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霸學習方法一:將基礎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怎麼做?

利用寒假把書好好看一遍,將基礎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看完一個定律、定理、概念,或一節內容後,把書本合上,用自己的語言把要點寫在紙上,然後打開書本對照,看看要點是不是都寫全了。

沒有寫全寫對的話,再來一遍,直至寫全寫對為止。

注意:不要按照書本上的文字準確無誤寫出來,這樣做太難,太累,都這麼做的話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

關鍵是理解,然後記住要點,你在紙上寫的時候只需要寫上幾個要點,一個要點幾個字就行了(可參考我後面的做法)

學完一部分以後(比如函數),把有關聯概念、性質等進行比較,寫出相似概念的區別與聯繫,寫不出來可以看書,然後合上書本再寫。

這樣的比較非常重要,能讓你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解題的時候知道該用什麼知識。

有同學會說:我沒有時間!如果你數學會考成績能達到60分,把高中數學所有的基礎知識用這種方法複習一遍(用一本複習用書),3天足已(我按在校學習時間計算)。

你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不需要多少時間就能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就像一壺水,你已經燒到八九十度了,再多燒一會兒,水就開了。

二、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要寫在紙上?你平時看書,或聽課以後,總感覺自己學會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覺!讓你寫的話,你要麼寫不出來,要麼寫不全。

讓你寫在紙上,你就知道看書的時候不僅僅是用眼睛看,還要過腦子,要記住。

像以前那樣看書聽課,你看十遍聽十遍也寫不出來。

有的同學說,我考試看到題的時候感覺不難,平時也練過類似的題,可就是不知道怎麼下筆,老師講的時候又覺得很簡單,很多題離拿分就差一點點。

要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如地解題,必須對這些知識很熟悉,並且理解透徹。

你想想看,知識模糊,不就是盲人摸象嗎?怎麼能正確解題呢?

三、點評與舉例

其實很多學校也不重視課本基礎,我們跟家長聊,好多都說孩子的課本幾乎是新的。

在外地,第一輪複習有老師總結的知識要點、各類教輔書,第二輪複習之後,是成車拉來的套卷。

中小學的教育,逐年形成這種怪現象,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起跑線要高,越級訓練,更多獲取,就是最好的辦法。

胡東生老師對此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教輔書基本都是把考點歸納總結,形成一個個乾巴巴的表格、示意圖等,像個木乃伊,沒有過程說明,推導過程等,中低分生確實不愛看它們,看了也不便理解記憶。

但教科書(課本),像個活生生的人,生動形象,有意思,用心看一遍,就能記住很多東西。

筆者當年第一輪複習快結束時,深感化學這科特別吃力,嘗試了很多辦法,後來發現看教科書,理解最快。

為了211大學的目標,我把晚寢後「加班」的全部時間,用來看化學書,做課後的題;高中化學反覆過了5遍(第1遍最慢,後面各遍越來越快),提高了50分。

北師特學校的成績,超過業內平均水平一倍還多,除了注重落實(練到位——當堂講,當天練,當天清),抓基礎已成為我們的教學理念——回歸課本打地基。

那麼,中低分生提高成績靠打基礎,高分生呢?下面的兩個例子就是證明。

案例一、698分的清華學霸的學習感言

其實掌握了課本,一般的數學題就都可以做了。

但是我們往往對「掌握」這個詞理解不夠。

所謂「掌握」是指這些知識技巧你都爛熟於心,沒有任何牴觸與疑問,你腦中會浮現它們清晰的圖像。

課本基礎而簡單,但最基礎的才是最重要的,最簡單的才是最有力量的。

做題時首先要確信自己沒有概念性問題,其次才是技術性問題。

而這兩方面都可以在課本上找到,要學會見微知著。

後面還有「再演算例題,注意每題都要總結。

然後再做高考題(那些亂七八糟的輔導書不要買,都是垃圾),也要反覆練習,說買了高考考的是熟練。

在這個意義上,高考數學幾乎是文科了」。

案例二、數學高分生的學習感言(全文很長,可在網上搜到)

作為一個在數學上天分興趣全無,但高考能考市里第二的人,我來說說高考數學萬無一失的應試方法。

我極端厭惡數學,然而每次模擬考試都能考130+,好點還能達到140+,而且複習的時候相當輕鬆,遲到早退從不熬夜,其實高考考的根本就不是聰明程度,考的是你會不會抓住高考遊戲的本質,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高考數學的本質是什麼?

