權派呂蒙等做好了準備,並在十月出軍,而且將要進攻的戰略告訴曹操。

但曹操的謀臣董昭卻認為,應當把東吳的打算泄漏出去,這樣可以讓關羽早日退兵,而且也可以讓關羽和東吳相鬥,曹魏作收魚人之利。

曹操命人寫成文字,用箭射到關羽營中。

但關羽看到了之後,猶豫不決,又耽誤了時間。

關羽的手下守南郡的太守糜芳,將軍士人平常皆受關羽的輕視感到不滿,孫權派人來誘降,二人便投降了孫權。

吳軍以蜀軍將士的家屬為人質,出兵配合曹軍,前後淹擊蜀軍,蜀軍潰敗。

關羽僅帶著少量的隨從向蜀軍控制的上庸撤退,他們日夜兼程,連續數日未休息,十分疲累。

在接近蜀境關羽竟被吳軍的一個小將馬忠生擒。

關羽被擒後,堅決不降,被東吳斬殺,死時約五十六歲。

公元219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

關羽乘船進攻龐德軍,龐德的軍隊大多投降關羽,龐德寡不敵眾,最後被關羽所擒,龐德的兄長龐柔在蜀漢漢中為官,關羽因此想要勸降龐德,但是龐德大罵不肯降,關羽於是將其斬首。

公元263年8月,曹魏權臣司馬昭調集十八萬大軍,兵分三路大舉伐蜀。

10月,魏將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大敗蜀軍,蜀將諸葛瞻、諸葛尚父子為蜀漢流盡最後一滴血。

不久蜀主劉禪開城投降,歷時42年的蜀漢政權滅亡。

蜀漢雖亡,但以劉禪為首的亡國君臣並受到刁難,他本人被封為安樂公,最終得以善終,但蜀漢大將關羽的後代卻遭受了龐德之子龐會的滅門之禍。

根據王隱《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三國演義杜撰的關羽,不過譬如斬顏良、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等等還是真實的關羽,尤其佩服的是千里走單騎,曹操高官厚祿卻留不住一個異姓兄弟的心。

毅然辭別曹操千里尋兄這份忠勇就足以感召千古無需其他的功績來點綴了。

綜其一生,關羽之壯,毫無疑義,關羽之繆,不可原諒。

所以這個褒中有貶的諡,對他來說,應該說是相當準確的。

關羽的過五關也好,走麥城也好,單刀赴會也好,水淹七軍也好,後來人的看法,大致能取得共識。

獨有降操、釋操這兩件事,眾說紛紜,評價不一。

拜把子兄弟張飛,就因他降了曹操,差點殺了他;而如李卓吾,則讚美「雲長是聖人,是佛!」觀點截然對立:褒者褒他,義薄雲天,義重如山,因此降操是光榮的,釋操則是高尚的。

貶者貶他,臣服曹操,失了大節;華容道放曹操一條生路,失了大職,便是不可饒恕的罪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