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王朗要怎麼做才能「罵戰」中戰勝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傳統文化中忠臣和智者的代表。
央視版的《三國演義》中唐國強塑造諸葛亮的角色,傳神演繹了銀幕經典。
「罵死王朗」是小說中虛擬故事,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演繹成了「千古絕罵」!作者借諸葛亮之口罵盡那些是非不分如朽木立於廟堂,禽獸食祿的無恥官
網間流傳至今,出現了王司徒欲勝「諸葛村夫」該如何罵戰才會贏?如何罵呢?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要明白王司徒死於「惱羞成怒」,是「羞愧難當」墮馬而亡!網上流傳各種版本,但這「顛倒是非,辱人妻女」道德綁架的罵法,顯然是很難看的!
幫王司徒「設計台詞」的童鞋要好好看看啦!指不定黑粉了王司徒,再搞出一場「千古奇冤」,王司徒九泉之下不得安寧啊!
王司徒是死於秀下限,「情商、智商」的下限,並且「逆商」也不高。
(弱弱的說)
想要勝過諸葛亮?來吧!
且聽我細細道來!
開篇以南華老仙傳天書三卷做先導,名《太平要術》,為《天》、《地》、《人》,顧名思義,這是「天下太平至關重要的道術」。
形容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天災、地震、人禍。
小說中形容為「狂風暴雨」、「雷暴冰雹」、「蜺墮雞化」、「地震海嘯」、「婦人干政」等等,儼然一副「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的景象。
南華老仙傳天書是前提的,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
張家三寶得了「天書」,先是「符水治疫、民心所向」,而後「立甲子於門」,自己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就找了個理由就開始造反,自稱為「順勢取天下」。
當時漢未亡國,天下群雄未亂,所謂的「天道」本應該是「順天應時應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是不成立的!
這張家三寶為的是一己之私,順的是自己的心意,圖的是「天下」之名利。
自以為是、理所應當的做上了「黃巾賊」。
這和王司徒有啥關係呢?
當然有!
王司徒三觀不正(小說立場而言),是故作客套,眼高手低,出言不遜,辱人在先。
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
「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那麼諸葛亮是在人身攻擊、道德綁架嗎?
首先,王司徒「自詡口才便給,欲以一席話折服武侯,」,王司徒顯然有點恃才放曠的意思在裡面。
王司徒稱:「天數有變,神器更易,歸有德之人」,王朗上陣直接把底牌給亮出來啦。
這很顯然是想找罵。
直接就被諸葛懟上了:大漢天子尚在,曹操圖謀篡位,是無德,是國賊!
諸葛這番話實在是不容易反駁的,像王莽、董卓都已經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了。
王朗說什麼「生靈有倒懸之急」,魏太祖武皇帝仁德,效仿堯舜治國「席捲八荒、以治萬邦」,都被罵成「國賊」了,這是眾目睽睽的事實,一己之言顯然是難以服眾的。
順便還鄙視了一下孔明,「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這分明是指著諸葛亮鼻子在說,你這諸葛村夫沒見識,我大方不跟你計較,你快投降,給你封侯,看我對你多好!這都已經是侮辱啦!
換作一般人,那何止是開罵,殺意都要生出來了,這顯然是王司徒是缺心眼找死。
諸葛亮:(狂笑數聲,扶扇而答)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
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諸葛亮: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時 ,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
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以至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 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 (手指諸葛亮)你……諸葛村夫,你敢……
這很顯然,諸葛亮句句罵在道理上,王司徒上場就一頓「自黑」,都一把年紀了,說話不知輕重,客套話說說,來意不善,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諸葛亮:(憤而站立)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眾人吃驚)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朗: (手捂胸口,顫聲)我、我、我……
諸葛亮:(大聲斥責)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王朗: 你、你……啊……(墜於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
王司徒上場,倚仗的是「才德」,歌頌的是「國賊」,輕蔑的是「村夫」,「曉之以義理,誘之以名利」,這是來勸降,還是來找死呢?
此中,智商、情商可謂是見仁見智!
諸葛亮是正當防衛,「罵死」則是小說家之言。
作者對角色形象刻畫入微,闡述事件,明理明意,塑造人物相當成功!
《三國演義》書中,「徐庶進曹營」、「三顧茅廬」、「智收姜維」、「樂不思蜀」如此類似的案例多的數不勝數。
所謂「顯劉備長厚而似偽,狀諸葛多智而近妖」,實乃不解「三才」之意,不明其「道」,言之有過!
孟子曰:不虞之譽,求全之毀!
這是作者通過這個小故事,傳遞謙虛、不浮誇、為人低調,不自滿的精神。
謙遜:是一種自我的認識,良好的品德。
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雖然在小說中,王司徒被形容為「老朽昏聵」,但若無其「被捨身成仁」以襯托!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句千古絕罵便不能傳世愚眾啦!
「南華老仙」除了《太平要素》,於「人道」亦是頗有精研,「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為「道」者孰是孰非?這也就是是「封神」之意!
最後,回到南華老仙的《太平要術》。
「天地人」為三才之道。
孰能以奉天下?
得「天時、地利、人和」三分歸一,天下一統! 張家三寶,起異心預謀天下,應劫了。
蜀漢盡得人和,諸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稱道,流傳千古。
歷史上,謂「忠義不能兩全」「替天行道」者,實乃妄人之言。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離了鼓角爭鳴,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長江的歌聲,伴隨星光閃耀在歷史的天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揭秘南華老仙的身份,三國演義中,發動黃巾起義的張角師傅
東漢末年,漢靈帝寵信宦官,朝廷腐敗,邊疆戰事不斷,外爭內鬥,再加上連年災荒,老百姓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那時,巨鹿郡有一落弟秀才,名喚張角,在進山採藥時,碰到一位童顏鶴髮的老人。老人自稱南華老仙...
這個人意外得到一件神秘東西!結果導致三國大亂?
文:顏永章(作者原創授權)張角這人,仕途不順,雖被舉秀才,卻未能當上一官半職,成了個不第秀才。 按東漢察舉制,被選上秀才就能被授予縣令或相當於縣令一級的官職。縣令,一縣之長,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
盤點三國演義中六大「神仙」級別的人物,諸葛亮只能排倒數
三國演義,其本身就是七分真,三分假。同時,它是演義,自然就帶有了演義的一些神秘感,帶有了一些人力所無法解釋的神仙怪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三國演義中的六大「神仙」級別的人物。6.諸葛亮
《三國演義》里最厲害的人是誰?他深不可測,結果天下大亂!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南華老仙,是人乎,是妖乎、是仙乎,反正無從查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可就是這個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只有在《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小說出現。就這樣一個連身份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