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年輕時實際是個差等生,就知道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孔子自述自己的一生曾有這樣的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很多人感嘆說孔子這個人是浪子回頭啊!此話怎講?他們便回覆說:「你沒看到孔子講自己15歲才開始學習的。
」哎呀,這樣可是誤解孔子他老人家了。
孔子十五歲以前也是學習的,不過在15歲的時候,他老人家突然發現了學習的意義,覺得在學習上是需要有遠大的目標的。
開始有志於在學問上做出一番事業,從此發奮苦讀,筆耕不輟。
終於到了30歲,你可能說不是成家立業了嗎?嘿嘿,你在逗我呢。
你等只知道娶老婆,人家可是有遠大理想的,人家是要立得住。
立得住自己思想,有自己的處事原則,同時學業有所成就,可以宣揚自己的學說,收學生了。
當然,這個娶老婆更不在話下了,所以學著點吧。
劉備具體在什麼幾歲開始確立自己的志向,這個還得去問他自己。
但是人一旦確立了自己的志向,尤其是那種深深地烙在心裡的東西,這個人就會表現出非凡的品行,人總是在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這是我一直堅信的事。
漢王朝的統治思想思儒家學說,這已經變成了中國人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東漢末年,一直堅信漢朝正統的劉備骨子裡那種內聖外王的思想是不可抹去的,這也是劉備在紛亂的世界中一直堅守的仁義之德。
同樣也是在15歲這一年,劉備的母親讓他外出求學。
可想而知一個家境貧寒的母親在現在撫養一個兒子是多麼的艱難,並且還準備讓兒子外出求學,尤其在古代,女人的社會地位問題,更是艱難異常。
我想這在劉備的心理定會產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劉備不大喜歡讀書,喜好狗,馬,音樂和漂亮的衣服。
這種說法其實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雖然這本書是把蜀漢給滅了的晉朝朝臣所寫。
不大喜歡讀書,不代表不讀書,相反劉備在剛才提到的那種心理作用下,讀書可能是很勤奮用功的。
只是在當時的亂世,想要成就一番大業,恐怕靠讀這些聖賢之書是不行的,不過仍然可以看到劉備身上讀書人的仁義禮智信,這些不讀書是不行的。
我們很應該可以知道:劉備一定不是一個書呆子。
那時結交英雄豪傑是這些成大事的人不可少的社會戰略,玩玩狗,溜溜馬,聽聽曲正像今天我們去搞應酬不得不吸吸菸,喝喝酒,參加個活動,去個酒吧一樣。
這些都是劉備不得不去做的事,他必須融入這個主流社會,才能了解這個社會的動態,熟練這個社會的人情,張作霖曾對張學良講:社會是什麼?社會就是人情世故。
劉備求學時和他一起的還有同族的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
這裡面的劉德然是個不怎麼有歷史記載的人物,若是他知自己的同伴劉備竟會這樣名留青史,估計拚命的搶戲啊!哪怕只是一個死跑龍套的,可是歷史的洪流總是這樣無情的淘盡那些不值得一提的芸芸眾生,留下雖經歲月磨礪依然閃光的黃金。
不過這個遼西人公孫瓚倒是在亂世中留有白馬將軍名氣,也不枉走了一遭滾滾紅塵,這裡暫且不提。
他們拜當時的盧植為師,說來這個盧植也是一名英雄。
其他不談,但就是他的學問著實讓人信得過。
盧植的老師是馬融,而馬融是個外戚豪族,可謂是很有些權勢,這樣的人肯定會注重精神的享受的啊。
因此馬融的家中常有歌女表演歌舞,你懂的,這些個歌女長得還不錯,平常人一般都忍不住多看兩眼,而盧植在馬融家中學習多年,簡直可以去當和尚,從未為此瞟過一眼,馬融由此對盧植非常敬佩。
盧植學成之後,返回家鄉涿縣教學。
劉備拜的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俗話說:名師出高徒。
在此人手下讀書,怎麼可能是個學渣呢,況且人家劉備可是有很大的理想的。
劉備在讀書期間有一件小事很值得一提。
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經常會資助劉備,給他的財務和給劉德然的一樣多。
劉元起的妻子就不樂意了:「你個死敗家子,為什麼胳膊肘往外拐,咱家兒子你還心不心疼。
」劉元起說:「你個傻娘們,那劉備能是一般人嗎?這是我們家族中難得一遇的人才,搞不好會功成大業,你個不知道深淺的婦道人家,別在這瞎嚷嚷,趕緊做飯去吧。
」看來劉備的氣質和談吐定是不凡,已經為人所發現,也許就像今天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學習成績讓你嫉妒羨慕恨,可就是趕不上,你說劉德然,你老爹的眼光看來可是很準啊!劉備就這樣在盧植的教導下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
三國時期第一個賞識劉備的人是誰?
(劉備)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三國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