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中竟然有五大英年早逝的將領,看看他們都是何人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說),是中國歷史上東漢與西晉之間的分裂對峙時期,有曹魏(魏國)、蜀漢(漢)、孫吳(吳國)三個政權。
三國時代波瀾壯闊,充滿生機,常引起後人追思。
唐宋詩詞中有大量三國內容。
元明清時期,三國事跡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
晉代陳壽所作史書《三國志》,頗有參考價值。
明代羅貫中以三國歷史為藍本,編撰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世界各地。
魏、蜀、吳三國鼎立期間,雖然兼并戰爭仍舊繼續進行,但是,由於三國的統治者為了鞏固和發展自己的勢力,都比較重視在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秩序的安定。
比起東漢末年那種無數軍閥割據的紛亂局面來,相對地說要好得多。
實際上三國鼎立是中國遭受十幾年大破壞以後逐漸恢復統一的一個過渡階段,三國的統治者在本國內所採取的某些政治、經濟措施,如曹操的屯田和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蜀漢諸葛亮的「西和諸戎,南撫夷趙,外結孫權,內修政治」的策略;孫吳發展世家大族的統治政策等,客觀上對全國的統一都起著有益的作用,它們的產生和存在都是合理的。
這其中貢獻最大的當數曹操。
無論軍事還是文學,他都引領了這個時代的潮流。
正是他的出現,使得原本複雜的三國局面變得更加異彩紛呈、撲朔迷離。
三國鼎立時期的戰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荊州、漢中。
淮南、漢中分別為魏吳、魏蜀的邊境地,而荊州為三國接壤,且當時各占一部,是爭奪最激烈的地區。
曹操於荊州赤壁戰敗還北方後,成功地進行渭南之戰,全據關中,同時在譙(今安徽亳州)開闢水軍訓練基地。
面對孫權、劉備兩個對手,採取東攻西守或西攻東守的方略,力避兩面作戰。
先與孫權爭奪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戰的勝利,遏制了孫權攻勢。
後與劉備爭漢中不利,乃集中兵力,與孫、劉爭荊州。
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一下三國時期英年早逝的人物?
NO1:漢靈帝劉宏
(156年-189年)公元168年他12歲即位成為東漢的第11位皇帝,死後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公元184年遍及中原大地的黃巾大起義還沒有完全摧毀虛弱腐朽的東漢王朝,但公元189年他去世之後不久,董卓就馬上率軍進京作亂了。
華夏大地開始了長達近一個世紀的割據大戰亂,直到公元280年三國歸晉為止。
所以東漢雖然沒有直接滅亡在他的手裡,同時他也改變不了東漢王朝最終滅亡的命運,但他的英年早逝卻加速了這個滅亡的進程。
至少如果他不在那個時候去世,當時董卓作為西北的一個小地方軍閥是不能隨便進京的,至於後面的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等大事件可能都不會發生了。
公元168年(建寧元年)正月,劉宏隨迎駕隊伍抵達雒陽城外夏門萬壽亭,由竇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劉宏繼位,改年號建寧,以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司徒胡廣三人共參錄尚書事。
追尊父親劉萇為「孝仁皇」,陵墓為「慎陵」,母親董氏封為「慎園貴人」。
大將軍竇武因定策劉宏繼位有功,其族人加官進爵,從此竇氏外戚權傾一時。
竇武依賴太傅陳蕃主持朝政,而陳蕃大量啟用在第一次黨錮時受處罰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後即達成一致意見,密謀剷除宦官。
八月,竇武指使尚書令尹勛等彈劾並逮捕黃門令魏彪,為進一步彈劾宦官羅列罪名。
九月七日,竇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勛秘密寫給竇武的奏章被長樂五官史朱瑀獲得,事情泄露。
朱瑀將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節等,眾宦官歃血為盟,當晚發動政變。
史稱「九月辛亥政變」。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變全面勝利,竇武、陳蕃等人均被滅族,未被處死的族人則流放到交州。
竇太后則被遷徙到南宮雲台居住。
公元169年(建寧二年)三月,尊慎園貴人董氏為孝仁皇后。
七月,破羌將軍段熲大破先零羌於射虎塞外谷,東羌全部被平定。
公元180年(光和三年),劉宏力排眾議,立何氏為皇后。
何皇后父親何真被追封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母親被接入宮中居住,封為舞陽君,大哥何進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擔任要職,何氏家門榮極一時。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二月,皇甫嵩在陳倉大敗涼州叛軍王國等人。
三月,幽州牧劉虞平定張純叛亂。
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逝世,年僅三十三歲(按劉宏繼位時年十二,則駕崩時應為三十三歲,《後漢書》誤作三十四歲),諡號孝靈皇帝。
其長子劉辯繼位,是為漢少帝。
六月十七日(7月17日),葬於文陵。
NO2:孫堅
(155年-191年),字文台,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
東漢末期地方軍閥,著名將領。
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
漢末群雄之一,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
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
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
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
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
孫權建國後,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黃巾首領張角在魏郡起事(參見黃巾農民起義)。
由於這次起義八州並發,所以來勢迅猛,起義火焰很快燃遍了整個中原地區。
百姓風起響應。
起義軍所到之處,焚燒郡縣官府,處死地方官員。
官吏豪強抱頭鼠竄,劉氏江山搖搖欲墜。
在三十六方一旦俱發的起義聲威面前,東漢統治者惶恐不安。
他們調動一切力量,對起義軍進行鎮壓。
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朱儁奉調圍剿威脅洛陽的黃巾軍波才部。
朱儁奏請孫堅擔任佐軍司馬。
孫堅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隨他在下邳縣當差的同鄉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
此後,孫堅便率領這一千多士兵,隨朱儁南征北戰。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長沙人區星反叛,自稱將軍,聚眾一萬多人,攻圍城邑。
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前往剿滅。
孫堅到郡,檢選循吏,使之治民,並且明白交代:「你們只管好好對待善良百姓,好好處理官曹文書,按規矩辦事。
至於郡中盜賊,交我負責好了!」他說到做到,立即率領將士,謀劃方略,僅一個月的工夫,就打敗了區星,郡中震服。
當時,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陽一帶起義,與區星遙相呼應。
孫堅就越過郡界,前往征討。
這樣一來,三個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
NO3:孫策
(175年-200年)字伯符,他是孫堅的長子,孫權的大哥,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後,追諡他為長沙桓王。
他父親戰死的那一年,他才不到17歲,真是虎父無犬子,人稱江東小霸王,頗有當年西楚霸王項羽的風範。
