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曹操用人不會那麼多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的曹操,相當於現在的官二代、富二代,在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有很多有能力有背景的髮小,這其中與曹操關係最好,在曹操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曹操,卻又在最關鍵的時候背叛過曹操的是誰呢?

這個人就是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

東漢末年陳留太守,漢末群雄之一,年輕時就以狹義出名,接濟貧困,很多豪俠都歸附於他,被稱為「八廚」之一。

曹操、袁紹、張邈小時候都是好朋友,後來袁紹當了關東聯軍盟主,就脾氣變大了,不把這這些昔日的好友放在眼裡,經常對這些關係好的朋友指手畫腳,使大家不那麼親近了。

但是張邈感覺與袁紹關係好,就跑去提醒他,不應該這樣。

袁紹不聽當場翻臉,你我現在地位懸殊,我還是你的上級軍官,你還敢來說我的不是。

就這樣袁紹與張邈關係破例,袁紹從小肚量小,就尋思著怎麼殺掉張邈,於是就派曹操去辦這件事,可是曹操不干,曹操說:「張邈是咋們從小長大的好兄弟,不管有什麼大的錯誤,都不應該殺掉他呀,咋們以後還要一起打天下呢。

這件事後袁紹與張邈決裂,張邈與曹操的關係更好了,他倆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

在董卓作亂時,東郡太守橋瑁假傳三公名義,號召大家起兵勤王。

曹操積極備戰,由於曹操小時候太調皮,可以說是個遊手好閒的公子哥,與當地的官員鬧過不愉快,造成在家鄉招募士兵不順利。

以後曹操就跑去找張邈幫忙。

在張邈的幫助下,曹操順利招募了五千士兵,就領兵去討伐董卓了,張邈怕曹操人手不夠又讓手下衛茲帶著人一同出征。

可以說是曹操第一次起兵,就是張邈給幫忙張羅的。

正因為有這樣的關係,在公元193年曹操出征陶謙時,曹操對家人說,「我若不還,往依孟卓。

」啥意思呢?就是說,我如果回不來了,你們就去投靠張邈,這個人跟我關係最好,一定會照顧你們的。

這麼好的關係,後來張邈為什麼背叛曹操了呢?

話說當年呂布投靠袁紹後,因為倆人脾氣不對頭,鬧了不愉快,呂布就走了,在路過陳留時,陳留太守張邈,盛情款待了呂布,還跟他把酒言歡,袁紹聽說後,很生氣呀,又讓曹操把張邈殺掉。

曹操把這事跟張邈說了,張邈再次感激曹操,但是心裡有非常擔心。

害怕曹操哪天想的不對了,把自己殺掉。

《三國志》原文是這樣說的,「邈畏太祖終為紹擊己也,心不自安。

張邈想呀,你跟我是好朋友,你跟袁紹關係也好,但是袁紹還是你的上級領導,哪天遇到事袁紹如果威逼曹操殺掉自己怎麼辦,一想到這,就寢食難安。

在這種形勢下,張邈要麼徹底投靠曹操,也許以後曹操會一直保護他,但是結局難料。

要麼自己單幹,只有強大起來才有自保的能力。

所以後來陳宮趁曹操出征內部空虛,前來勸他原話是「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觽,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張邈被陳宮這麼一說,下定決定放手一搏。

陳宮又聯合了一批反曹的勢力,以陳留太守張邈為首,加上呂布勇武天下聞名,手下更有一支善戰的并州鐵騎,張邈覺的必定能夠升級。

張邈雖然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天時不利,發生了自然災害,使得糧食歉收,兩人不得不罷兵。

後來袁紹又對曹操加以援助,最終張邈失敗了,張邈的族人也被曹操屠盡,一場叛亂到此平定。

曹操本想施恩於張邈,沒成想施恩過頭,反發生叛亂,所以任何事情都過猶不及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呂布為啥跳槽三次?呂布一生投靠過多少人呢?

在虎牢關前,張飛第一次遭遇呂布,大罵呂布為「三姓家奴」並一一列絕呂布曾經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跡,搞得呂布很窩火。其實,在漢末三國的混亂時期,為了活命,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轉換門庭,乃是很常見的...

三國呂布入兗州得其時未得其志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東漢朝廷名存實亡。東漢朝廷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呂布驍勇,號稱「飛將」,為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手下陳宮智謀過人、剛直壯烈,高順勇而有謀、忠心不二,張遼一代名將,藏霸可委...

奉先被噴「三姓家奴」 三國歷史上的十大叛徒

三國時期,各地的太守、州牧紛紛獨立。謀士、將領們在各個主公之間頻繁流動,很少有從一而終的。這在亂世是很正常的。「君臣不成仁義在」,在找到新主公後,對舊主仍存情義,仍然值得讚賞。不過,那些投奔新主...

三國時期的一樁懸案,差點讓曹操丟了性命

說起廣義的三國時代第一英雄,恐怕非曹操莫屬。從首倡義兵到進位魏王,曹操在北方的奮戰,奠定了後世三家歸晉的基礎。不過,在曹操創業之初,也曾遭遇過不少的挫折。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張邈的背叛,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