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最神秘的老將軍,勇武不凡,氣得張飛狂叫,卻留下未解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曾作隆中對,為其定下了,先三分天下,後一舉統一的成霸業之路。

其中有一句道:「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在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也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意思是說益州易守難攻,且兵強民富,劉邦就曾憑藉此地,得以成就帝業,現在劉璋暗弱,益州的名士都渴求明主,劉備想要拿下此地,應該很容易。

可是熟讀漢末三國史的人,都知道劉備入川,整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這不但是因為益州易守難攻,還因為劉璋手下,有很多名將。

今天我們拋開其他人不談,單來說一說其中最神秘的一位。

這位神秘的名將,喚作嚴顏,他原本是劉璋任命的巴郡太守,曾勸阻過劉璋請劉備入川。

後來劉璋不聽勸阻,果然被劉備搶奪了地盤,他也兵敗被擒。

不過身為俘虜,他卻僅憑兩句話,就讓猛將張飛動容,從階下囚,成為了座上賓。

然而從此之後,他的下落卻成了謎,困擾了後人千百年。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初張飛隨劉備入川,他攻破江州,生擒嚴顏之後,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侵略者,反而大聲斥責道:「我率大軍前來攻城,你不但立馬投降,還敢反抗,這是什麼道理?」嚴顏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他並沒有為了求生而阿諛奉承,而是直言:「此事明明是,你們不請究信義,反客為主。

我們益州的將領,都寧死不降。

」張飛也許是惱羞成怒,直接命人將嚴顏推出去斬了,這個時候嚴顏再次開口了,他嘲諷道:「你想殺我,殺就是了,何必動怒呢?」張飛雖然暴而無恩,不恤小人,但他是敬君子的。

他看到嚴顏在生死關頭,依舊淡定從容,敬服不已,主動釋放了嚴顏,並將其引為賓客。

《三國志·張飛傳》記載:「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

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

』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那麼嚴顏最終的結局如何呢?他到底是做了「斷頭將軍」,還是「降將軍」呢?這一點正史上沒有明確的交待,他的結局成了一樁懸案。

不過《三國演義》中,倒是為這位老當益壯,不移白首之心的忠義之士,安排了一個結局,那就是歸降蜀漢,再立戰功。

小說第六十三回中提到,張飛受到嚴顏的嘲諷之後,「見嚴顏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座,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

』嚴顏感其恩義,乃降。

」這一種結局,非常符合張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性格,那麼嚴顏真的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嗎?

史料中關於嚴顏的記載非常少,我們無法根據他的性格做出推測,不過一些關於他的詩詞作品,可能為我們推斷嚴顏的結局,提供一些參考。

宋朝詞人蘇軾曾道:「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

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

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與他並稱「三蘇」的蘇轍,也曾賦詩道:「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如果以這些作品為依據,那麼張飛義釋嚴顏可能真實發生過,但是嚴顏應該並沒有,接受張飛的好意,否則蘇氏兄弟,不可能大力讚揚他的忠義;一片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不可能將他寫入正氣歌。

因此嚴顏做了「斷頭將軍」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推測,老將軍嚴顏最後的結局,至今依舊是個無解之謎,畢竟史料中,既沒有明確的交待,他如自己所言,成為了「斷頭將軍」,也沒有直言他被張飛的誠意感動,成為了「降將軍」。

不知道大家更支持哪種觀點呢?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為什麼讓魏延守漢中,而不讓張飛守漢中?

劉備拿下漢中,勢力壯大,當時,關羽鎮守荊州,鎮守漢中的重任,別人都認為會派張飛,連張飛也認為會是自己,結果卻出人意料,劉備破格提拔了魏延鎮守漢中。劉備為什麼讓魏延鎮守漢中,而不讓張飛鎮守漢中呢?

張益德義釋嚴顏,范彊張達殺英雄

今天我們還是主要講兩個事件,第一個就是張飛義釋嚴顏,第二個就是范彊(同強,多音字)張達誅殺張飛以及張飛子嗣問題。首先我們從標題中可以看出,張飛應該字益德,在三國演義中改成了益德。這問題我在以上劉...

蜀漢三老將之人,正史也很少記載的神秘人

嚴顏,東漢末年武將,初為劉璋部下,擔任巴郡太守。被後人敬稱為「斷頭將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嚴顏最早跟隨的是劉璋,但是劉璋碌碌無非,嚴顏在當時並不出名,他空有一身本事,卻不能展現自己的才華。後來...