首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宏觀地看,高中數學究竟在考什麼?

大家能不能準確、具體地回答出來?

我說的回答,不是籠統的運算能力、數學思維之類不著邊際的東西,而是,現在給你一支筆一張紙,你能不能把高中數學的知識體系完完整整地列出來

高中數學考的就是這個,要不同學們以為高考題是怎麼出來的。

比如,必修一,包括集合與函數,集合下面又分為集合本身和集合的函數意義。

大家對抓基礎不會有任何的異議,什麼是基礎?真正把課本吃透。

我知道不少人覺得自己能背得公式,背得兩句定義就算基礎過關了,卻不知道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定義是怎麼推導的。

要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基礎!它體現了數學思想,是數學思維的經典呈現。

把每一個知識搞懂,這是對點的掌握。

每一個點都搞清楚之後,把課本合上,你又能想起來多少?你順著你想起來的每課的標題又能深入細化到多少?這是對面的掌握。

做不到90%的話,只能說同學們,你們離基礎還遠得很,這時候刷題沒有任何意義。

老老實實把數學書拿出來,先看書,點面結合的看。

邊看邊做題,同步的專題練習冊跟著練習,有的同學說基礎知識我全會,就是不會做題,你不練怎麼會?建議選擇難度小題型全答案詳細的。

有的同學一上來就練高考題模擬題,效果不好。

做不來也不用急,我高一高二壓根沒學,也做不來,翻書翻答案搞懂,吃飯睡覺遛彎時回憶一下就行了。

這裡的關鍵是,要在做題中印證書上看過的內容,又在書上不斷彌補做題中發現的盲點,踏踏實實的,這才是應試中最保險、可靠的辦法。

基礎包括五本必修和若干選修,課本全部按這種方法紮實起來,還是需要大量時間和意志力的,也可以說應試的辦法,大頭都在這裡,一旦這些基本功做好了,後面的步驟提升起來就異常迅速了。

把書全部過完之後,此時,你應該對書上的宏觀脈絡有了整體的把握,對細節也明白了其前因後果,還能大致知道每個知識點會出哪些題,這幾個問題閉著眼睛也能輕鬆地回憶出來,如果能達到,就可以進階了,要是不行,請回到上面的步驟,再紮實基礎。

接下來需要準備新的東西:一本高考真題卷子(必須有詳解答案)、一本筆記本。

我拿文科卷舉例。

小題不說了,除了選填的最後一道兩道(撐死了也就三道)比較難,前面的送分題一網打盡。

要是不能做到,也請自覺返回前一個步驟,好好把基礎紮實了,這個事情上,花多少時間都值得。

再看大題,第一題三角函數,第二題三角形,第三題立幾,第四題數列,壓軸題(圓錐曲線和導數)的前兩小問,這些都是太常規的題型了。

經過前面的專題積累,下面照著真題卷子練,不會的畫上圈圈,看答案搞懂,第二天再做一遍,不會再重複上面的步驟,你練完一本真題卷子,每一個考點的考法都爛熟於心(其實每個考點變去變來就五六種,無聊)。

考試的時候,一揮而就一瀉千里的快感會讓我想起之前苦逼的看書的經歷而感到熱淚盈眶的,你就邊做邊爽即可。

我以極高的速度寫這幾道題,也會產生變態的快感。

這樣做下來,120左右是輕輕鬆鬆能拿到了。

剩下的,120分往上。

才是真正需要刷題來解決的了。

未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考研數學衝刺複習七大忌

【MBA中國網訊】數學這個科目的學科內容及難度是很多考生的薄弱環節,又因其考試內容多、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等特點讓更多考生們望而生畏。那麼,同學們到了衝刺備考階段,該如何實現最大限度的提高分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