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依仗著從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馬,橫掃江東、勢如破竹。
當時的一個著名軍閥袁術就經常私下感嘆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奸雄曹操聽說孫策平定了江南,也曾經說過「獅兒難與爭鋒」的喪膽之語。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僵持不下的關鍵時候,孫策很有遠見的點選了精銳兵馬準備渡江北上攻取許都,包抄曹操的大本營,可惜在渡江前遇刺身亡了,這可能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運,甚至對著名的官渡之戰的結局都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假設如果孫策不是在渡江前英年早逝了,實現了北上包抄許都的計劃,而曹操的精銳部隊都被袁紹牽制在官渡戰場,那歷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寫了。
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鎮江東的「小霸王」不是沙場染血、馬革裹屍,卻是死在幾個匹夫刺客的手裡,實在是身為一個武將的悲哀。
他在臨死之前為了江東基業的順利延續,並沒有把位置傳給自己尚年幼的兒子,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弟弟孫權,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也為江東以後能夠延續80多年的基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孫權稱帝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為孫策立廟於建業朱雀橋南, 其子孫紹被封為上虞侯。
陳壽在傳後評論,孫策作為奠基人,但子孫未被封為王爵,孫權於義儉矣。
實際上,這是陳壽對東吳不了解的體現,孫權以謙虛為美德,故此不願以漢代舊制過分推崇皇族,甚至多次拒絕群臣立親子為王的建議,這點在尚書僕射存和胡綜的上書中都有明確提及。
孫盛從國家大局角度也持不同意見,當時天下局勢尚未統一,宜正名定本貴賤疏邈,不宜給與孫策之子更高的權力與爵位製造內亂機會,此為穩定局勢之必要行為,況天倫篤愛,孫權既已將孫策宗廟立於建業,應不會刻意吝於給予地位,這明顯是為了穩定國家局勢的必要處置方式。
NO4:周瑜
(175年-211年)字公謹,廬江舒縣人(現在安徽廬江西南)。
他和孫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摯友,比孫策只小一個月。
20歲不到就輔佐孫策平定了江東的半壁江山,可謂是少年俊才,英姿勃發。
然後在公元198年和孫策一起娶了著名的江南美女大小喬姐妹,一時成為了美談。
公元208年在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戰,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梟雄曹操,這更加確立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地位。
他和孫策一樣都是東吳最具有進取心的將領,並且赤壁之戰後乘勝又打下了荊州,還準備計劃再進攻益州,可惜他走到巴丘(現在湖南的岳陽)就英年早逝了。
此後的魯肅、呂蒙、陸遜、陸抗等先後擔當了東吳軍隊的主帥,雖然這些將領也都不是泛泛之輩,但東吳方面就再也沒有進取中原之雄心了。
這裡講一個小插曲,劉備在東吳招親的時候曾經不懷好意的向孫權進言要提防周瑜獨大篡權的局面,劉備間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但孫權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還是給予了周瑜極大的信任。
周瑜又與程普進軍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
兩軍尚未交鋒,周瑜先派甘寧前去占據夷陵。
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馬包圍了甘寧,甘寧向周瑜告急。
周瑜採用了呂蒙的計謀,留下凌統守衛後方,親帶呂蒙去救甘寧,解除了甘寧之圍。
周瑜率兵屯駐北岸,約定日期大戰曹仁。
周瑜親自騎馬督戰,被飛箭射中右脅,傷勢嚴重,退兵回營。
曹仁聞周瑜臥病在床,親自督帥士兵上陣攻擊吳兵。
周瑜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勵將士殺敵,曹仁只好退走
。
孫權任命周瑜為偏將軍,兼仁南郡太守,並把下雋、漢昌、州陵作為他的奉邑,讓他屯兵於江陵。
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獻計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部屬,但孫權不同意。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的路上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
孫權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感動左右。
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時,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支付。
NO5: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東漢末人物。
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
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諡曰貞侯。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猶如朋友一般。
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
在嚴於治軍的操營帳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紀檢官員,叫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上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
但是,曹操一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一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
不僅如此,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一仍其舊的生活作風喝彩。
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
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
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208年,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大嘆:「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唯奉孝為能知孤意。
」「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陳壽:「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
( 歷史悠久的)
三國五位早逝的絕世之才,郭嘉只能排第三,第二你都不認識
NO.5 周瑜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
盡顯風流 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三)
才秀明達的孫權江東稱雄三國時期在江東稱雄的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孫堅原是袁術的部將,後來被劉表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公元195年,孫策因不能受到袁術的重用,遂在袁術的允許下,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向江...
