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不死,郭奉孝不出!關於戲志才,其中有幾點你可能不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到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謀士,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荀彧,郭嘉,荀攸,賈詡和程昱五人,這五人在曹操南征北戰特別是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出謀良多。

其實至少在郭嘉和賈詡之前,曹操還有一位很重要的謀士,他的才能不在五人之下,曹操對他非常器重,他就是今天要說的戲志才。

關於戲志才,你知道多少?《三國演義》里壓根沒提到這個人,即使是《三國志》裡面提到他的也不多,即使有也僅僅是寥寥數筆帶過,而且多是和郭嘉一起相提並論,那是因為他死後恰好就是郭嘉接他的班,「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

志才卒,又進郭嘉。

」也就是說如果戲志才不死,至少郭嘉沒那麼快被推薦給曹操。

當時是公元196年,郭嘉死於公元207年,如果郭嘉沒有那麼早為曹操效力,也不知道是否還會那麼早去世?有句話流傳很廣,那就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從以上來看,其實還可以加上一句「戲志才不死,郭奉孝不出」。

史書上對戲志才的描述不多,除了知道他的謀略同樣出眾以及和郭嘉同樣早逝之外,下面幾點你可能不知道,今天就帶你了解你所不知道的三國謀士戲志才。

第一,他和荀彧郭嘉是同鄉,都是來自當時謀士最多最出名的豫州潁川郡。

最先到曹操身邊效力的潁川謀士是荀彧,之後他陸續推薦了荀攸,戲志才,郭嘉,陳群,鍾繇等人,你會發現,這些人都是來自潁川郡。

第二,戲志才家族在潁川可能不是那麼有名,也就是說不是當時的名門望族,不像荀氏,陳氏,鍾氏,郭氏都是當地的望族,但戲志才也絕不是出自於寒族或是平民出身,否則荀彧斷不會向曹操推薦他。

為何這麼說?雖然陳群的九品中正制當時還沒出來,但是士族和寒族的界限已經存在。

荀氏是潁川有名的望族,如果戲志才是寒族或是平民出身,荀彧應該不會和他有這麼好的交情把他推薦給曹操。

第三,戲志才的志才應該是他的表字,他的本名肯定不是叫戲志才。

因為古代都是以單名為尊,特別是王莽纂漢後更是如此,當時幾乎很少有人會取雙名這種被認為低賤的名字。

戲志才士族出身,更不會去取個雙名。

第四,巧合的是,他和郭嘉除了同樣早逝之外,還有其他的相同之處,按《三國志》中的說法「「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

」何謂「負俗之譏」?字面上的解釋是「因不諧於流俗而受到的譏議」,通俗點說就是行事不拘小節,舉止輕浮,不遵守當時世俗觀念的約束,表現在行為上估計就是貪杯酗酒,生活風流不檢點等等。

關於這點,郭嘉的潁川老鄉陳群還專門向曹操舉報過郭嘉私生活的不檢點,曹操哪會在意這個,一笑置之。

和郭嘉同樣有「負俗之譏」的戲志才,生活習慣和方式估計和郭嘉也差不多,只是不知道他倆的早逝是否和這個有關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荀彧之死:王者的榮耀,王佐的陰影

東漢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荀彧五十歲,他已經為曹操的霸業貢獻了二十一年才智,此時他跟隨曹操東征孫權,因病留在壽春。傍晚,曹操特意派人給他送來了一盒淮南當地的特產小吃,荀彧打開盒子,裡面空無...

三國時的「北上廣」,精英人才都跟了曹操!

很多人一直整不明白,為什麼北上廣那麼苦逼,每天還有那麼人擠進去活受罪,我想你看了這篇文章,應該能有所理解吧。東漢末年,時局動盪,大將軍何進、董卓等人先後霸權朝野。這時,一代奇女子貂蟬橫空出世,呂...

三國鬼才郭嘉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郭嘉

郭嘉,傳說中三國的第一鬼才,那麼多人喜歡郭嘉,首先是因為《三國演義》以及周邊小說遊戲,先入為主之後,愛屋及烏,連正史中曹操集團的兩大謀士荀彧的清雅、荀攸的忠厚,都比不上郭嘉的不拘小節,那么正史...

戲志才是誰?曹操手下謀士戲志才的生平簡介

戲志才,或志才為字,名不詳,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經荀彧推薦,成為曹操手下謀士。為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後,荀彧推薦了郭嘉。三國演義中並無此人,三國志中只有寥寥數語。由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