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提到漢高祖劉邦,很多人並沒有什麼好印象,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都憐憫項羽,以至於就下了「至今死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名句。
今天我就用現代管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劉邦的成功之謎。
在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提到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關註:「只要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一群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
人們總是看到了「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能力,看到了樊噲、曹參的武勇,看到了滕公夏侯嬰的忠誠,但是恰恰忽略了劉邦卓有成效的管理能力。
下面我們就從五個方面來分析,為什麼說劉邦是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一、記錄並分析時間的使用情況
對於時間的使用上,劉邦主要用自己的時間來選擇合適的人去做對的事。
合理的人事安排,不僅讓每個人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優勢,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組織的運行效率。
對於「漢初三傑」的使用,就可以一窺劉邦的知人善任之能。
因此不是劉邦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而是劉邦善於讓組織里的每一個人都發揮作用,做到工作卓有成效,他們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奪得了天下。
二、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
劉邦奪得天下後,功臣論功行賞,劉邦將蕭何排在功臣第一,很多人並不服氣,劉邦便說:「戰爭就好比獵人打獵,你們勇猛無敵,但充其量不過是獵狗。
而蕭何卻是獵人的角色,謀劃於先,獵人的貢獻當然要比獵犬更大。
」
三、充分發揮人的長處
這點在陳平的使用上,就可以得到明證。
大家都跟他說:「陳平貪財好色,品行不端,不可重用!」但劉邦卻認識到了陳平謀略過人、善出奇謀,因此委以重任。
這就是用人之長而略人之短,充分發揮人的長處。
我們再來看一看劉邦去世之前,和呂后之間的對話也可以對於劉邦的識人之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當時,呂后在病榻之旁,問蕭丞相死之後誰可以擔當大任?劉邦回答:「曹參可以。
」呂后又問:「那曹參之後呢?」劉邦回答:「陳平可以,但是陳平謀略有餘,擔當不足,可以由王陵和他擔任左右丞相,周勃可以擔任太尉,日後興漢安劉的必然是周勃!」呂后又問:「再往後面是誰?」劉邦看了看呂后,說道:「那個時候,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四、要事優先
《史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劉邦被項羽擊敗,乘坐馬車逃命。
途中,劉邦被幾次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想加快車的速度。
而車夫夏侯嬰每次都停下車來,把劉盈和魯元公主又抱上了車。
劉邦曾一度想殺死夏侯嬰,但考慮到自己不會駕駛馬車,反而會被項羽所擒,因此放棄了這個念頭。
但換一個角度想,劉邦當時首要的任務就是逃命,所有的決定都必須支持這個目標。
加快馬車速度,是確保自己能夠逃命的最佳方案,因此捨棄兒子和女兒在旁人眼裡,是沒有親情,在劉邦的心目中,就是要事優先。
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捨棄的,只要能達成最終的目標:保證自己的安全和性命。
為此作出的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這是帝王的冷酷,也是霸主的雄心。
五、有效決策
有效決策的目的是為了採取合理的行動,有效決策要基於客觀的分析和量化的指標,經過思考後形成的判斷。
沒有有效決策,不要說擊敗項羽一統天下,劉邦在這個亂世中,能多生存一天都十分困難。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為漢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排名及結局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手下大將分三類:運籌帷幄型、後勤保...
劉邦得天下論功封賞,誰第一,誰第二,和你想像的一樣嗎?
中國人有一種通病,或者說情節,當你有成就以後,甭管是升官發財,還是其他的什麼榮華富貴,都喜歡讓更多人的人知道,請客吃飯,有錢的散財,有權的散官。所謂的「封妻蔭子,惠及親朋」。稱帝後的劉邦自然也不...
劉邦手下的大將都有誰?劉邦手下大將排名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手下大將分三類:運籌帷幄型、後勤保...
開國功臣被他幾乎屠盡,卻因為一份遺囑讓自己子孫江山穩固數百年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