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記: 怎麼開書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作者「拙棘」,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打開微博,大家都在嘲笑一個自以為有文化的文盲開的書單。
作為在朋友眼裡還算有點文化的人,我也給人開過幾次書單,不過這個活我從來不主動接,因為實在不容易。
怎麼開書單呢?如果預先明確讀書只是為了娛樂,或者是想提升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能、進入某個學術領域,那麼開書單並不難,根據讀者的口味偏好、某個領域登堂入室的教材、著作體系列出書目、說明閱讀次第即可。
難的是一般人為了一般意義上的「長點文化」而讀書。
這時該給他推薦什麼書呢?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有那麼多書可以看,從中選十來本實在不容易。
首先,泛泛列一堆經典名著是最沒難度也最沒意義的。
我見過不少勤學敏思而無良師益友的人,他們在本科階段根據公認的名著書單讀了很多書,《理想國》、《君主論》、《社會契約論》、《論法的精神》、《論美國的民主》、尼采、薩特、四書五經等等等等,不過讀了四年基本也讀不出什麼東西來。
經典名著一般跟我們有較大的語境差異,社會思想背景不斷變遷,經典作家的問題意識、言說對象、言說方式與我們熟悉的當代文本非常不同,因此往往會給人以「這tm在說些什麼」的感受。
沒受過學術訓練的人經常在不進行社會思想背景考察的情況下樸素地直接進入文本,缺乏利用二手文獻的意識,閱讀的強度、思考的嚴密性也非常不夠,往往不會去辨析概念、重構論證,停留於「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閒適心態,甚至對出版社、譯本的良莠好壞也缺乏基本的辨別意識。
這類經典閱讀最終的收穫不過是學到幾句名人名言,作為既有見識的點綴。
我們只能給特定人、特定人群推薦書。
因為,只有了解對方既有的知識結構,判斷他欠缺哪一方面的教養,才能有針對性地推薦書。
而要判斷他欠缺哪一方面的教養,你不僅要知道他現在的智識狀況,還要對「他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一個大致的判斷。
在解決上述問題後,我們有了比較明確的選書方向,這時,我們還要判斷哪些書是他有能力讀的。
我們希望對方通過閱讀在他欠缺的方面有所提高,這意味著,我們推薦的書對他來說必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不能重複他所知道的,特別是不能迎合他既有的偏見。
但太有挑戰就完全讀不懂了。
因此,不能離他現在的見識太遠,這些書必須能接入他既有的思想體系。
另外,如果薦書人自身也只是某一領域的專家,缺乏整全的修養,那麼還有必要事先明確這個書單有哪些局限。
不過,往往只有更高明的人才能看出自己的局限,因此薦書人和被推薦人可能都意識不到這個書單的局限。
如果本來就是以專家而非通人的身份來薦書的話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全文完)
本文作者「拙棘」,目前已發表了6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
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拙棘」關注Ta。
如何以正確的姿勢挑選一本書?
Pomonote提示:閱讀本文需要花費你15分鐘,文中包含很多實踐乾貨,建議收藏。如果你喜歡本文,可以推薦給你的小夥伴哦!之前我寫了一篇標題為《這樣的讀書方法,讓你的閱讀質量提升300%》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