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早期教育的奧秘,就是兩個字: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閱讀技能的培養,也很關心自己孩子是否已經具備「對應」的閱讀能力。
但是也有很多「繁忙」的家長希望通過「短平快」的方式、參照別人的經驗,快速的讓自己的孩子獲得閱讀方面的能力。
但是事實呢?
對於這些「短平快」和別人的經驗是否可行,相信時間是檢驗的唯一標準,而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這件事上,相信只有在家長的堅持下,才是唯一正確的打開方式,而其餘的任何速效戰術都是「忽悠」。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呢?
1、儘早讓孩子接觸書本
其實在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早期的閱讀了。
這時候不用在意孩子是否能聽懂,家長念,孩子聽,只要堅持每天給他讀書,讓每天都有一段讀書的時間,一到這個時間,就開始閱讀,就這樣逐漸形成家庭的生活慣例。
如此,在家長長期的薰陶下,孩子的閱讀興趣會逐漸提高,也有利於閱讀習慣的培養。
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說:「最偉大的思想不是從父母那裡遺傳的,必須通過書本與先賢對話,才能攀越人類精神的高峰。
」
2、把選書的權利交給孩子
孩子憑藉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受來決定自己的喜愛偏好,
但家長也要在一開始陪孩子買書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學會自己的判斷,什麼樣的書夠好,什麼樣的書不夠好。
這樣適當的引導,是因為孩子會有可能選擇並不適合他目前閱讀能力的書籍,而家長這時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為孩子挑選不同類型的書籍。
當父母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選書原則後,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挑選,你將會發現,孩子很會選書,他選擇的,都是適合他這個年齡段閱讀的,而且品質都不差。
3、培養讀書動筆的習慣
徐特立先生說:「不動筆墨不讀書」。
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
做摘錄,記筆記可以及時記下心得體會,對積累資料和活躍思想十分有利。
當然,「動筆」的方法習慣因人而異,家長應該就如何記筆記用筆記對孩子進行定期個別指導,幫助孩子養成習慣。
4、別把書叫「課外書」
把學齡孩子讀的書叫「課外書」,隱含了「課內」重要、「課外」不那麼重要、「課內」優先、「課外」靠後的意思。
現在學校強調閱讀,也只說讓孩子讀書,而不是讀「課外書」了。
所以現在開始,就把「課外書」三個字,從家庭語彙中清除出去,也從爸爸媽媽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
閱讀就是閱讀,它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孩子去學校接受教育、大人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同樣重要。
告訴孩子「書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讓我們知道更多自己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事物,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讓我們……」,不要跟孩子講「多讀書你學習成就會更好」、「多讀書你更會寫作文」。
總之,讓孩子潛移默化地理解閱讀的美好,而不是學習成就之外好不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學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務。
5、培養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
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如,閱讀時要有正確的坐姿,提醒孩子千萬不要躺在床上讀書;讀書時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適度;
不要讓孩子養成邊讀書邊做小動作的陋習,如挖耳撓腮,擺弄小玩意兒,吃零食,東張西望等。
由於孩子本身年齡的身心特點,養成這一習慣有一定困難。
但家長一定要想盡辦法,不斷提醒孩子,必要時可以採取獎勵措施來強化這一習慣的養成。
6、給孩子建立自己的閱讀空間
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架,如果條件具備,給孩子一個自己的圖書角或"書房"。
這是形式,也是方法。
當孩子像擁有自己的玩具架那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他會更容易和他的書建立親近感,而且也更容易隨時拿起書來閱讀。
孩子有了書架,要慢慢教會他自己整理書架,把書分門別類地排列好。
別小看這項「小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孩子在整理書的過程中,會從已經看過的書里發現新的興趣點,而且整理書架,也是在培養他分類、歸納、整理的能力。
歸根結底,其實如何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一個愛閱讀的家長,培養的孩子也必然喜歡閱讀,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最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只有堅持!
只有堅持,才會形成習慣,形成習慣,就會日積月累,最後就會從量變達到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