赤壁之戰後的周瑜:囚劉備伐益州,欲與曹操爭天下?(三)
三國時各路英雄輩出,一旦潛身代入,必是一番妙事;而談起周瑜,除了被《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奪取大半光輝的赤壁之戰,似乎其他印象並不深刻?非也!悅史君之前寫了兩篇文章,前一篇「遙想公瑾當年」:回顧了...
六位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奇才,卻都英年早逝,你最為誰惋惜?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流傳於世,用以形容蜀相諸葛亮壯志難酬的缺憾之情。.事實上,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時,已是五十有四。相比於三國時期四...
三國三大奇才,一賊一虎一霸王,單挑實力恐怖,見他們最好躲著走
東漢末年分三國,狼煙四起,這註定了是個英雄四起的時代。在三年那種亂世,誰有更多的軍事和將軍,誰就更有可能奪得天下。這一點,曹操、劉備和孫權統統知道這個道理。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三個人,都是...
三國五大牛人,皆有曠世之才,卻英年早逝,最後一人強過諸葛亮
亂世三國時期,天下英雄輩出,謀士之間鬥智鬥勇,武將征戰沙場,目的都很明確,輔佐主公一統天下,自己也可以名留青史。三國中的一些曠世奇才,擁有凌雲之志,奈何天妒英才,使得他們英年早逝,落得個壯志未酬...
三國六大奇才,令世人可惜啊
三國,一個動盪的年代,群雄並起,各路英雄集結。名將輩出,而成就名將的不止是自己的勇猛和武藝高強,更多的是背後的奇人在出謀劃策。可悲的是有些奇才卻英年早逝,空有一身本領,卻不能實現,可惜,可嘆啊!...
三國征服世人的十四位軍事名將,蜀漢占3個,東吳竟然有4個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這段歷史歲月之中,軍閥割據,彼此混戰,湧現了一批批傑出的名將,他們曾經征服著漢末天下,或是用自己強大的軍事才能,或是用自己輝煌的戰績一次次的征服著漢末時代的人。他們是這個時代...
若無此人便無三國,造成三國分裂不是曹操劉備孫權而是他!
喜歡三國的都知道,三國鼎立形成的關鍵一戰是赤壁之戰,如果東吳孫權按照張昭的建議投降曹操,那天下統一就成為順理成章之事,曹操征服天下就無人可以懷疑。可惜的是,孫權最終採納了周瑜、魯肅等人的意見,...
三國時期,若是此人不死,必將一統天下,曹操、劉備都要跑路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不堪,各地先後爆發了起義,地方割據勢力逐漸形成。經過多年的打拚,曹操、劉備及孫權脫穎而出,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名將是怎麼死的?他被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承接上篇《三國名將都是怎麼死的?為兄弟他發兵討吳,白帝城託孤抑鬱而死》介紹了曹操、孫權、劉備和司馬懿之死,對此你怎麼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天的主角:1.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演義),染上瘟疫不...
三國志9威力加強版中統帥值最高的幾位武將,曹老闆不是第一
歷代三國志遊戲中,小編唯愛三國志9代。光榮通過數字把三國數百個武將整合在了一起,又通過相性把武將分配在不同的陣營,四維把武將進行了合理的定位。小編這次要發的就是三國志9威力加強版中統帥值前十的幾...
三國歷史上五位英年早逝的奇才
三國是一個時代的大舞台,文臣武將都在這個舞台上展現著各自的才華,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無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國更是人才輩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各領風騷。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三國中此四人均能改變歷史,卻都一一英年早逝!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謀士和武將輩出,大多數分屬曹操、孫權、劉備三個陣營。雖然說時勢造英雄,但是,在浩浩蕩蕩地歷史進程中,個人的影響力,尤其是歷史走向的影響,還是不容小覷的。其中,對於三國時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