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未曾透露的關羽死因,真沒那麼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羽因為英勇忠義,成為民眾心中的「武聖」。
而他戎馬倥傯、戰績輝煌的一生中,當然也有過敗績,最大的兩次失敗,結局卻截然不同,一次,令他聲名遠播,一次,令他喪生殞命。
其一是劉備投奔袁紹,關羽帶著兩位嫂夫人投降曹操的「屯土山」之敗。
可是這次事件更襯託了二爺的高大形象。
關羽和劉備在下邳失散,關羽陷身曹軍包圍,面對張遼的勸說,思考再三,答應降曹,但有三個條件:一是只降漢、不降曹,二是用劉備的俸祿養他的兩位嫂子,三是一旦知道劉備的下落,曹操須對他放行。
儘管這些條件有些無理,出於愛才之心,曹操最終還是答應了。
到許都後,面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金、下馬銀,乃至美女、寶馬,關羽都不動聲色,只以斬顏良、誅文丑來報答,也令曹操無奈。
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營中的消息後,便單人匹馬保護皇嫂千里尋兄,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在古城相會。
雖然這純屬羅貫中的虛構,實情是陳壽《三國志·關羽傳》所載:「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以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但並不妨礙關羽的忠義形象。
其二就是大意失荊州。
後人分析,其中原因多重,有人說是因為關羽孤傲,不聽他人建議,這麼說確有一定道理。
關羽的性格其實很複雜,譬如義薄雲天,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三國志》對關羽有個相當精闢的評價:「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言雖一句,卻充分體現了關羽的自卑和自戀。
另一特點是量小,不能容物。
早在三顧茅廬時,關羽就對諸葛亮有所輕視,當劉備將黃忠列為五虎上將時,更引起了他的憤怒,聲言「大丈夫誓不與老卒為伍」。
可見自負量淺也是他的一大致命傷。
除了性格因素外,同時要考慮到,蜀漢一直是三股勢力中較弱的那一支。
關羽鎮守的荊州,兵不過十萬,而他所面對的,是脆弱的孫劉聯盟,是虎視荊州已久的曹魏數十萬大軍。
無論是孫吳的名將呂蒙、甘寧,還是曹魏的曹仁、龐德、于禁,都不是易與之輩,強敵環伺下的關羽,被他的驕傲、輕敵蒙蔽了!
劉備大軍遠在益州,與荊州之間路途遙遠,顯然,遠水解不了近渴!而離關羽最近的上庸,守將劉封、孟達都不是敢於冒險的將領,歷史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當關羽求援時,二人以上庸新定為由,拒絕了支援。
最關鍵的一點,關羽是兵行險著,在情報上沒有來得及尋求諸葛亮、法正的幫助。
情報工作的失利,實難委過於人。
熟讀兵法的關羽,應當知道情報的重要性,但荊州之戰,他還是忽視了!在懸疑小說作家何慕所著的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霧鎖荊州》中,關羽沒有按照軍議司趙累所提示的,向劉備請示,更沒有得到蜀漢間諜機構軍議司的情報幫助,而一慣聽命於他的趙累,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造成關羽耳目閉塞的尷尬局面,以至在江陵失陷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士卒漸漸潰散,自己也最終敗走麥城,回天乏力。
與此同時,關羽還有糜芳等豬隊友,以致於腹背受敵,最終兵敗被殺。
在何慕的小說中,關羽兵困樊城之前,把荊州軍政大權交給無能的趙累,已經是敗筆了,竟然還把江陵、南郡、公安這些後方重鎮以及供應軍需的重任,交給素有嫌隙的糜芳、傅士仁,使他們被東吳解煩營成功策反,令關羽腹背受敵,可謂導致他敗北殞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嗚呼!關羽,荊州之敗,時也、命也、運也!
此次情報戰爭,以東吳解煩營的大獲全勝而告終,可是一直坐山觀虎鬥的曹魏會有後招嗎?更多精彩的情報諜戰盡在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中為您展現。
《三國諜影》中以火燒赤壁、定軍山之戰、荊州失守、火燒連營等《三國演義》中的最著名的戰爭為背景,講述三國之間驚心動魄的情報暗戰。
劉備手下最強將領,居然不是趙雲
三國是個將才輩出的時代,素來愛惜人才的劉備手下更是儲備了一大批耳熟能詳的英勇將領,劉備軍中名氣最響的就是「五虎上將」趙雲、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而《三國演義》中刻畫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的橋段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